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职校、技校毕业生来说,如何走好求职第一步呢?笔者根据近几年来对一些求职者的调查结果总结,认为写求职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写出收信人的真实姓名。有些人误以为直呼某人姓名为不尊重他人,其实没有姓名更不礼貌。例如写上“尊敬的主任先生”,对于“主任”来说,不知是谁该看的信,因为“主任”往往不只一位。对于普通办事员来说,就有一种“既然你写给主任们,那就让主任们去看”的下意识反映,这样你的求职信只能受人冷落了。在写信时最好称×××先生或×××经理、×××主任等。2、避免套话、空话和大话。没有什么比在…  相似文献   

2.
最近 ,我在翻阅学生的作业时 ,偶然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一位读二年级的小学生在给“眼”字组词时 ,组成“象眼”。而老师却醒目地判了个红“×” ,并将“象眼”改成“眼睛”。老师这种批改作业的态度和作法 ,引发了笔者如下思考 :一、教师慎用手中笔“象眼”一词错否?当然没错。然而 ,该生的老师为何给“象眼”判了个“×”呢?我想 :无外乎该教师在出这道题时 ,心中想的是二年级的学生最熟悉“眼睛”这个词。所以 ,当他发现学生组的词不是“眼睛”时 ,就不加思索地判个“×”。老师手中的大笔一挥是小事 ,然而这一“×”却扼杀了一个小学生…  相似文献   

3.
《小读者》2008,(11)
一位知名企业的总经理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广告。他想雇一名助理,因为他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没有一位助理帮忙实在忙不过来。一时间,应征者云集。经过初选,有50多人被通知参加面试。面试由总经理亲自主持进行,但最后,他却挑中了一个毫无经验的年轻人。"我想知道,"他的一位朋友问道,"你为何喜欢那个年轻人?他既没带一封介绍信,也没受任何人的推荐,而且毫无经验。"  相似文献   

4.
又到佳节,坐在办公桌前,看着一张张普通的明信片,念着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我整天都沉浸在快乐中。“陆老师,祝您节日快乐。您的学生×××”“陆老师,祝您每天都有好心情。您的学生×××”我快乐着。因为教育,我赚了许多的快乐。有一位分在城里的同学告诉我,他每天也快乐着,尤其到了一个个节日,望着纷至沓来的学生家长,他享受着一种被尊重的快乐。他时常问我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我总是高兴地告诉他,我没有他的经历,但我天天快乐着,我钟爱着我的快乐。黑的小男孩。记得上五年级时,我妈妈叫我带给你一袋子鸡蛋,结果在路上摔了个跟头,鸡蛋打碎了…  相似文献   

5.
落聘不落志     
一位毕业几年的职校生在回顾自己的求职经历时,个无感慨地说:找工作太难了。的确,对初出茅庐的职校生来说,就业现实是严酷的,落聘的打击(可能不止一次)是沉重的。面对落聘,你将做何选择呢’!日本有这样一个求职实例,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到一知名企业应聘,他对自己的表现非常自信。然而,正当他思考如何面对新工作时,却收到了落聘的通知。他难以忍受这样的挫折,自杀厂。可是,不久之后公司招聘人员意外地发现,原来是计算机统计失误,按成绩他应该被录用。人们都替他惋惜,但该公司的总经理去11不这样看,他认为,一个心灵如此脆…  相似文献   

6.
教学片断一: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小手拉小手》正在进行。瞧,老师手里拿着一个排球,正要传给学生呢。师:小朋友,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得到小伙伴的帮助,让我们夸夸他们,好吗?球传到谁手中,谁就来介绍一位乐于助人的好伙伴,再把球传给他。(师把球传给一位高高举手的小朋友)生1:我要夸夸王××,他常常帮我认字。(微笑着将球传给王××)生2:(一脸灿烂的笑容)我要把球传给张××。在上体育课时,一位小朋友摔倒了,是他把那位小朋友扶起来的,所以,我要夸夸他。(高兴地把球传给张××……球在班上同学的手中传送,笑容也随之传送)师:大家小手拉…  相似文献   

7.
展示失误     
公司要招聘一位车间生产线的负责人,经过几轮的笔试和面试,只剩下三位应聘者。人事主管对此也难以取舍,只好交由总经理亲自定夺。最后的应聘会是在经理的办公室进行的。总经理让三位应聘者同时进入他的办公室,只是问了他们一个最简单的问题: “你们为什么要加盟本公司?”  相似文献   

8.
[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有一次,我去听一位小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5道题,然后让一名学生上台来做。3×9=(27)4×9=(36)5×9=(45)6×9=(54)7×9=(62)当这名学生写完最后一题的答案“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喊起来:“老师,他错了,最后一道题答错了……”  相似文献   

9.
我班有一位叫王×的同学自由散漫、任性放纵 ,我没有一味地批评他 ,而是十分注意观察他的闪光点 ,然后因势利导。记得那次他为班级争得男子 2 0 0米短跑第一名的好成绩时 ,我召开了“我也能行”的班会 ,在班会上 ,我让同学们起来发言 ,说说王×争得第一名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和心情 ,学生们群情激昂 ,纷纷发言 ,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王×这颗被冷落得太久的心 ,终于抑制不住激动而流下了高兴的眼泪。我乘机提出了“王×得第一我该怎么办”的问题 ,有的说“要在数学竞赛中争第一” ,有的说“我擅长写作 ,要办好校报 ,将来当作家” ,有的说“我喜…  相似文献   

