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文佳  贺舂林 《精武》2004,(1):10-12
东北秘宗拳是少林拳中的传统拳法,属于北派范畴。东北秘宗拳沿革于河北沧州陈善一派的“秘宗拳”,传入黑龙江省,特别是传入佳木斯等地后,从内容到技法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东北地方拳法风格和技击体系。为了突出抗暴防身技法,特从东北秘宗拳入门拳法中精选出部分实战技法,以抛砖引玉。 1.玄机守门式:敌我对峙。若敌以左侧身格斗式逼近我,寻机抢攻,我(留发髻者,下同)则速撤左脚,屈膝沉坐成右玄机步  相似文献   

2.
王军生  贺春林 《精武》2005,(10):16-17
擒腕挑肘制敌术是东北秘宗拳中的实用散手技法,若熟练掌握其运用时机和技击精要,就能在实战对敌中随机变招,顺势制敌。  相似文献   

3.
绞臂拧手摔跪肋折臂制敌法及解脱反擒术是东北秘宗拳的实用散手技法。若熟练掌握其运用时机和技击精要,就能在实战对敌中随机变招,顺势制敌。  相似文献   

4.
传统武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深受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和润泽,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以其深奥的哲理、精湛的技法折射出博大的文化内涵.文章试图从拳法拳理、技法技理、练功理论、技击方法等方面阐述阴阳五行哲理对武术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深入探究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5.
秘宗断魂手是从东北秘宗拳术中精选出来的技击方法。秘宗拳术传至东北后,受东北人性格和地域拳风的影响,使之更加刚猛化、实用。尤其是在制敌技法中,突出了凶狠、猛烈、疾快、稳准、连环等特点,手法特殊,动作连贯,拿节制穴,招招致命。实践运用中要求技法精熟,随招就式,因势利导,即化即打,出手连环,使敌防不胜防,直至其受重创丧失反抗能力而被降服。本文中技法谨供爱好者学练运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秘宗外托截肘是秘宗拳肘臂擒拿制敌之实用技法,属于少林武术散手擒制技法的范畴。实战中可根据敌方进攻退守之身步变化,采用上步外托截肘、撒步外托截肘等技法拨刁抓拧敌上盘攻防手腕,当敌被抓拧手臂之肘关节  相似文献   

7.
张志强 《武当》2013,(5):44-45
在武者的技击中,双方徒手状况下所使用的武器,是自身的手、臂、肘、肩、头、膝、腿、脚等部位。由于这些器官的结构特点和先天所形成功能的不同,其打击的效果亦有所不同。以手作为攻击武器的形式通常是拳、掌或勾手。其中,拳在技击中的运用最多,主导作用最显著,几乎在所有的武功中均少不了拳的技法。正因为如此,武术中才有了名目繁多的各种拳类,诸如少林拳、太极拳、心意拳、南拳等等。在西洋搏击中,有专门以拳法为攻防手段的技法——拳击。从击打的形式而言,散手或拳击中常用的拳法有直拳、摆拳、勾拳等多种;在传统武术中则有炮拳、钻拳、横拳、崩拳、栽拳和劈拳等等。  相似文献   

8.
拳术,是一种按踢、打、摔、拿、跌等徒手技击特点而编成的武术套路的运动形式,即武术徒手技法套路的总称。古时称谓较多:商周时称“技击”、“手搏”等,秦汉时称“卞”、“弁”等,宋代后称“使拳”、“打套子”、“白打”、“拳法”等。宋代以后,拳术已形成比较成熟的套路。据明代著名战将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拳径捷要篇》记载,当时著名拳种有“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囮拳”,还有“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镇、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翻、十二短”,以及吕红八  相似文献   

9.
《中华武术》2006,(1):12-13
一、新书、畅销书 书名 拳道功法学 杨式太极刀入门—~崔毅士太极刀真传 中国武术教程简编本 中国武术概论 截拳道脚踢技法 截拳道功夫汇宗 截拳道连环技法 截拳道手击技法 截拳道攻防技法 截拳道擒跌技法 现代散打技法 /又圭卜掌4多务趁 少林武术理论一1 少林武术满攀本功一2 少林拳一3 少林棍--4 少林常用器械一5 少林稀有器械一一石 少林拳对练-7 少林器械对练一8 少林武术精华 少林拳技击人门 少林正宗太极祖拳法 少林七十二艺与武当三十六功 杨式太极六十六式弓林拳 杨式秘传一二九式太极长拳 杨式太极刀 杨少侯太极拳用架真诊 杨式太…  相似文献   

10.
被武术界许多人士称为“实战拳法”的大成拳近来在北京悄然热了起来。 大成拳又名“意拳”,是武术家王芗斋先生40年代创于北京的一种拳法。该拳一诞生,就以其具有强烈的技击性震动武林。另外,大成拳还提倡“从养生中求技击,从技击中求养生”,具有很好的健身功能。 就是这样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拳法,从50年代开始,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受到排斥与压制,直到改革开放以来才又重新  相似文献   

