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开  石丹 《现代传播》2004,(1):81-84
近年来媒介素养一词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起,它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多地为专家、学者们所关注和研究.那么媒介素养教育在当今的传媒环境中具有什么作用?它与传媒效果究竟是什么关系?本文将从媒体素养教育理论和媒介的传播效果两个方面探讨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2.
<正>信息时代的来临,现代科技的发展,媒介融合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数字化成为媒介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方面。那么,作为传统纸质媒介的报纸,在这股媒介融合的大潮中,能否抓住一线生机,不断探索一条适合人类感知需要的发展之路呢?正如"一切形式的传播都是紧紧交织于人类传播系统的结构之中,而不能在我们的文化中彼此独立存在。每当一  相似文献   

3.
李曦珍  楚雪  胡辰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1):23-33,108,109
随媒介技术的进化演进而来的传播信道,始终处于人类传播活动的核心地位。从不断演进的传播信道角度可将人类社会先后出现的传播形式大体归纳为道路传播、纸路传播和电路传播,与此相对应的媒介形态就有实物媒介、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同时,在媒介技术进化的过程中既暗含着不断演变的媒介时空辩证关系,又意味着传播和媒介的含义逐渐被狭义化的必然之势。因此,本文将以传播信道演进的历史轨迹为主线,并批判地运用麦克卢汉主义的唯技术史观分析人类传播活动的时空辩证关系、梳理三种传播形式和媒介形态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4.
人与人之间的爱心传播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爱心传播理论认为,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的爱心行为是有适应性的,人类的爱心传播从根本上受到生存和繁衍目标的推动,并直接地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有所助益;爱心传播能产生进化的优势,使有爱心的个体比没有爱心的个体能更好地适应。同时,爱心传播对传者的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都能产生积极效果。但是,完美的交流是乌托邦,爱心传播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消极的效果,因此最重要的是对彼此的关爱。在人类日益依赖媒介的当下,基于人际传播的爱心传播理论对媒介的爱心传播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代媒介传播范式变迁之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慧子 《传媒》2015,(7):70-72
作为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人类的传播一直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本文立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对媒介传播范式的变迁进行纵向的梳理以及横向的比较.通过对漫长古典主义传播范式的政治宣传特色、大众媒介时期传播范式的平民意识及新媒体时代传播范式的在线传播等进行分析,以及对当代东西方传播范式现状的比较,考察传播范式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变迁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媒介竞争以何取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一切有机体的本能,同时,任何"资源"也都是相对稀缺的,所以,在同类有机体之间必然存在着一种竞争关系.那么,大众传播媒介在竞争中到底靠什么赢得胜利呢?  相似文献   

7.
全媒体时代新闻人应具备的媒介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靓 《青年记者》2012,(3):44-45
全媒体是业界近来使用最频繁的关键词之一.根据百度"百科名片"界定,全媒体就是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时至今日,这种运用多种媒介和终端,以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元素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传播内容的全媒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媒体人应该怎样适应这一新的传媒生态,才能使其所在的媒体更好地黏住受众,进而拥有更多用户?媒体人的媒介素养与以往相比,更应注重培养哪些方面才能应对新的挑战?这是每一个新闻人在全新的媒介环境中不得不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媒介融入受众生活,对社会影响越来越深入的当下,媒介化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论文在对媒介和媒介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媒介化的形成及条件、媒介在媒介化中的角色和媒介化对媒介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建构出了媒介与媒介化的互动机制.文章认为,媒介与媒介化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改变与被改变的直线性关系,而是媒介与社会互动意涵的进一步彰显,是媒介传播理论在地化实践的一次尝试.在媒介与媒介化的互动过程中,媒介的传播行为渐渐带有一定的社会性, “媒介”也成为社会变迁和社会关系形式中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吴美娜  项国雄 《新闻界》2005,(5):48-49,47
媒介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人的行为方式还表现在对人的思想、文化的影响,新传播技术的威力不但会重塑媒介产业,同时也会影响到依赖媒介生存的世界.本文中大众媒介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大众媒介;新媒介则是指手机、摄录机、电脑等新兴媒介以及以互联网、万维网技术为依托的网络媒介.新媒介的出现使得传播形式得以改变,人们运用媒介和媒介内容的方式也会随之变化,媒介不再威力无比,受众不再软弱无力。  相似文献   

10.
现在网络上流传着一种说法:看看微博,以为中国明天就会变革,看看<新闻联播>,以为中国人是全世界最幸福的.虽然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偏颇,但却以通俗的方式将两种媒介上的信息呈现特征表达出来了.事实上,微博和<新闻联播>是由网络和传统电视媒介两种不同的传播平台提供的,相应地,在选择传播什么不传播什么上,尺度是不一样的,因而,它们给这些信息接受者的心理感觉也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1.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发展,媒介运营的不断调整,广告业也受到了挑战.在这样的形式下,电视广告如何在竞争格局中发展? 媒介融合对电视及其广告带来的影响 传统媒介有一致的弊端,即传播受到时空局限,是典型的线性传播,收视终端固定且不便于携带,无法做到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灵活性差.且是以媒介为主导的单向传播,互动性不强.因而传统电视媒介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收视状况划分了播出时段,有针对性地播出节目.广告的播出也对应时段,具有转瞬即逝的特性,互动性较差.  相似文献   

