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高油玉米的主要性状、种质资源及当前的育种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高油玉米育种的目标、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奖励》2008,(5):38-38
主要项目简介 我国西南地区是玉米主产区之一,该区大部分为亚热带气候,生态环境复杂、自然灾害频繁,玉米育种和生产难度远远高于全国其它地区。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狭窄和缺少优质、抗逆、高配合力的新种质是西南地区玉米育种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高油玉米研究是玉米遗传育种学科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高油玉米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选育了一批高油玉米品种,但普遍存在抗逆性差、产量低等问题,优质和高产矛盾仍然突出,  相似文献   

3.
2007年2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中国农业大学完成的"高油玉米种质资源与生产技术系统创新"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高油玉米的出现全面改进了玉米品质。该项研究持续20多年,创造了9个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油玉米基础群体,平均含油量达到15.5%,培育了多个高油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实现了我国高油玉米从资源到品种,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含油量从低到高的跨越。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奖励》2008,(4):41-41
该项目利用热带玉米群体,经过多年大胚籽粒轮回选择和适应性、农艺性状改良,选育出云南省独创的高油高淀粉玉米种质,成功地拓宽了高油玉米的遗传基础,解决了长期困扰全世界高油玉米种质基础狭窄、遗传多样性匮乏的重大技术难题。利用云南省独创高油高淀粉玉米种质选育出云瑞21,据国家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其全籽粒粗脂肪6.06%,粗淀粉72.25%,是目前国内外唯一的高淀粉高油玉米品种,属国内外首创的重大技术发明,技术上有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奖励》2008,(4):32-33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稳定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着突出的地位。20世纪80~90年代,由于大面积、多年、连续使用自330、黄早四、E28等6大骨干自交系,使这些品系和相关品种的配合力退化,抗性减弱,造成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玉米灰斑病与弯孢菌叶斑病的严重发生与流行,给玉米育种和生产带来严重威胁与灾害,限制了玉米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及早认清病虫发生危害规律和抗病育种的重要性,加强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的扩增、创新与抗性改良,用新选育的多抗、高配合力、适应广泛的优良自交系和杂交种来抵御各种病虫对玉米的危害,是我国育种工作十分迫切而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玉米杂交种郑单958荣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郑单958把中国玉米生产和玉米育种引领一个新高峰,给农民带来了丰收,获得了玉米高产;给商家带来了利润,托起种业走向辉煌;郑单958把稳产性和适应性结合一起,提供完美组配模式,引领玉米育种新方向。郑单958为玉米育种研究和种业发展立下新功,为中国粮食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农作物研究的体会,现将郑单958在创新价值方面的体现归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一、安徽省玉米育种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安徽省玉米育种工程技术研究院于2013年经省教育厅立项建设,依托安徽科技学院玉米科技创新团队,并与安徽隆平种业有限公司、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皖垦种股份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教学》2008,(8):78-78
据2008年2月19日《参考消息》援引法新社巴黎2008年2月17日电,美国杜邦公司的一个研究组对油含量从低到高的71种玉米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了玉米基因组的第6号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是玉米产油的关键基因,它为一种叫做DGATL-Z的催化酶编码,这种酶在植物生成油的过程中执行最后一个步骤。另外,该基因内部的氨基酸编码微小变化能够促进油和玉米中广受欢迎的油酸的生成,使两者的产量分别提高41%和107%。  相似文献   

9.
我是洛阳市农科院一名普通的科技人员,从事玉米育种及相关技术研究工作。从参加工作的那一天起,我就下决心要在玉米育种方面干出点名堂。十九年来,无论社会环境、个人境遇如何变化,我始终咬定目标不放松,对玉米育种工作孜孜以求。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教学》2008,(12):71-71
据东方网2008年6月17日援引《科技日报》消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出国内外首个热带白粒高油含量玉米新品种——云端21。测试结果表明,云端21全籽含粗油脂6.06%、粗淀粉72.25%、粗蛋白7.66%、赖氨酸0.13%,是目前全世界唯一同时达到高淀粉和高油玉米标准的品种。云端21平均亩产达586.1公斤,较普通玉米“兴黄单892杂交种”增产13.8%,居2003~2004年云南省玉米新品种南部组区域试验10个参试品种的第一位。  相似文献   

