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一年来,极大地吸引了珠江三角洲以至广东大部分地区的听众。让听众参与,这是珠江台的方针,也是它成功的经验之一。珠江台共有八个主持人大板块节目,星期天另搞一套假日节目,全部都有听众参与的内容。无论是参与的形式,参与方式的灵活多样及参与者的广泛性,都是过去少有的。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的大潮,终于推动着广播界从四平八稳的录播方式中迈出了历史性的大跨越——直播。1986年底,珠江经济台率先推出了“以新闻信息为骨架、以大板块节目为肌体”的直播节目,变先录后播为即兴播讲。对这种直播形式,当时就有人发出“出了问题怎么办”之类的指责。实践是最好的回答,听众是最有权威的评判者。珠江经济台开播第一年,单听众来信就收到一百万封,收听率翻了一番。美国之音、英国BBC电台、法国国家电台等同行,齐声称赞这是“成功的创举”。珠江  相似文献   

3.
自1985年元月珠江成立全国第一家经济广播电台以来,经济台如一股狂飚以迅猛之势在全国各地星星点点散布了70多家,主持人节目随之深入千家万户。听众手持收音机踊跃参与节目的现象令一度为广播事业忧虑重重的广播界人士又惊又喜。而作为主持人节目灵魂的节目主持人更是风靡全国,成为听众心目中的偶像。那种由直播所带来的清新的主持风格、随和的聊天式交谈无不使听众为之心动、为之陶醉,于是节目主持人有了一个“大众情人”的美称。  相似文献   

4.
珠江经济广播电台(以下简称珠江台)是一个大众型、信息型、服务型、娱乐型的新型电台,它在节目结构、节目设置、播出形式和工作流程等方面作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突破,是它改变了30多年来我国广播一直沿用的“单性”节目结构,采用了以新闻和信息为骨架(即逢正点播送信息,逢半点播送新闻),以大板块节目为肌体的新的节目结构和广播形式。珠江台播出一年的实践证明,大板块节目是成功的,它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鉴于目前人们对大板块节目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本文试图对大板块节目作个粗浅的论述,以期得到大家的指教。  相似文献   

5.
“珠江模式”实质初探余碧君由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开播而诞生并在后来逐步发展和广泛推广的广播传播样式大板块节目、主持人集采编播控于一体、主持人以“一对一”与听众亲切交谈的形式直播、听众通过热线电话直接参与广播、建设系列台以满足多层次听众的多种需要,这些被...  相似文献   

6.
珠江经济广播电台(以下简称珠江台)开播之前,广东电台就已经提出了“稀释”、“淡化”广播节目的问题,并在一些专题节目和试办的大板块节目中作过尝试。珠江台在大板块节目中,充分吸收了近年来广播改革的经验,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广播节目进行“稀释”,使之“淡化”。开播一年来的实践说明,经过“稀释”、“淡化”的大板块节目,具有较强的可听性,引起了听众的热烈反响。本文试图就大板块节目如何进行“稀释”、“淡化”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广播界的前辈们。  相似文献   

7.
大板块节目是近几年在我国广播中出现的新的节目形式。广东电台1985年开始试验一小时的大板块节目。珠江经济电台的创办,将大大板块节目从试验阶段推向全面实行的新阶段。珠江台开播一周年,得到了听众的承认和支持,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的一点是它的崭新的广播模式——大板块节目。  相似文献   

8.
一、板块节目的立项与评优1986年12月15日,广东珠江经济台诞生,同时向全国广播界推出经过正式包装的新型节目样式——板块节目。这种节目突破了传统的专题节目格局,由单一性结构变成组合性结构,在一定时段既有话题或内容重点的转换,又自然流畅,富于整体感,不断使听众产生新鲜感和兴奋点,令人耳目一新。接着,上海台、海峡台、中央台纷纷效法,将一部分节目改造成板块节目。随着系列台体制在我国的兴起,板块节目的优势很快被广播界认同并吸收。板块节目如此受到青睐,在“中国广播奖”中设不设这一项目便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广播节目以主持人直播的形式出现,还是在1986年,珠江经济台首开先河。这之后,中国广播界掀起了一阵"经济台旋风"。1991年,沈城的上空也出现了直播的声音,这一新颖的广播形式,立即吸引了听众。一时间,主持人炙手可热,参与节目的听众趋之若鹜。直播节目中"主持人"的形象也不再是高高在上,主持人别于"播音员"的声音更加平实,说话方式更加轻松自然,更易让人接受而有亲切感。另外,广播节目的内容也随之有了很大变化。与听众的互动节目增加了,比  相似文献   

10.
珠江经济广播电台于1986年12月15日开播,至今已有一年多了。这一年来,有20多家国内报刊、电台、电视台的记者前来采访、报道,他们对珠江台的办台指导思想、节目设置、播出方式、社会效果等情况,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本文介绍一下珠江台的基本情况,重点谈谈节目设计思想,以就教于各地同行。珠江电台是一个大众型、信息型、服务型、娱乐型的电台。它在节目设置、节目结构、播出形式、工作流程等方面作了总体的改革。它的节目有如下特点: 1.信息量大。珠江台以新闻和信息节目为骨架。每天19次信息节目,逢整点播出,全天播发信息  相似文献   

11.
一、板块节目与对象性节目的关系。人民台特别是省级人民台,覆盖面大,听众群极其广泛,听众的层次、水平、爱好又各不相同。对于较大规模的听众群,如农业大省中的农民,只有板块节目是不够的,还要考虑到继续开办对象性节目,以满足大听众群的  相似文献   