10.
我很幸运,大学毕业后,正准备回烟台家乡找工作,却正赶上香港特区政府推行“输港优才计划”,要从内地招2000名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赴港工作。一时应聘者趋之若鹜。由于我所学专业是商业管理,加之形象、气质都不错,一位香港公司主管在初试中对我表示满意,但能否到那座国际都市就职,还要过一个决定性的面试关。  这家香港食品公司的面试地点,设在京城一家星级酒店内。第二天,我装扮一新,按约定找到603房间敲门进去后,看见3名男子正靠在沙发上聊天。“请问这是香港×××公司招聘办公室吗?”我问。“你搞错了,这不是公司招…  相似文献   

11.
眼教学片段演(浙教版第七册数学教材)师(出示494×216):我们已经学了因数是三位数的乘法,这道题你会算吗?(生竖式计算,板演,说说要注意的地方)师:把题目改成494×206,你会算吗?(有几个学生已经在说“中间0不用乘”)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生反馈:494494206×206×206×494生1:第二种简单,因为只要算两步就够了。师:那你认为这种方法要注意什么? 生1:百位上的2乘494时,积的最后一位要和百位对齐。生2:第三种简单,因为每一次都可以把进位的数字直接写到前一个数位上去。(如4×6=24,可以直接在个位上写4,在十位写上进位的2)(正当我想介绍…  相似文献   

12.
“+-×÷”符号第一次在数学书中出现是1498年,是一位德国数学家在他所写的数学书中首先使用的。在横线加一竖,表示增加;在“+”上减去一竖表示减少。但作为加减运算符号正式被公认,是从1514年荷兰数学家伊克开始的。“×”是在“+”的基础上发展的,它也表示增加的意思,所以是倾斜的“+”号,它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在1631年提出的。由于“×”与“x”很相似,在数学运算内容易混淆,数学家赫锐奥提出也可以用“·”表示相乘。“÷”也是奥屈特提出的,他用“:”表示除或比。也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如“-”。后来,把这两个符号…  相似文献   

13.
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我出了这样一道题:求图示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解答,出现了两种算式:①(5×5+5×10+5×10)×2②5×5×2+5×10×4师: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生:我想出了一种简便方法:5×5×10。下面开始骚动。有的说错了;有的说,这不变成求长方体体积了吗?哪里是求表面积?我心想,他搞错了。本想否定他的回答,但一转念:先让他说说道理再纠正也不迟。于是问:“你是怎样想的?”生:上、下底的面积有2个5×5,由于5×10可看作5×5的2倍,因此,其余四个面的面积就有8个5×5,共计10个5…  相似文献   

14.
一次上语文课,我正在分析课文内容时,忽然闻到一股擦火柴味,课堂秩序顿时大乱。我马上责问:“火柴是谁擦的?”一位同学揭发说;“是×××擦的。”这个同学是个双差生(遵守纪律差,学习差),我对他印象历来不好。听到同学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面试已成为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的重要方式。对于竞争激烈的中专毕业生来说,要想求得一份称心如意的职业,在面试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面试时,要尊重对方、讲究礼貌,以及掌握面试交谈的技巧,给面试主持人留下良好的深刻的第一印象,以提高录用成效。  相似文献   

16.
每个职校生都会有实习就业的经历,实习是就业的前奏。就业是实习的归宿。 据四川省教育厅提供的资料显示。今年全省将有47万职校生(含高职、中职、技工学校等)毕业。毕业之前,学生应该做好哪些实习准备?怎样应对用人单位的面试?上岗后需要注意什么……  相似文献   

17.
记得有一回去听一位小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让一名学生上去做。3×9=274×9=365×9=456×9=547×9=62当学生写完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叫喊起来:“老师,他错了,最后一题错了……”我当时的第一反应也是指出他的最后一题错了。满以为那位老师会马上帮助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他说:“最后一题是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错的这题,而不说他前面四道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了别人的正确……”不是吗?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更多的是看到其阴暗面,还是看光明面?…  相似文献   

18.
犤案例犦片断一:师:3×1你用了哪句口诀?生1:三一得三。生2:是的。这里应该用“三一得三”,刚才1×3是用“一三得三”,那3×1不就应该用“三一得三”吗?我认为我们在发明口诀时,少发明了这一句口诀。师:真不简单,生2又发明了一句口诀。你们觉得它放哪儿合适呢?生3:我也感觉少了一句“三一得三”,就把它放在“一三得三”的下面吧。(师板书。)师:那3×2用哪句口诀呢?生4:这里也少了一句“三二得六”的口诀。……师:请同学们自己把黑板上的乘法口诀读一读。(学生读口诀。一会儿,生4举手想发言。)生4:老师,太多了,我想是不是可以减少点?师:可以…  相似文献   

19.
找优点     
一次,我试图采用民主评议的方式评比“小红花”,小朋友们对此反响强烈。有的说“××往小朋友身上吐口水”,有的说“××刚刚欺侮了小班小朋友”,有的说“××昨天扔饭菜”……孩子们说起别人的缺点来不遮不掩,头头是道,有的甚至一口气说出10多位小朋友的不足来。眼瞅着“评比”就要变成“揭短”了,我赶紧启发他们:“哪些小朋友最近有进步,请小朋友们也来说说!”想不到班上顿时鸦雀无声。我请了几个小朋友来说,可他  相似文献   

20.
宗敏 《中国教师》2005,(10):38-39
“我们学校有四大金刚,上课时只要有一个金刚,这堂课就实在难以上下去了。”一位老师说。“我们班的××,上课不听讲,一心一意看漫画书,你让他出去,他拔腿就往外走,这对他来说,真是求之不得呢!”另一位老师说。“这位学生还只是自己玩自己的,我们班的××那才可恨呢,居然将课本放在自己的头顶上转圈,引得全班呵呵大笑,整堂课没法上了”第三位老师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