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根源在于体制问题。教育学家和教育家的冲突在于,教育学家多半在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他们被体制性地赋于较高的地位,其外在表现形式是学术和职务的社会认可度比较高;而作为教育家的中小学校长、教师们被体制性地固着在较低的社会地位上。其学术和职务难以获得较高的社会认可度。这就导致了学院理论派与基层实践派的社会分层,进而造成了理论家们的故作高深和实践的被动应付的状况,其最终结果是教育学家与教育家的背离。  相似文献   

2.
教育思想家、教育学家、教育家作为三种不同的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中处于不同的地位,以隐喻的方式,他们分别对应着“立法者”、“阐释者”、“实践者”的角色。他们以不同的教育智慧与方式,对人类的教育作出了不同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教育活动中存在着教育的“言说者”与教育的“行动者”两个群体。根据两者的活动类型,前者从事着教育的“理论实践”,后者孕育着教育的“实践理论”。教育“言说者”之理论的“无用”使得其对教育实践具有“大用”之功效;教育“行动者”丰富、生动的实践活动滋养了教育“言说者”的思想和智慧。教育的“言说者”应该在对“教育学家”的追求中,与以“教育家”为最高人格追求的教育“行动者”在相互进入中走向握手言和。  相似文献   

4.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愉快教育”的优越性。“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又响亮地提出了“愉快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5.
教育家的标准争论不一,其中的误区正在于人们对于教育家与教育学家二者缺乏辨析。古今中外大量教育家的成功发展表明,教育家是具有政治品格的学者,具有政治胸怀的教育实践家。因此,树立具有时代意义的教育政治观,正是教育学家走向教育家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论陶行知教育观念的现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他的教育思想中有许多超前性的现代观念。一是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强调教育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将教育建立在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二是主张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要面向工农群众,各民族之间的教育平等,教学及教学管理民主化。三是提倡现代师德观念,包括献身教育,追求真理,创造革身作则、团结协作等内容,陶行知的上述思想,对于当前我国教育顺利实现由“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7.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愉快教育”的优越性·“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又提出了“愉快教育”理论·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  相似文献   

8.
林莉 《浙江教育科学》2008,(5):F0003-F0003
2007年12月8日,“浙派教育家发展共同体”在杭州举办首届学术沙龙。宣读浙派教育家发展共同体宣言。标志着“浙派教育家发展共同体”这一民间组织的正式成立。《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教育信息报》等中央和省级教育媒体应邀出席沙龙。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举办了四届教育系统学术节,然而在发布中小学幼儿园研究成果时要用不少精力去解释“学术”的理论资格。这使人联想起不久前一位教授在梳理近年来的教育家理论时,却又把其中的不少成果视为非学术。学术要界定,但学术是在经验的基础上所抽象的概念与规律体系,这是共识。  相似文献   

10.
张磊 《今日教育》2013,(1):72-74
叶澜,1941年12月生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一位以深厚的思想和广泛的实验影响了当代教育界的著名教育学家、教育家。1994年,在教育学术领域已功成名就的叶澜,怀抱着对教育的理想、对生命的敬畏,带着她的实验团队,毅然走出象牙塔,直面基础教育学校、课堂教学变革实践,以激情、睿智和勤勉,开创和51领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和“新基础教育”实验。  相似文献   

11.
在很早以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已经提出“愉快教育”的优越性,同样现代教育学家也提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的“愉快教育”理论。所以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这两条主线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12.
周琦 《阅读与鉴赏》2008,(11):58-59
我国古代教育家韩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容置疑地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在了“师”的首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也曾说过:“教育决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即是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陈晓燕 《师道》2005,(5):58-58
“知之不如好知,好之不如乐知”,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愉快教育”的优越性。“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又响亮地提出了“愉快教育”理论。现代教学论也公认: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这两条主线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下完成的。情感这条主线在小学教学中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愉快教育”的优越性。“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又响亮地提出了“愉快教育”理论。现代教学论也公认: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这两条主线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下完成的。情感这条主线在小学教学中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5.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愉快教育”的优越性。“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又响亮地提出了“愉快教育”理论。现代教学论也公认: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这两条主线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下完成的。情感这条主线在小学教学中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当代教师教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教师教育理论刊物,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努力为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服务,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南: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题写刊名;原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致题为“加强教师教育研究,促进优秀教师和教育家成长”的创刊词;中国教育学会荣誉会长顾明远先生担任学术顾问,并且题写了“实现教师专业化由教育家来办教育”的题词。  相似文献   

17.
"教育家"与"教育学家"的区别绝对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实践"与"理论"的差异.虽然"教育家"与"教育学家"是性质根本不同的两个概念,但在教育的领域里,实践和理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理论无实践和有实践无理论,这两种人都不能称之为"家".反之,一个教育家,可以同时是教育学家;一个教育学家,也可以同时是教育家.之所以形成"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其存在只是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一种双向选择,即以理论的方式服务实践,以实践的方式丰富理论.厘清"教育家"和"教育学家"之间的异同,避免二者一味地纠缠于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之间的紧张,建议两者之间保持一种适度张力,并在认清自己使命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展开真诚的、切实的、实事求是的对话.  相似文献   

18.
一、德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 1.“生活教百”理论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杜威和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很早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不能脱离社会,道德教育也不能只靠知识的传授,而应该通过参与社会生活来进行。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也将“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教育的四个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有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看看身边那些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他们授课方式的共同点就是:语言幽默、风趣、在轻松的氛围中便完成了知识的传授,课堂幽默能够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20.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习惯就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对教育者来说,习惯是本质现象之一,只有习惯才能使教育者把某些原则灌输到受教育者的性格、精神系统以及他们的天性中。”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教育就是养成习惯。”由此可见,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