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3 毫秒
1.
农业一农村发展过程中的土地持续利用具有阶段性特点,不同阶段的持续利用管理内容与方式应与其发展阶段的土地利用和生产、经济发展相一致。以生态工程与景观生态设计方法,是进行不同层次的土地持续利用规划和设计的有效方法。而强大的人工控制系统以及灵敏现代信息工程系统,是实现土地持续利用必不可少的保证。在进入农业一农村发展的综合农业阶段,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必须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目标,以土地利用景观的多元化,保证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的持续发展。本文以曲周县为例对上述观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张尔俊 《资源科学》1995,17(3):59-62
我国农村实行了第一步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强化土地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权,放活土地使用权使农民加快步伐达小康的重要途径。土地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双重功能。土地不仅仅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农村改革、土地使用权、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贯彻落实土地延包30年不变政策之后,尽快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已经成为当前和农村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省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现行土地流行转制度已经制约了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应该不失时机地引入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将农村与集体之间的土地承关系改革的一般市场交易关系。  相似文献   

4.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目标。土地整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环境建设是密切相关的,并且在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改变农村面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土地整理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5.
土地资源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形成与演变、分类与分布规律、数量与质量评价,以及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学问。土地资源研究先后经历了20世纪早期的赋税土地评价与土地类型研究阶段、20世纪中期的土地资源调查与土地资源评价阶段和20世纪后期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与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3个阶段。直到20世纪90年代,土地资源学才逐渐发展成为资源科学研究的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目前土地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地类型与土地结构、土地资源调查与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生产力与土地承载力、土地资源利用与土地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与立法。随着土地资源基础理论研究的逐步扩展、面向国家目标的应用研究进一步强化和3S技术的广泛应用,土地资源学的研究重点逐步转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土地资源承载力、城镇用地和农用地分等定级、土地规划与土地整理和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建设等应用基础与应用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大问题,其核心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证。我国是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而且有着数千年的农业文明的传承与积累。土地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决定着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并进而关系到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上海农业技术进步的情况。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农用机械装备经历了三阶段的转变,机械技术的进步使农机设备呈现大型化、综合化、配套化的趋势,以满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需要;农业生化技术的进步在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同时,改变了种植业的生产结构;通过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路径的刻画,发现上海农业呈现“S型”的增长路径,农业技术进步因循了“劳动节约型——停滞——土地节约型(主) 劳动节约型(辅)”的演进路径。进而,构建双对数形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1990-1999年、2001-2014年的上海郊区县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分析,实证结果支持相关论断。根据实证结果,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韩家彬  刘淑云  张书凤  刘玉丰 《资源科学》2019,41(12):2284-2295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减少了农业劳动供给,提高了农业劳动力成本,改变了农户农业生产中投入土地和劳动的比例,深刻影响了农户土地规模经营。为了揭示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机制,本文利用2016年中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调查数据,建立以土地流转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模型,系统评估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促进青壮年农户开展土地规模经营,即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越严重的地区,农户土地规模经营发展越快。②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推动老龄农户的土地转出和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为青壮年农户土地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③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不同种植类型和地区的农户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政府应从扶植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设、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规模经营补贴等方面出台政策,以配合规模经营农户的土地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9.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下的城市土地利用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谭术魁 《资源科学》1999,21(2):24-29
实现耕地问题动态平衡是新时期土地管理工作的目标,其圆满实现受很多因素的制约,但合理、高效利用城市土地,提高土地产出率,避免城市规模过度膨胀至关重要。在分析了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存在着平面发展占地大,过度利用、空间利用不充分、用地结构不合理、产出率不高等特点后,进一步提出了优化、高效利用城市土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浅议中国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设想,并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最后总结出了集约化利用城市土地的5条途径,即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用地结构合理、布局紧凑;提高现有土地利用效率;房地产业经营方式应由粗放转向集约;运用经济、法制手段制约土地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促进村镇的发展,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村镇规划与发展、经济协调的需要,现代村镇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科学的土地管理为村镇发展提供基础保障,避免乱占、滥用耕地、违法占地和荒芜土地,以此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文中就村镇发展过程中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其科学发展的重点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县级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该文从县域经济重要性的角度分析了县级尺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和规划的重要意义。