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四年级时,老师问我们:“你们有什么梦想?”那时我们都是10岁左右的农村孩子,对“梦想”这个词还很陌生。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什么是梦想。老师又补充了一句:“长大后你们想干什么?”这回大家踊跃起来,有的说想做警察,有的说想做科学家,有的说想做老师。轮到班里一个叫周强的同学,他说:“我想做一个神通广大的农民。”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止住大家的笑声.问他:“你为什么想做一个农民?”周强说:“我看爸爸种地太累了,所以想长大后帮他,让他清闲一些。”老师点点头,  相似文献   

2.
老师的目光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幼儿教育中,老师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受,有时真的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育效果。孩子们比较善于观察老师,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他们都会从中体会到老师对某件事的看法。当孩子犯了错误或者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他们总是会去探寻老师的目光,看看老师是怎么看他的,这时你就可以用眼神来告诉他们你对这件事的态度了。上课时,如果某个孩子乱讲话或随便做小动作,干扰其他的孩子听讲,你可以轻轻地走到他身边,拍拍他的肩膀或者摸摸他的头,给他一个制止的眼神,孩子…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换老师了,但是孩子就是喜欢原来的老师,不喜欢新老师,他向你述说新老师的种种不公平,甚至因此不想上幼儿园了……如果你是家长,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是拉着孩子跟新老师理论,告诉新老师孩子有多喜欢原来的老师,甚至带着孩子转园吗?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让我们看看这位妈妈是如何做好家园沟通,陪着孩子走过换老师风波的。  相似文献   

4.
孩子刚上学的那段时间的确很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也能够及时给他帮助,这会让父母安心很多。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父母要教会孩子自己去处理问题,尤其是一些和老师无关的事情更不要总是去打扰老师,因为老师毕竟面对的是很多学生。您需要做的第一步是给孩子讲道理,告诉孩子老师很忙,一些和老师没有关系的事情就不要找老师了。另外,您可以给孩子讲解几种必须告诉老师的情形,如上课的时候不舒服了、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了等等。您也可以在家里和孩子演示一下,让孩子做老师,而您做学生,然后您可以把所有琐碎的事情都告诉孩子,不停地去“打扰”他,让他感…  相似文献   

5.
有一段时间,校园里学生们最流行问,老师这样的问题:“你为什么做老师?”因为那段时间,校园里正流行一部日剧,名字叫《麻辣教师GTO》。剧中有一位很爱学生但却从不“按理出牌”的老师,他洒脱、率性,同学们喜欢他到了着迷的程度,他的名字叫“鬼冢”。他是因为喜欢做老师才做老师的。瞧瞧人家,看看他和学生们之间发生的故事,那才真叫感人!好了,废话少说,还是先看看片子吧!  相似文献   

6.
郭丽华 《父母必读》2014,(9):120-120
3年的幼儿园生活,孩子和老师、同伴一起学习、玩耍,还有许多开心的外出活动……面对即将到来的分离,父母可以做些什么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先来看看孩子都会有怎样的表现吧。 面对离别的种种反应 难过 也许他还不能完整、准确地描述自己悲伤的心情,但他或许会哭泣、不愿意说话、躲在自己喜欢的一个小角落里。不同性格的孩子会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现这种悲伤的情绪。  相似文献   

7.
郑莉 《家教指南》2003,(10):14-15
现在有一部分孩子,由于个人的主观意志特别强,对于自己不习惯的老师不是积极地去适应,而是采取一种消极的听课态度,有的竟然会干脆不去学该老师所教的课程。对老师的讲课内容马马虎虎,课堂笔记做得乱七八糟,偶尔还说一些老师的坏话等等。当孩子已经有了这种表现时,说明孩子对老师的授课已经是不能够适应,家长应当及早去寻找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从而帮助孩子尽快适应老师的授课风格。一般地说,孩子不喜欢老师课的原因在于,孩子开始就没有认真去听过他的讲课,时间一长没法听懂,自然也就不喜欢老师的讲课风格,而且有可能越来越不喜欢;孩子…  相似文献   

8.
有问有答     
《少年儿童研究》2012,(4):56-58
孩子在家不愿意劳动怎么办? 问:孩子在学校里是很爱劳动的,但在家里却什么都不愿意做。我感觉他需要老师的赞美胜过爸妈的夸奖。孩子对于家长的表扬很不屑,却很在乎老师对他的看法。这是为什么呢?怎样才能让孩子乐于在家里做家务?  相似文献   

9.
陈巍岭 《幼儿教育》2012,(29):18-19
儿子3岁半,我想让他学钢琴,但是看看他又好像觉得太小了,这么小的孩子能搞懂五线谱上密密麻麻的小蝌蚪吗?如果真的开始学了,是不是每天都要按时弹琴,这么小的孩子是不是很难坚持?如果一开始就做得不好是不是还不如晚点学?心里有太多的问题。我想问陈老师,孩子几岁学琴比较合适,如何挑选合适的钢琴,怎样的老师适合做孩子的启蒙老师……看来,学琴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相似文献   