12.
媒介融合时代中国出版业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媒介环境学的角度来看,媒介融合技术必然会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当然也包括出版业。在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出版业从理念到战略选择都会面临变革,同时也将在媒介融合时代获得新的发展契机。本文从媒介环境学的理论视角探讨了在媒介融合时代形成的新的传播形态,这些新的传播形态将会塑造新的出版业。媒介融合时代中国出版业具有三种可能的战略选择:内容创新战略、渠道创新战略、全媒介整合战略;国家需要转变传统的出版规制理念和方式,为出版业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所进行的战略选择提供体制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化,社会关系也在不断地复杂化和精细化,在科技为媒介更替与升级提供物质支撑和可能性的基础上,我们进入了新媒介时代。人的社会性本质决定了人类交流、传播、沟通的先天性和必需性,在对象化的社会实践、交流活动中,每个活动主体都是一个新闻制造者和传播者,新闻传播者与媒介彼此建构,并且,两者形成的媒介新闻传播实践影响、促进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4.
张昆 《新闻前哨》2010,(3):14-15
美国著名大众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曾形象地断言:传播就像血液流经人们的心血管系统一样流过社会系统。确乎如此!现代社会的人们,如同须臾离不开空气、阳光、流水一样.离不开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有如一双无处不在的慧眼,恪尽职守地为人类守望着风云变幻的大干世界.向人们报告万事万物的一举一动。媒介是人类的产品,人类是媒介的动物。大众传播媒介以其翻云覆雨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15.
Web2.0时代的公众媒介素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邹军 《新闻知识》2006,(4):12-14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①它的实质是人们怎样正确处理与媒介的关系问题。由于技术的进步和人类永无止境的传播需要,媒介总是顺应着科技发展的潮流与人类社会同步演进。伴随媒介演变的脚步,人类对于媒介的了解和运用媒介的能力也处于不断发展和更新之中,媒介素养因此具备了与时俱进的品质。在互联网诞生之前,传统媒体主导着人类信息传播活动;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飞速发展,网络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并以其独特的媒介潜质全面介入传播领域,互联网也被冠以“第四…  相似文献   

16.
自文学发源至今,它从未与大众传播媒介分离过,媒介是文学的传播载体,而文学永远是大众传播的经典内容。从人类早期的口口传播到今天的手机即时通讯,每经历一次媒介变革,文学也在不断的随其改变,它总是植根于当时代最发达的传播媒介、发展壮大,有时甚至会淘汰传统媒介。回顾近年来的媒介发展,网络异军突起,所以在此我们要讨论的,便是在现代传媒即网络这个新媒体形态下的文学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传播的历史上,先后经历了语言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直至今天的互联网、手机。每一次传播介质的更新,都对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媒介形态的进步客观上代表了人类传播活动的进步。本文对体育报道中媒介的多种形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对体育报道的媒介形态的发展趋势有个总体的概括。  相似文献   

18.
对媒介的定位分歧,是媒介形态理论区别于主流传播理论的根源。媒介形态理论学者将媒介本身定位为比传播内容更重要的、影响着社会或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被诸多学者评价为"技术决定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将媒介定位为"传播载体"的主流传播学虽发掘了众多的假设与模式,却在应对宏观社会问题上捉襟见肘。媒介形态理论逐渐显示出其研究的合理性。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媒介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时,媒介形态理论将媒介与内容切割,甚至是将媒介与传播切割的绝对立场开始呈现为一种理论缺陷。媒介究竟是可控的工具,还是不可控的主体?在人类社会越来越由媒介及其相关实践支撑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分析、审视以往学术界对媒介形态理论的批评,而且需要分析、审视媒介形态理论本身,客观评价媒介。  相似文献   

19.
孔玮 《传媒观察》2012,(1):28-29
正二十一世纪,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崭新一页。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媒介技术的进步,新的传播手段、传播方式、传播形态不断出现,大众媒介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等手段源源不断地将发生在全球各地的信息展示给人们,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便捷。整个地球犹如一个"地球村",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了全媒体时代。在全球化时代,大众媒介的发展突飞猛进,影响力与日俱增,社会生活的领域几乎都无法摆脱媒介的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编辑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出发,全面分析了媒介内容生产方式变化对编辑职业的影响.认为信息传播速度和数量与内容可靠性、稳定性及可传承性的矛盾,是编辑活动固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编辑职业的内涵.文章认为,现代编辑是集文明选择者、标准制定者、作品加工人、传播把关人于一身的人类文化缔构师,会通过否定之否定过程建立新常态.从编辑的职业内涵出发,从人类文化和社会进步的高度探究编辑职业变迁的规律,是打造全新的编辑职业形象,适应媒介内容生产方式变革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