12.
牛秀英 《中国广播》2006,(11):75-76
所谓“窄播”,就是对广播听众进行细分,为不同的听众群提供不同的特色服务。实现“窄播”,关键是要找准定位。首先要找准专业频率的定位。长期以来,为数众多的广播电台基本上延续了全面发展的综合频率的办台模式,各频率之间节目类型基本相似,特色区分不明显。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珠江经济台为代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珠江经济广播电台自前年12月15日开播以来,受到了广大听众的欢迎,在广东省内及省外相邻的地区掀起了一股听众称之为“珠江台热”的收听热潮。开播头3个月,编辑部就收到听众来信达30万封,平均每天2000封以上。值班电话铃声不绝,平均每个值班编辑8小时内要接听200多个听众的电话。来信、来电话的听众有广东各地的,也有港澳地区和省外相邻地区的,河南、四川、陕西、新疆等地,乃至日本都有听众来信. 港澳几家报纸也认为珠江台的开播令人耳目一新。有几十位港澳听众来信来电同珠江台主持人联系,有十几家香港公司来函查询经济信息、播出内容。法国国际电台、美国《纽约时报》《亚洲周刊》、加拿大《环球邮报》等都对珠江台作了正面报道. 珠江台为什么一呱呱落地就受到了听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14.
现场直播ABC     
十多年前,一股强劲的南风,由沿海刮到内地,由经济台刮向人民台,由市级台影响到省级、 中央台。这就是以节目主持人为中心的直播板块节目。 直播节目是以主持人形式在直播间进行直播的广播节目。珠江经济台率先推出以后,迅速得到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广播的要求越来越高,报纸、电视媒介的竞争,使广播不得不重新认识自己,以便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直播节目分室内播出和现场直播两种。室内播出即属于在直播室内的直接播出;现场播出指在某特定场合直接播出现场情景的播出。 , 现场直播不同于现场转播。现场转播不需要严谨的节目策划,只是在技术上做好保证就可以了。而现场直播对整体节目策划的要求比较严细、具体。 现场直播节目的整体策划,关系到节目的深度和广度。首先是时间和地点的确定:现场直播节目的播出时间、地点和内容,都是按照听众的生活需要和生活规律精心安排的。要尽量避免单方面安排节目的状况。我们郑州人民广播电台现场直播节目的时间,大都选在上午10点。这档时间,听众可以在室内边做家  相似文献   

15.
正以改革姿态作为长远规划的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26年来,创立了很多听众耳熟能详的品牌节目,有的生命力超过10年,甚至更久,如《以案说法》、《珠江第一线》、《消费者之声》以及《秘书长热线》、《974服务热线》等。创立一个广播品牌固然不容易,但要让品牌在瞬息万变的媒体竞争中保持恒久的生命力更是不易,这些节目能成为"常青树",得益于内容"有用、有益、有趣"以及求新求变的与时俱进精神。品牌节目的形成,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潜心研讨、千锤百炼、精心加工,还需要自我否定,浴火重生。珠江经济台成立伊始,除了大板块、主持人现场直  相似文献   

16.
胡志斌 《声屏世界》2007,23(2):61-62
1986年,珠江经济台开播之初就在节目中开通了热线电话这种形式,也开启了听众热线参与节目互动的先河。1992年12月,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诞生于英国沃达丰公司。1999年第一条中文手机短信成功发出。2002年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栏目率先在节目中开始大规模引入短信参与机制,从此短信互动逐步成为媒体普遍采用的一种最为重要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一年来和听众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广泛地吸引听众参与到它的各个节目里,构成了它总体风格中的一大特色。如何评价珠江电台为开创这种局面所作的努力?如何认识听众“参与”广播的积极性和重要意义?如何理解听众“参与”在广播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为听众“参与”创造和提供条件?也成了广播理论探讨的课题。本文拟就此谈一些个人看法,以就教于老师和明友们。  相似文献   

18.
1996年,中央人民广精电台共收到国内外听众来信近186万件,是产央台历史上听众来信最多的一年,按照国际惯用的计算方法,1996年收听。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的听众达八亿三千六百七十万人。听众遍及国内及欧美亚几大洲的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1996年的听评周期间,听众来信为中央台的节目出谋划策,编辑部及时采纳听众的建议改进节目,受到听众欢迎。听众来信认为:1996年中央台节目办得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96年听众来信创纪录  相似文献   

19.
“办看得见的电台”是珠江经济台创办10年来的经验之一。“看得见”的电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户外活动办广播“办看得见的电台”首先体现在办户外活动上。珠江经济合的户外活动开始于1987年5月。当时,珠江台开白不到半年,就在广州文化公园举行了《五一,珠江欢乐传万家》大型联欢活动,有7万听众参加。珠江自的同仁马上敏锐地感觉到,户外活动是一个扩大广播影响力、延伸广播的有效方法。于是,马上又搞了室内外相结合的《夏日广场》,参与对象是正在度暑假的中小学生听众。这以后,每年暑假,珠江台都要在太阳岛乐园举行暑假特别…  相似文献   

20.
八十年代中期,以广东珠江经济台为先导,我国陆续诞生了十几家经济广播电台。北京电台经济台于1990年8月6日开始播出,还算是较为年轻的。经济台以其生动活泼、通俗流畅的特色,赢得了一大批热心的听众,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由于她是新生事物,必然会引起各方面的议论和关注,这种议论,有对具体节目的,更有高瞻远瞩,着眼于宏观的。诸如:经济台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台?为什么叫经济台?她的出现有什么必然性?经济台的任务是什么?节目有哪些特色?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专家们在探讨,听众也有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