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春炎 《生活教育》2013,(10):72-74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低年级学生树立"生活教育"的理念,让"生活教育"扎根作文教学,通过融入课堂、链接生活、参与活动等策略,放飞学生的心情,从而激发兴趣、体验情趣、感受童趣,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写"的快乐,从而在这个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站得更稳","学得更有效"。  相似文献   

2.
"自主感悟"是内隐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能让人们"在没有意识努力去发现任务的隐藏规则或结构的情况下,学会在任务环境中对复杂关系作出恰如其分的反应"。阅读教学就应重视学生的有意识学习,重视对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阅读归还给读者,把课堂归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3.
李贺珍 《考试周刊》2012,(36):155-155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教学生学会做人,让学生成人,这种"立人"的教育理念应该贯穿于教育行为的始终。"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什么时候,我们的课堂生活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呢?——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的感慨。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把教育同整个生活,整个社会联系起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新的课程理念也特别强调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思维、情感、行动的整合,把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使课堂充满情趣.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直接体验语言和运用语言.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先生特别倡导教学"生活化",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该如何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汲取知识的养分,捕捉思维的灵感呢?  相似文献   

5.
陈喆 《家长》2011,(4):6-8
当家长,就得给孩子去开家长会。如果有个好孩子,家长会就会让你无限风光。如果有个皮孩子,家长会便要提心吊胆等待着老师的"耳提面命"。让我们回归家长会的初衷——提供一个家校沟通的平台,共同探讨怎么把孩子教育好。  相似文献   

6.
杨丽亚 《考试周刊》2011,(34):51-52
"满园"就是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内外生活,"室内"就是45分钟的课堂教学。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将二者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愉悦地学习。阅读教学不能囿于课堂课本,只有把语文贯穿于生活之中,让学生随时随地地学语文,把语文学习作为一种生活习惯,才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长,这样的教学才会成为真正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7.
耿风英 《陕西教育》2008,(12):39-39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中写道:“一个人只有在他去爱人们的时候才能成为人。如果孩子不善于去爱,他就不可能生活,不可能真正地在道德上得到发展,也就不可能逐渐地进入公民生活的大世界。”具有“爱心”是“做人”的最基本的要求。“爱心”是人类教育一个永恒的主题。可学生却恰恰缺少爱心,因此,培养学生的爱心,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是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生本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以学生文本,一切为了学生"。"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是一种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阵地、让学生主动的乐学、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9.
龙亚鹏 《考试周刊》2012,(38):110-110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题,而是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去思考,去体验、感悟,去创造、实践、应用。"作业作为英语教学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要求教师对作业的总体创意和设计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创建班集体的过程中,没有班级学生的自我管理,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班集体,学生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班集体主人。因此,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放手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进行自我教育,努力地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让他们成为现代班集体的主人。"自我管理"并不是说老师什么也不管,也不是让学生想方设法画地为牢,束缚自身,而是指在班主任的启发、引导下,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英语教学的初始环节,也是关键环节,恰当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职英语教学也是如此。那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该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呢?一、高职英语课堂导入现状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师也认识到成功的课堂导入对整个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改善。  相似文献   

12.
高效的思品课堂教学要教师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智慧的潜能,唤醒学生的求知天性。让学习走进学生生活,提供充分、自主活动空间让学生用"脑"去学习,用"心"去学习,用心灵去体验,用整个身心去感受,去感悟,去理解。使其想动、会动、乐动,做到心与心的交融,情与知的碰撞,撞击出灵感与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适时给语文课堂以静默的空间,让学生在静默中感悟,在静默中想象,在静默中品味,如此,就能真正落实知识,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成为有思想的人。试想,如果一节课没有10分钟至15分钟左右是安静的,学生怎么有时间去想,怎么有时间去记呢?所以说,静默可以掏"金"。  相似文献   

14.
易苗军 《考试周刊》2011,(52):175-176
新课改后,初中思想品德在教学的思想和方法上都有很大的改观,在内容的编排上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这就对思想品德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注重理论方面的教学,更要把书本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现实生活,在生活中回味课堂学习到的知识,让课堂变得更生活化、实际化,从而实现教学的真正目的。本文立足于新课改的客观实际,运用创新性的思维模式,论述了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模式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5.
教师可以不是智慧的化身,但一定要认识通往智慧之门的路。从某种意义上讲,被学生问倒、难倒,也是教师的成功。对于任何新的理念,都不要去迷信,重要的是自己的实践。要把外来的精华与自身实际相结合,但这确实很难。"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感受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之乐,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任何教学活动,学生如果没有真正参与进来,他就永远不会真正理解。  相似文献   

16.
语言服务于生活,赋予生活中思维、情感、行动的表达。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坚持生活化教育理念,就是把课堂的内容和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得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课堂中走进生活,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融入课堂,从而确保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应就生活化教育理念构建英语教学课堂,将课堂教学融入生活化教育,从而有效开展初中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7.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研究理论,如果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可见,睿智地驾驭课堂、机智地应对课堂意外,对于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而言,  相似文献   

18.
祝军荣 《广东教育》2007,(12):71-71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 在科学课堂教学上,学生如果缺乏问题意识,就不可能触动他们的思维因子,思考和感悟自然无从谈起,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要使学生敢问.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重要思想。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经历走进课堂,学成后把知识用于生活。下面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资源和作业设计四个方面来阐述英语教学的"生活化"策略。一、让教学内容向生活延伸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可以满足人们生活的交际需要,如果英语学习脱离生活,那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英语教学首先应该从生活中选材,教学内容应向生活延伸。  相似文献   

20.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 “生活即教育。”学生需要学什么?在我看来,语文学习也得去喧嚣,回归生活。以日常生活为抓手,创设更高效、更多变的生活课程。我们常说学生会的就不要再教,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语文老师要多给学生一点信任,把课堂内容精简、浓缩,让课堂更高效。其实,我们也都知道,很多时候一味的读读背背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如把课程换种方式,让它与生活相勾连,成为具有烟火味的生活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