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主体主导说”(即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中小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成为指导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本文试图阐释“主体主导说”并非科学论述。“主体主导说”的理论根据是:教学是一种认识活动,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认识真理、获得真理的过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对学生这个认识主体起主导作用,所以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些“理论根据”站得  相似文献   

2.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教学过程中认识的主体。教学的最终结果,要落实到学生掌握知识上。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重视研究教与学的关系,如果上课时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课堂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重视备课与上课这两个环节是无可非议的,但在备课向上课的单向传递式结构中缺少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的环节,对于  相似文献   

3.
教学活动是一种三边活动,作品、教师、不生形成一个环形。本分析了学作品过程中作品、教师、学生之间的层次关系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结合情境教学,对习以为常的“启发式”进行了探讨,对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谈了自已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一个复杂的动态性总体.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参与集体认识的过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既然学生的学是教学的主体,那么,如何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为此,笔者作为一名数  相似文献   

5.
刘平国 《教育艺术》2011,(12):28-29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的,确立了"以人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发展,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在全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一切主导因素都必须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才能起作用,如:主体对自身的正确认识,主体对自身学习情况的客观评价等。学生既然是学习的主体,是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当然也应是评价的主体。在数学教  相似文献   

6.
<正>《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水平、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如何进行评价,下面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进入主体地位的基本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是教和学统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这是因为:(1)教学是教师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即在认识活动中,不断发展着自己。(3)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让学生学会、学好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的"教"只有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前提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进入主体地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情志条件这是学生进入主体地位的…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我意识、自我反馈、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等自我意向活动,是促进智能发展的重要心理品质。自我意向活动是动机、注意、兴趣、情趣、意志等与智力活动相结合的统一体,这种统一体作为学习的内驱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以充分地施展,才能说明教师通过有效的主导手段,调动了学生主体的积极主动性,而达到艺术化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评价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随堂记录卡能有效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评价;能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有利于教学过程的监控和教与学的结合;能促进教师和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0.
对"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师生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探讨,就如何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提出了几点看法,并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把握什么样的人才才能称之为是创新人才,这需要一个评判的标准,因此,创新人才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涉及人才评价误区的矫正、层次分析量化考核与模糊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的改革、"学生自我评价、团队评价、教师评价"于一体的多元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辩证统一是数学教学过程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师生关系上主张教师主导下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合作者、示范者,同时教师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教学.当下我们欣喜地看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了,学生活动的确很多,课堂确实由"一言堂"变为"众生堂",课堂气氛活跃.但是有些学生活动表面上热闹,学生所得却较少;有些教学活动没有目的或者说目标不明确,学生无法设计活动的步骤;有些活动学生总结也没有指向,教师的总结或评价不到位或者没有作出评价,说到底就是忽视了教师的主导,这是教学致命的伤痕.笔者引领部分教师一起开展了"高中动感数学课堂教学的理念与实践研究",为此以课本例题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本人在探究教师的主导如何与学生主体相辅相成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试图建立一套多元化的适合中学生物教学评价体系。以"我的成长"档案袋为评价载体,以"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生生评价、教师评价"为评价手段,通过三个层次,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对实践结果与效果进行案例式分析,帮助教学评价的目的既是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但更为重要的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为改进和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对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对数学教学的再认识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不同程度地呈现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了算,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灌输,学生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现象。"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中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远未发挥,在这样的模仿与被动接受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有效的学习活动。数学教育界普遍认为,"动态数学观"最为直接的教育含义就在于:数学教育不应唯一集中于作为数学活动最终产物的知识性成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由此可知,评价应贯穿整个数学学习活动的始终.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自我评价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应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改善学习,及时矫正不足之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采用多种自我评价方法,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呢?本文着重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如何运用自我评价等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正>本课在"主导-主体"教学理论指导下,以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整个教学过程采用教师引导、类比归纳、任务驱动等方法,重在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环境中,带着任务通过协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完成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教师将自己的活动容入到整个教学中,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学习目标】认识名词性从句,并能顺利完成相关练习【学习重点、难点】宾语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  相似文献   

17.
文摘     
教育专业刊物近期关注关键词:教学关系新走向让每一位教师都学会对学生进行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中小学生评价改革的又一种必然趋势。首先是让学生学会自评,以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其次要将对学生的评价改变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产生教育合力;再次是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参评可从实际情况与效果出发,有机结合,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8.
最近,华东师大叶澜教授呼吁“改造教学论”.她认为应从高一个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究竟应如何理解叶教授的观点呢?教学改革搞了这么多年了,“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的观念几乎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但实际上教育界对此的认识水平是不一致的.目前教育界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认识水平境界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理论上承认“学生是主体”,但在教学实践中却把教师放在“中心地位”,让学当配角.第二层次的认识水平是已经意…  相似文献   

19.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这里的主导,往往就体现在教师的"抓点"上。教学中,教师需要在学生遇到困惑,理解停留在浅层次时,或是在学生认知忽略处巧妙"抓点",以教师的主导推进课堂教学,从而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语文导读法”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导读的指导思想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学生为主体,就是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也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阅读,自求理解,自致其知,从而根本改变教学中单纯由教师灌输知识,越俎代庖的教法。教师为主导,就是在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活动方式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