11.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26(1):131+129
<正>一、中心概况玉米育种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安徽科技学院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并协议与省内玉米种子企业--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和玉米科研单位--宿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建,拟搭建一个玉米产、学、研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2.
一、安徽省玉米育种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安徽省玉米育种工程技术研究院于2013年经省教育厅立项建设,依托安徽科技学院玉米科技创新团队,并与安徽隆平种业有限公司、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宿州市农业科学院实行战略性合作建设的研发与推广机构,研究院运用市场机制,整合高校、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的各自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打造国内先进,具有区域特色,多学科专业相互融合的玉米育种高科技研发基地。  相似文献   

13.
玉米秸杆是养牛好饲料。本试验以密度、氮、磷钾等主要栽培因子探讨了高油玉米的秸杆栽培技术模式,并测定分析了秸杆的蛋白质、脂肪、灰分、钙、磷等营养成份。结果表明,秸杆产量与籽粒产量模型基本一致,但对营养成份的含量变化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创新及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种质资源的创新是我国玉米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根据我国玉米研究概况,系统介绍了我国玉米育种中的地方玉米种质改良、热带和亚热带玉米种质引入、野生种质资源利用等各种创新途径。并且,对系谱分析、数量遗传学和分子标记等玉米种质的研究方法也作了较完整的概述。  相似文献   

15.
以蛋白质为主的玉米遗传育种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以蛋白质为主的玉米遗传育种工作,讨论了玉米蛋白质含量,品质的遗传,玉米蛋白质含量,品质及玉米产量间的相关关系,玉米蛋白质含量和品质的改良技术。  相似文献   

16.
育种是高考遗传部分的重要命题素材,2017年北京理综第30题以单倍体育种为背景,介绍了一种通过单倍体诱导系诱导玉米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再利用遗传标记筛选出单倍体的方法.本文深入挖掘其命题背景,设计了以"通过单倍体育种技术提高玉米产量"为主题的高三复习课,以促进学生知识的梳理和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正2020年7月9日上午,2019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昆明海埂会堂隆重召开,对云南省一批重大科学技术成果进行表彰。奖励科技成果,助推脱贫攻坚会上,副省长董华宣读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度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2019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授予了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番兴明。番兴明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工作30余年,在玉米遗传育种领域做了大量富有开拓性、创新性和系统性的研究工作,建立了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创新体系,大规模创制抗病优质玉米种质,  相似文献   

18.
以辽宁地区3种玉米为原料,采用索氏提取的方法提取3种玉米油,对3种玉米油进行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分析.3种玉米油的产率分别为:黄玉米4.85%、白玉米3.25%、黑玉米6.7%.分析结果表明,黄玉米脂肪油中鉴定出9种脂肪酸,占黄玉米脂肪油的93.97%,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72.56%;黑玉米脂肪油中鉴定出7种脂肪酸,占黑玉米脂肪油的89.78%,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0.56%;白玉米脂肪油中鉴定出6种脂肪酸,占白玉米脂肪油的76.34%,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62.61%.  相似文献   

19.
清晨日头刚起,85岁的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戴上草帽,穿上白大褂,依次往兜里装好育种袋、材料标签和试验记录本,一头钻进玉米地。正值新春佳节,三亚阳光明媚,春意盎然。跟程相文一样,全国各地的育种工作者“追赶阳光”来到这里,放弃与家人团圆的机会,守在田间地头,只为不负春光,投身于南繁育种科研。  相似文献   

20.
侯国佐,贵州省油菜遗传育种专家。1941年出生于遵义,1964年毕业于贵州农学院。 侯国佐从助研到研究员,从普通科技人员到研究室主任、油科所所长、贵州油研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在愈花甲之年携近40载科研及推广成果,将油菜遗传育种研究及种子产业化开发,推向了贵州省农业科研的前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