11.
文启恩 《武当》2003,(5):40-41
蔡李佛拳,乃广东名拳之一。该拳集蔡家、李家、佛家三种拳法之精华于一体,风格独特,内容丰富,技法全面,长短桥并用,大小马兼备,步法灵活,擅腿法。动作快速连贯,攻防紧密,刚劲有力,技击性强。  相似文献   

12.
武术是一种技击为目的的实用格斗术,它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承,作为现代人如何将其练好呢?传承好呢?想练好这种技击术首先要选择一门适合自己的拳法,从基本功开始,使自己的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得到稳固发展,再从传统拳  相似文献   

13.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华夏文明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形意拳,是我国众多武术门派中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优秀拳种,与太极、八卦掌、少林拳并称为中国北方四大名拳。形意拳最早曾名"心意拳",亦称"心意六合拳",它扎根于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其形成与发展均受到传统文化的极深影响。在拳理拳法、功法技法、演练方法、套路编排、武德修养以及养生技击等方面,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哲学思想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又因本身所具的独特运动风格和深厚文化内涵,所以愈来愈受到海内外广大形意拳爱好者的青睐与瞩目。  相似文献   

14.
李建炜 《武当》2009,(12):34-35
想练好武术技击,首先要选择一门适合自己的拳法,从基本功开始,使自己的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得到发展,再从传统拳法中找到技击中所需的“劲”、力道、速度,然后再进行操手对练,最后就可以接近实战了。想练好技击,不但要进行肢体训练,而且还要进行意识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把武术练好。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加强练习。  相似文献   

15.
文章旨在对濒临消失的土家族宏门安定堂"梁拳"进行挖掘、探源,并与现代武术中的散打结合起来,把最原始的梁拳基本技法、训练方法等运用到散打运动之中,为现代武术服务。文章主要采用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文献法等方法对"梁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梁拳"技法手段众多,运动形式多样;有较高的技击与防御性;具有悦心健身、防身之价值。另外,从武术的健身、攻防、竞技等多个方面得出:"梁拳"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与发展前景,特别是其作为民运会项目武术中的传统拳与传统器械组别具有较强的参赛性。  相似文献   

16.
浙江地方拳内容广博,历史悠久,是古代武术的继续和发展,是具有广泛群众基础,适宜南方地理环境所操练的一种南派拳系。浙江资源丰富地处长江下游,历来为兵家争夺之地,民性强悍,武风其盛,随着社会的变革,浙江武术技法的演变受古代军事、政治、杂技,舞蹈等多方面的影响,朝着庞杂为特征的方面发展,但始终继承着武术中的技击方法和强身健体之术,保留着古代武术南派拳种的技击招术和短打技法的基本规范。使流传在浙江各地的拳种,在技法上多以上肢运动为主,劲力突出,闪躲灵  相似文献   

17.
技击性是武术的本质特性,更是内家拳的精髓之所在。内家拳是相对于外家拳而言的,与外家拳相比,在技法上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战不过攻防,术不过奇正,形不过虚实,都是为了制人而不受制于人,但在技击原则上二者却有着明显的差别。文章通过对内家拳的五大技击原则,即不争先、以柔克刚、后发先至、柔化圆活、贵化不贵抗进行阐释和剖析,力图进一步深化其技击性,为内家拳的练习者在技战术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鹰爪翻子拳又称"鹰爪拳、鹰手拳法",是中华武术优秀名拳"八闪翻"繁衍出的新拳种,此拳经过两三代人悉心研究、充实、试验发展而成。它是以翻子拳的技法为基础,吸收少林拳术、岳氏散手的擒拿技法,鹰爪功法的刁、抓、擒、拿的手型,融合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鹰手"手法特点的翻子新拳种。  相似文献   

19.
胡家戳脚拳     
单汝柏  马世良  孙劲 《精武》2010,(12):38-39
戳脚拳是中华武术百花园中不可缺少的一枝奇葩,因为各门各拳种在技击对抗中,都强调“拳是两扇门,专凭脚打人”,或是“拳打三分,脚打七”、“拳是两扇门,无腿不打人”,从这些名句中不难看出,在武术技击中缺少腿功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20.
高明 《精武》2008,(7):I0002-I0002
至于韩师的师传。曾听师傅讲过,他从少年即喜欢武艺,最早拜师徐老道(先出家后还俗)及梅姓师傅等人,习秘宗拳(主要是燕青靠打)、佛汉拳、太祖拳、盘龙棍、流星锤、绳镖、三节棍、夜行刀诸技,拳术后来以秘宗门为主,曾一度任县秘宗拳协会会长,器械尤精五虎坐门枪。另外师傅谦虚好学,若听到别人有某个特长,他一定前去拜访学习或者了解,在被聘为地区武术裁判期间,还向别人学习八卦掌、九宫八卦穴拳对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