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理为基础,采用“多指标集合度量法”的概念和模型,构建了县级尺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框架,具体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因子层和指标层等不同层次,目标层反映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目标,准则层反映土地可持续利用的5个准则,即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以江苏锡山市为例,采用综合指数方法与单指标多角度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于对每项指标的多角度分析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变化过程的评价,评价了锡山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寻找目前与将来影响锡山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存在问题,提出了实现可持续性土地利用与管理目标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历史表明:农村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本,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自然供给无弹性,因此它对于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土地配置方式(本课题所研究的农村土地配置方式是指农村土地的各项产权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分配与再分配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构建现代农业体系,而现代农业是以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为主要标志。农业规模化首先依赖于土地资源规模化潜力的大小。土地资源空间格局和地形是土地资源规模化潜力的两个核心指标。本文探讨了利用地形指标,景观丰度指数、斑块方度指数、景观集中度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数作为土地资源规模化潜力评价的方法,结合DTM提取的地形坡度因子,以地形起伏较大的喀斯特山区耕地资源为例,应用GIS技术定量分析了不同地形区包括喀斯特河谷区和喀斯特峰林峰丛山区耕地资源规模化潜力指数和规模化成本。结果表明,地势平坦的喀斯特河谷区的耕地规模化潜力综合指数为0.91,地形复杂的喀斯特峰丛峰林山区为0.28,前者为后者的3倍多,而后者的耕地规模化机械成本消耗是前者的8.8倍。说明土地资源规模化潜力和规模化成本受到土地资源空间格局和地形格局的严重制约,且严格受控于土地资源空间格局与地形的组合形态,不同的地形区域之间差异巨大,将对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土地上出现了两大基本矛盾,一是,农村耕地资源面积的进一步严峻;二是,城市土地资源的持续紧张,特别在资源支撑的主要发展模式中,更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紧张形势,因此,从未来和发展两个方向都能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那就是加强土地管理工作。由于土地信息、结构、功能具有实时转变的特点,所以,土地管理中要对土地的各类信息做到详尽掌握,而我国土地面积广阔,管理工作具有高难度和高复杂性,必须开发出新型的手段和技术实现土地管理工作新时期的新发展。GIS技术应用土地管理是一个潮流,要利用GIS技术具有的快速、准确方面的种种优势,形成土地管理的创新,努力做好GIS技术与地籍管理、土地评价和土地信息动态监测等工作的具体应用,并对GIS技术的发展做出合理和科学地展望和预期,形成未来土地管理工作中对GIS技术进一步地运用。  相似文献   

16.
曾龙  陈淑云  付振奇 《资源科学》2022,44(8):1560-1576
随着农地流转的深化,土地规模化经营能否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亟待研究。本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测算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检验土地规模化经营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进一步基于2020年CLES农户调查数据,利用Logit模型探究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影响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行为的微观基础。研究表明:①从宏观层面来看,土地规模化经营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其受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正向调节作用,且是通过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来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②从微观层面来看,土地规模化经营推动了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行为,且是通过提高农户参与农业技术培训积极性来推动农户家庭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行为。因此,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与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政策目标上具有协同性,为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政府应实施有利于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配套制度,拓宽农村居民收入渠道,有序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完善农业技术培训服务,助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土地持续利用评价一直是国内外土地科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热门话题。该文在分析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国际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的源起及评价指标选取的研究进展,并从“生态-经济-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经济性-社会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侧重土地持续发展水平与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土地质量评价指标研究与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相关研究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进展。由此归结出国际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达成的普遍共识与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我国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化初始阶段非农建设用地扩张严重,与此同时,城市存量土地却存在粗放利用现象,因此,必须挖掘城市用地潜力,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本文以河北省为例,首次针对全省范围内不同规模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县城),采用“同质异量”的指标合理值,从宏观上评价全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划分出集约利用、适度利用、低度利用和粗放利用4种类型,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探索了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分异规律,提出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重要因素。文章从理论和方法上对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评价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性的研究,划分的潜力级别对河北省宏观调控城市建设发展和土地利用方向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天津滨海新区土地流转工作,从充分认识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对农村经济、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作用、制定地方土地流转的实施办法和政策制度、搞好土地流转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大力培养农村土地市场、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土地流转机制等方面着手,提出了加快天津土地流转、促进天津市设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的建议,并以滨海新区葛沽镇土地流转现状为例分析了完善补偿制度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农业发展与土地非农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发展需要土地,非农化也需要土地,势必造成农业与非农业互相争夺土地的矛盾。农业发展是土地非农化反过来刺激农业的发展。所以,农业发展与土地非农化之间是相互对立,又互相促进的。二者联系的纽带是土地产出的增长率,以及通过市场交换使土地利用方向在农业和非农业之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