10.
柴鱼 《家庭教育》2008,(6):46-46
汤姆是美国肯塔基州一所公立小学的非洲裔小男孩,今年10岁。他转学进这个学校的时间不长,性格孤僻内向,和同学们相处不是很融洽。如何让他尽快地融入新校园,校方也犯了难。后来,通过家访,老师了解到,汤姆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凯丽是一个家庭主妇,因为刚刚迁到这个社区,和邻里间的交流不多,孩子不在家的时候她就待在家里做做家务,看看电视。凯丽妈妈其实也意识到了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过苦于没有办法矫正他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有一位家长这段时间十分苦恼。他与孩子的老师发生了争执,此后孩子觉得老师对自己爱理不理的。家长怕孩子吃亏,想转学,困难重重;想化解矛盾,又感到老师做得实在不那么在理,自己主动去求和,不仅心里不平衡,面子上拉不下来,老师要是不能严于律己,孩子以后还是要吃亏。他真是左右为难。  相似文献   

12.
写下我的事     
孩子快上幼儿园了,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该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老师又该怎样接待孩子呢? 不妨看看代三岁孩子记的日记——  相似文献   

13.
问:我的儿子今年上初一,是数学课代表。他发现班里的同学有抄别人作业的现象,就记下这些同学的名字,交给老师。我想这是老师让他这样做的,但我不希望他做这种事。可他只听老师的,我不知道该怎样说服他。答:您的孩子大概是班里的好学生。老师让他这样做也是出于对他的信任。作为成人,我们认为这种方式不好,但孩子的心理或许有所不同。他可能把这种任务看成是老师对自己的特别重用呢。只有孩子的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才会意识到给同学告状的不妥。我们建议父母不要强迫孩子按父母的想法办事,但是可以引导孩子分析这种事情的利弊。具…  相似文献   

14.
浅浅 《家长》2014,(Z1):73-75
正三个人的生活里,赞美少了,抱怨多了,一个不开心的妈妈怎么会有快乐的儿子呢?对话:儿子感到生命的无聊昨晚,新的班主任老师来家访。我向老师说了儿子的方方面面,有好的也有需要改进的,这些内容已被重复很多次了,但我似乎一直都没有找到更好的能起作用的方式。送走老师以后,我走进儿子的房间,想看看他开着空调盖好被没有,没想到他没睡着,一直在听我和老师的谈话。他要求我陪睡一会儿。儿子似乎漫不经心地说需要老师家访的是问题孩子。是他把自己归为问题孩子,还是他以为老  相似文献   

15.
一个朋友,在家里是外公,外孙读高中,体育有几个项目的成绩不合格,担心影响高中毕业,经人介绍,去一体育学校,请一位老师指教。朋友带外孙来到学校。老师打量一下孩子的身材,觉得他有点胖,就带他们来到田径场,让孩子跑一圈看看。孩子没有动,反过来用质问的口气对老师  相似文献   

16.
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的童年很不幸,他的父母在他出生后不久就分居了,他跟着母亲生活.母亲希望莫泊桑成为一个有才学的人,于是亲自教他拉丁文,鼓励他写诗.她知道,仅仅靠自己教育孩子是远远不够的.想要孩子成才,必须给他找一个好老师. 于是,这位母亲开始四处打听好老师.莫泊桑的舅舅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和当时的大文豪福楼拜是好朋友.她想到,如果让福楼拜来做孩子的老师,那该有多好啊!可是,福楼拜哪能轻易就给一个普通的孩子做老师呢?母亲决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让福楼拜教导孩子.于是她开始加紧对孩子学习的指导,培养他对文学更深的爱好.她还不失时机地鼓励孩子多写文章,因为只有多写才能有进步.而孩子一旦写了,她就会细心地保存下来,哪怕有时只是一些散乱的片断.她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拿给福楼拜看看,得到他的指点.  相似文献   

17.
小外甥在我们学校读书,可这孩子不知是怎么回事,就是不肯做作业.有一次语文老师检查他的作业,他没有做,老师要他补起来,可他就是不肯,而且以后只要是语文作业他就不做了,发展到最后其它科目的作业也不做了.  相似文献   

18.
不遵守纪律不爱学习的小磊转变了。一向与老师一脑门子官司的小磊父亲也喜笑颜开了,用他的话说:“过去一见老师就是云遮月,现在是艳阳天。” 从云遮月到艳阳天这一转变,是老师教育思想的转变,是老师与孩子父母交往方式的转变。 三年前,小磊来到了我们班。他顽皮好动,手脚永不停歇。对这个孩子我早就知道;对他那护短的爸爸我更有极坏的印象。 同组老师说:“小磊的爸爸有两大功能:为孩子护短;教训班主任。”我心想:我可不是年轻教师,上来就要给他点儿颜色看看。 一次,小磊的爸爸问我:“以前我儿子的作业不是优就是良,怎么到您…  相似文献   

19.
孩子上中班以后,老师建议家长给孩子记日记——对孩子讲述的事情做原始语言记录。开始我们不以为然,孩子说话不多,更不识字,记几篇日记就能提高他的说话能力?可孩子对老师的要求极为重视,经常“督促”我们给他记日记,隔一段时间就嚷着要把日记本带给老师“检查”。于是,记日记成了我们非完成不可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每一位家长也都会给孩子讲故事。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的要求变得多种多样。不同年龄的孩子需求不一样,那么家长该如何针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不断调整讲故事的内容、形式呢?来看看大家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