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聂莎 《今传媒》2014,(12):149-150
文震亨在书中阐述的古韵是对古制的继承,是古朴典雅的风格,是自然天真的意境,更是设计师本人个性和情感的流露。《长物志》给了今天希望继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设计师许多帮助:仿古最重要的是在精神气质上吸收古代文化的精髓,而不是简单的模拟或者照搬,所以对于设计师来讲,只有先"识古"才能继承和发扬。如今简约设计风格盛行,《长物志》给了中国现代简约设计重要的思想启示,深刻影响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丰富了中国简约设计思想,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到人们生活中。  相似文献   

2.
付单辉 《大观周刊》2012,(29):26-26
纵观中国历史文化思想、儒家道德主体性思想都是其中的精髓和核一心,儒家道德主体性思想通过最原始的形成和其自身的发展.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它不.仅为古代中国社会创造了和谐稳定,也对当代社会发展提供了优秀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当代文明的根基,是文化强国的价值资源,更是新媒体时代文化传媒产业发挥媒体作用的重要着力点.作为拥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文明古国,我国师德思想形成之早、内涵之丰富、体系之完备,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我国当代师德传播,应当从我国传统师德思想中汲取思想精髓;而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变革,赋予了当代师德传播新的要求.我国当代师德传播在继承优秀师德传统的基础上,要迎合时代要求,实现超越发展与传播创新.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是极其深刻而丰富的。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毛泽东始终高度重视青年这一特殊群体,并在实践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吸收了西方教育思想中的合理部分,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教育理论的批判继承,形成了完整、系统、独具特色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深入探究毛泽东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精髓,全面、深入、系统地梳理毛泽东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理论,对当代青年思想教育予以科学地指导,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雷淑媛 《兰台世界》2015,(1):135-136
毛泽东善于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他学习中国历史,懂得中国历史。他以极其敏锐的鉴别力,去伪存真,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在人际交往上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道德遗产,显示了牢固的思想根基和无穷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6.
儒家道德智慧与图书馆和谐人文环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从继承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遗产出发,对儒家道德智慧进行挖掘、借鉴,取其精华引入到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并对其在建构图书馆和谐人文环境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唐朝中期的韩愈继承了儒家以道德治天下的思想精髓,并提出对民众实施"儒德"教育以达到治国的政治目的。因此,挖掘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以儒德治国"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更有利于我们辩证地认识"以儒德治国"思想。  相似文献   

8.
胡瑞琴 《兰台世界》2017,(12):103-107
公义是人类追求和平、追求幸福共同的心理诉求。先秦儒家圣人作为文明的开创者或先驱,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精髓,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保障。儒家圣人领受"天"的启示,他们忧国忧民、宣扬仁爱、勇于担当,又在变迁不断的社会迷雾中给人们展示了伟大的理想社会。当代中国需要我们继往昔古圣贤人的公义思想传统,开太平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9.
顾文龙 《大观周刊》2012,(41):53-53
传统的维持民众间秩序的法律规则和秩序,是服务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外在置措,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其法律思想的宏观背景,它在精神层面上影响并制约了传统法律思想。本文选择梁漱溟先生的阐释作为一个切入点,这不仅是因为梁先生熟谙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他更对传统文化与法律思想的关系做过丰富深刻的阐发。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使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新乐市邯邰学区坚固小学自2018年起,开始在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太极是中华民族唯一以文化形式流传下来的武术,既符合国人的欣赏心理与审美情趣,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风骨和气质。  相似文献   

11.
德育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基础,也是提高民众道德思想的基础教育。最早在封建时期的时候,德育就已经开始被人们所重视了,最有代表性的就要算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朱熹了。  相似文献   

12.
德育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基础,也是提高民众道德思想的基础教育。最早在封建时期的时候,德育就已经开始被人们所重视了,最有代表性的就要算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朱熹了。  相似文献   

13.
新闻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它关系到新闻工作的政治方向、观点、立场。马克思是新闻党性原则的奠基人,他从“人民报刊思想”、“无产阶级报刊思想”发展到“党报思想”;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党报思想,第一个提出了新闻党性原则的概念;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列宁党性原则的思想,把党性原则作为新闻工作的“首要的一条”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指导我们的新闻实践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尹海鹰 《青年记者》2012,(26):102-1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必须与时俱进,要进一步以发展的眼光、历史的使命感创新与发展。继承传统优势,扬弃传统模式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继承和发扬行之有效的传统方  相似文献   

15.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在重要转折关头尤其是这样。目前,围绕党的十四大提出的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各项改革已全面展开,并逐步深化。在这个革故鼎新、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种矛盾纷繁复杂,做好舆论导向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做好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的舆论导向工作,最根本的是必须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色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这一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只有用这一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头脑,才能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有了思想上的统一,才能有组织上和行动上的统一,才能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维护党中央、国务院的权威,保证政令畅通,才能在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增强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减少  相似文献   

16.
崔红 《大观周刊》2012,(24):270-270
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学生的教育需根据社会的变化,时代的进步而调整、改进。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通过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德育教育对学生的精神提升和人格完善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总结本人的实践和中职学生的现状提出一些教育方法,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而提高其整体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立足社会并服务社会的道德品行。  相似文献   

17.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兵家类》体现了编撰者四库馆臣的军事思想:崇尚仁义道德,视为治军之本;主张因势而变,注重实际实效,反对拘泥成法、纸上谈兵;重视武备;强调治军严明。这些军事思想,继承了我国传统兵法的精髓,同时又形成于新的历史时期,代表了当时的军事思想水平。  相似文献   

18.
新闻宣传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为了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和新闻实践的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我党原有新闻思想中的精髓和优秀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认真审视国内外新闻传播大环境,对我国新闻宣传工作的路线、方针做出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创新。这些理论创新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添加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陆善稳 《大观周刊》2012,(7):196-196,192
中职教育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而德育教育必然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果能将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和合理渗透,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又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实现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悠久的发展历程、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日常生活、道德精神、民俗习惯等方面对中国人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是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情感、道德和精神的纽带,是中国人获得自我归属和民族认同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