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从青城山到峨眉山 青城山的名气肯定没有峨眉山响,因为中国的佛教信徒多于道教信徒,即使道教是真正源于中国的宗教。而四川的青城山就是道教发源地,道教始祖张道陵创教得道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自从张陵开辟青城山仙源后,众多道派均传入青城山,留下了丰富的道教文化遗产。本文对青城山道教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现状进行了梳理,对青城山道教文化遗产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的受损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青城山道教文化遗产的震后保护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美丽的青城     
对于青城山,我早就心向神往,这个国庆节和爸爸妈妈去了一趟青城山,更加深了我对青城山的仰慕之情。记得那天天气出奇的好,没有太阳,却也不是阴天。这种天气,更能让人体会到“青城天下幽”的意境。上山的路大部分是坐缆车。坐在缆车上,极目远眺,可以看到全山林木葱郁,层峦叠障,鸣泉飞瀑,清幽怡人。不  相似文献   

4.
青城山是我国道教名山,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五A级旅游区。如何进一步挖掘和开发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对于推动青城山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对青城山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分析开发利用中尚存的问题,并结合青城山灾后重建,提出一些深度开发利用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风景区,游客坐滑竿,轿夫抬滑竿,一个花钱,一个挣钱,这本是很平常的事。然而,“短短的一次坐滑竿的经历”,却让小作者看到了山里人谋生的艰难。如果是一个感官钝化的人,如果是一个漠视生活的人,坐坐滑竿也许不会有什么更深的感受,而对生活敏感多情的人就不同了。当作者看到轿夫负重而行,为了能挣到钱“掩饰不住快乐的心情”而哼起山歌时,他终于看到了轿夫艰辛而乐观的“扛出的日子”。我看好这篇作文,就是看好“心好像被小锤敲了一下”!是什么敲的?是感动。感动是我们不可或缺的营养,它如同母乳一样滋养正在一天天长大的我们。如果对生活中…  相似文献   

6.
读陶公庙     
一南方是道教的故乡,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都是道教名山。但湖南却没有拿得出手的道教名胜,也没有道教史上众星捧月的名人。好不容易有一个吕洞宾在此出现,也是"三过岳阳人不识",只好在洞庭湖上飞来飞去。湖南对于道教的轻视,我一直不得其解,连留下两位得道仙人肉身的陶公庙,也不称为"观",而称之为庙,这是我完全想象  相似文献   

7.
1942年夏,15岁的我,作为西康省立雅安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有幸被学校选送去参加在四川灌县举办的“大中学生夏令营”。我们有的活动安排在青城山麓的“荫棠中学”。那校舍原本是青城著名道教庙宇“建福宫”里的庙舍,古木森森、灰墙绕山、暮鼓晨钟、鸟语花香,让我好喜欢!随后又了解到该校虽然教学设施简陋,教师却大都是从沦陷区流亡到四川来的名流学者。我便趁机办了转学手续,成为该校高二下班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1942年夏,15岁的我,作为西康省立雅安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有幸被学校选送去参加在四川灌县举办的“大中学生夏令营”。我们有的活动安排在青城山麓的“荫棠中学”。那校舍原本是青城著名道教庙宇“建福宫”里的庙舍,古木森森、灰墙绕山、暮鼓晨钟、鸟语花香,让我好喜欢!随后又了解到该校虽然教学设施简陋,教师却大都是从沦陷区流亡到四川来的名流学者。我便趁机办了转学手续,成为该校  相似文献   

9.
青城山有着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包括青城山宫观建筑、青城山丹法、青城山道教音乐、青城派武术、青城山医药养生以及古文物、古遗址(迹)等。由于多部门管理、青城山自身的地理环境、"5.12"地震等原因,很多文化资源和文物都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只有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构建危机管理保障体系,培训相关人员,提高公众意识,才能实现青城山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青城山,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风景秀丽,以“幽”取胜。在这青翠的山林里,从空中飞来一位青衫中年客。轻落在竹林中,胡须飘动,目光清澈而悠远,背景音乐为古筝弹奏的古曲,这时又飘来缕缕茶香,妙绝!妙绝!  相似文献   

11.
我曾经论证:(一)李白隐居读书之“岷山之阳”指青城山;(二)杜甫《不见》有“匡山读书处”之句,匡山即庐山;(三)李白作《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戴天山乃青城群峰之一“成都戴天山”;(四)所谓《别匡山》诗决非李白作品.前两个问题前人多已论及,而我则进行了详细论证.第三个问题是我率先提出并加以论证的.对第四个问题的探究旨在辨别真伪,防止谬种流传.详见我的《李白与青城山》、《杜诗<不见>辨疑》、《“匡山读书处”与<别匡山>诗析疑》、《李白为什么要隐读于青城山》等文.在此期间,蒋志先生发表了《李白未隐青城辨》,后改作《<李白与青城山>质疑》重新发表,后又写《李白与大匡山》自署’中国李白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后改作《岷山之阳·戴天山·匡山——李白隐居读书处》发表.这几篇“蒋文”都对我的某些学术观点进行了辩驳.我认为,欲论证李、杜作品中某些词句的涵义,特别是涉及他们行踪的某些地名的指向,当以发掘和运用唐代  相似文献   

