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热敏电阻、电桥、冰水混合物及不同温度的水等物品制作了热敏温度计,但是,在实验中电桥的每个臂的电阻值的大小、分压电位器条件等原因,会产生一定的误差,本文针对这个问题,给出理论模拟曲线,减小实验误差。  相似文献   

2.
一种热敏电阻与温度关系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基板、电流表、电压表、灯泡、电阻和电源,基座上端面一侧安装竖直的基板,在基板上嵌装电流表、电压表、灯泡、电阻和电源,电力表、电压表、灯泡、电阻和电源的接线端均嵌装在基板上;在基板旁侧的基座上端面设置有滑动的两个安装柱,一个安装柱上竖直滑动安装热源,另一个安装柱上竖直滑动安装冷源,两个安装柱之间的基座上端面安装竖直的支架,支架上端部前端面嵌装热敏电阻,该热敏电阻位于热源和冷源之间。  相似文献   

3.
热敏电阻应用于温度检测的灵敏度高且具有结构简单、电阻率小、适用于动态测量等突出优点,但由于热敏电阻存在其固有的热电非线性,严重影响着温度测量范围的扩大和温度测量精度。本文参考了国内外文献资料,简要介绍了热敏电阻的应用现状以及其误差产生原理,针对负温度热敏电阻的误差原理分析并推导了三种线性化补偿方法,对比分析了各方法的特点,为NTC热敏电阻应用于温度检测中的误差线性化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过对热膜式气体流量传感器发热控制电路的分析,设计和优化补偿电阻,提出了R1是温度补偿主要电阻。补偿电阻R1对环境温度变化时,对恒定加热丝温度起到关键作用,环境温度变化时使温控电路分压比相应发生变化63.70%~69.63%(环境温度由-15℃~85℃),且在不同结构、量程的热膜流量传感器,设定的加热电阻温度和分压比是有差异的,对补偿电阻的合理选取及匹配电阻参数合理设计,可扩展热膜式流量传感器温度使用范围,可提高传感器热灵敏度漂移及热零点漂移等性能指标。对提高流量精度、完善热膜流量设计、开发新产品、形成产品系列化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电弧炉时域模型中的交流电弧电阻模型,应用MATLAB仿真得出电弧电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针对电弧电阻模型的参数选择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论与实测数据比较,误差较小,为电弧炉谐波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小实验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人为误差,本文利用matlab软件的曲线拟合功能,对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作出了误差分析,为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导体通入电流会产生热量,是由于电子和离子发生了碰撞。那超导体通入电流后为何不产热?热敏电阻为什么会在升高温度时电阻下降特别快?光敏电阻呢?  相似文献   

8.
电表改装与校正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电表的改装与校正实验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得出结论:正是由于待改装表头的表盘指示存在误差和导线的内阻不为零,使得用半偏法和替代法测出来的表头内阻有明显区别,使得扩程电阻的实验值和理论值有区别,自然用改装电流表的扩程电阻和改装电压表的扩程电阻计算出来的结果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9.
电源是设备正常、稳定工作的前提。通常高压侧工作电源的获取有以下几种方案:太阳能电池供能、激光供能、电容分压取能、电流互感器在线取能等。以上方案均有各自的优缺点,通过对其工作原理及实现的难易程度分析比较,最终采用陶瓷电容和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分压取能。利用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分压电路的可行性。并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实际测试,利用实验数据绘制电压特性曲线。经实验证明,该方案设计合理,取能电源体积小,重量轻,易于集成,满足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两维数字阵列和差波束测角需要在不同频点和波位建立误差曲线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测角方法。该方法将归一化误差信号对频点和波位进行修正处理,在方位和俯仰向分别建立一条误差曲线,减少了对和差波束测角误差曲线的存储要求,适合于工程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问题与解答     
导体通入电流会产生热量,是由于电子和离子发生了碰撞。那超导体通入电流后为何不产热?热敏电阻为什么会在升高温度时电阻下降特别快?光敏电阻呢?——安徽省肥西县鸿志文化补习学校陈凯答:首先我们要知道,超导体的电阻为零,正因为这样,当电流通过超导体时,就不会产生热。热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基于最小均方(LMS)算法的自适应滤波器的原理和结构,并以LMS算法实现了一个FIR结构的自适应滤波器,给出了实际输出值和估计输出值以及误差曲线,并画出了20次实验的误差平方的收敛曲线.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基于最小均方(LMS)算法的自适应滤波器的原理和结构,并以LMS算法实现了一个FIR结构的自适应滤波器,给出了实际输出值和估计输出值以及误差曲线,并画出了20次实验的误差平方的收敛曲线。  相似文献   

14.
这篇文章围绕“直流双臂电桥的使用”实验,其测量范围是10^-2~10^-4Ω,因其灵敏度和精确度高,实验时连接被测电阻时的导线电阻和接线电阻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测量的结果。在测试过程中,有些学生常将电位接头与电流接头颠倒或和由于疏忽或误操作等,而使电桥处于极不平衡的状态而打弯指针损坏检流计。针对存在问题,作者研制了双电桥实验板,减少了实验误差。同时作者又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将实验原理、实验过程以及一些相关的知识,通过图文和声音相结合制成生动有趣的多媒体仿真实验课件,让学生方便地进行预习或复习。学生经过仿真实验的学习之后,在进行实物操作时,既减少了设备的损坏率,又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学物理实验中电阻的测量电路多为直流电路,而文章则通过交流电路(RC移相电路)来探究。实验通过相位关系分别构建了时间差法和电压法测量电阻值,两种方法测量电阻值的百分误差分别为2.44%和0.46%,电压法测量结果优于时间差法。基于RC移相电路测电阻的方法原理清晰、操作简单,对拓展学生知识结构,构建正确的物理观念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尹绍全 《内江科技》2011,32(3):96-96
本文分析论证了测量电阻的常用方法即伏安法、惠斯通电桥等在测量低值电阻时有较大的误差,提出了消除误差方法,并给出了能精确测量低值电阻的一种测量方法即直流双臂电桥。  相似文献   

17.
综合设计性实验在大学物理实验中要占有一定比例,但是原理简单、容易操作的实验很少.在电阻测量中因实验目的不同其实验内容、实验方法也不同,具有很大的操作性,在工业生产中电阻式传感器在测试技术上的应用也比较多,其原理简单易懂,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广,因此《电阻的测量与应用》是可以作为一个设计性实验开设.  相似文献   

18.
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能效计量误差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影响能效计量误差的关键因素是能效计量器具的精度和误差的一致性;接着从这两个角度对能效计量器具进行了优化,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能效计量器具的优化效果,并分析了新器具在计量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能效时的误差情况,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能效计量器具的优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影响绝缘电阻测量的因素,并且针对影响绝缘电阻测量的因素,提出应对措施,以排除或减小测量设备绝缘电阻的误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高温超导体电阻对温度的依赖性,采用了四点电探针和铱热敏电阻的超导材料装在铝壳中,利用计算机绘制了温度与电压(电位差)的关系图像。并且通过使磁体和超导体相互靠近,磁体的磁场在超导体表面产生超导电流,磁场被扭曲产生向上浮力,从而观测悬空状来间接证明迈斯纳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