12.
武当感怀     
说实话,我还不是一个虔诚的道教信徒,但当我一脚踏进道教圣地武当山的时候,我便被笼罩在一片玄妙和神秘之中。随着深入道家圣地,原先那种随意来去的心境再也无法平静,对武当道教的表层理解忽然间转换成立体的感悟,并产生了一种“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早上,我们到了武当山山门,等待进山的车辆已排成长龙。这时,引人注意的是有几辆来自河南的长途卧铺汽车,不时走下几位乘客。看着他们简朴破旧的装束,便料想应是来自穷乡僻壤的一些信徒。他们显然跟大部分来此游览风光的人不同,他们为的是来这里朝拜进香。导游告诉我们,这种情…  相似文献   

13.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与其他文化相互交融、渗透,宗教的神秘的教义和山区的优美环境一直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青城山作为道教旅游圣地,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有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道教文化十分注重养生,这对于现在快节奏生活的人更具有吸引力。但青城山在开发中并没有充分利用道教的文化特点来发掘旅游新亮点。通过SWOT分析法分析青城山的发展现状,发现宗教开发中的问题,针对其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扛出的日子     
在攀登雾灵山顶峰的路上,我的脚被虫子狠狠蜇了一下,脚踝立刻肿了起来,痛得我再也站不起来了。这时,几双贪婪的目光立即朝我围拢过来——那是轿夫的眼睛。是啊,此时的我除了坐滑竿下去,也别无选择了。于是很快谈好价,他们脸上立刻写出了一团兴奋,急忙抬起滑竿颠颠儿跑了过来。我小心翼翼地爬上滑竿,两个轿夫一前一后缓缓将滑竿抬起。脚下是怪石盘蜒,山路陡得几乎接近垂直,我紧紧抓住扶手,手心都攥出了汗。然而,我紧张的心很快舒缓下来,因为不管山势多险恶,我却始终保持平衡状态。于是我半仰半躺在滑竿上面,借着矿泉水的丝丝凉意,欣赏着鬼斧…  相似文献   

15.
罗薇同学,首先老师为你愿意逃离“追星族”而高兴。这是明智的选择,是智慧的放弃,说明你是个理性的学生、懂事的孩子。因为你能接受老师、家长的批评,知道应把“坐滑竿”下去的成绩赶上来。 我劝你到“星”的背后去看看!因为每颗“星”的升起、闪耀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每颗星的背后都有一部奋斗史。  相似文献   

16.
魏爻 《科学启蒙》2010,(1):18-18
不少人在旅游时会因为图轻松选择坐滑竿上山,而魏爻同学注意到现在用的滑竿坐起来不是很舒适,特别在下山时总有一种会滑下去的感觉,因此他想要设计一种更舒适的滑竿。他经过很多尝试后,终于设计出了即舒适又方便的滑竿。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个“追星族”,对“星”们特别着迷,以致整天沉浸其中,学习成绩比坐滑竿下得还快。老师、家长都批评了我,我也极力想忘掉那些“星”们,可是我发现这简直太难做到了。请问,我该怎么办呢? ——罗 薇  相似文献   

18.
恋山情结     
也许是由于少年时代生活在农村,经常上山割草砍柴,因此成年后,我对山峦有一种特殊的恋情。每到一地,我都千方百计力争去观瞻当地的名山古寺。巍峨秀丽的庐山、潜藏于群山之中的天柱山、终年苍翠欲滴的青城山、“秀冠天下”的蛾眉山、雄踞中州大地的嵩山、道教圣地的武当山、红叶遍野的香山、樟枫蔽日的岳麓山、号称“有德”的德山、四面环水的君山、令古人费解的石钟山、佛像成林的千佛山、傍依东海的崂山、威冠神州的泰山、与台湾隔海相望的鼓山、俯视南海的越秀山、以产黑羊闻名的海南东山、  相似文献   

19.
游青城山     
这天早饭后,我和爷爷、表弟一起去游览(lǎn)青城山(qīngchéngshān)。刚进山门,爷爷就给(gěi)我们讲:“青城山是道教的发祥地(fāxiángdì),庙宇众多,景色(jǐngsè)秀丽,所以被称(chēng)为‘青城天下幽’,又被称为‘青城无处不秀’。”一路上山,经(jīng)建福宫、天师洞,到上清宫。走在山路上,举目四望,只见山连着山,山又被那郁(yù)郁葱(cōng)葱的树(shù)包裹(guǒ)着。林木茂盛(màoshèng)、青翠(qīngcuì),再加上路旁的一座座小亭(tíng)子,使(shǐ)整(zhěng)座山显得更(gèng)加幽静(yōujìng)而迷人。看来,“天下幽”和“…  相似文献   

20.
徐锐  徐清兰 《红领巾》2007,(2):24-25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这里名胜古迹众多,有以“幽”而闻名遐迩的青城山,有以“秀”而甲天下的峨眉山……但我却钟爱那以“古”而誉满天下的黄龙溪,因为它是那样的古朴、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