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少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学情绪,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既是社会问题,也是一种心理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是体育学科不具有诱人的魅力吗?是学生天生不爱学习吗?本文认为主要原因是体育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方法与手段不符合教学规律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张江江 《成才之路》2014,(32):79-8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校体育教学的方法也在不断进行更新。分组授课在体校体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促进体校学生体育学习热情的提高,有利于培养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是提高体育学校田径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加强体校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体育学习思想,增强体育学习的动力.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他们在愉悦的环境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体育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潜能的时空,是充满活力、情趣、探究、体验、智慧和创造的课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学科的特点和魅力,要能打动学生,吸引学生注意,引起学习兴趣。“你的教学真的有效吗?”已成为目前教师关注的焦点。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有效的体育课堂应力求体现以下这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张家 《当代教育论坛》2006,(10):128-128
示范学校很好吗?那应当由被示范的那些学校来说:它真的是模范吗?真的值得学习吗?  相似文献   

6.
若梅 《今日中学生》2006,(11):34-36
徐晓南学习特棒,他是年级第一名,还是市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冠军。按理说他应该很有自信,他要是没自信,那谁还有自信呢?可是,他最近很不快活。体育老师说了,中考的体育测试很难,如果体育成绩不好,会影响到中考总成绩。徐晓南犯愁了——自己虽然学习好,但体育一直是个大问题。篮球?可千万别提篮球,徐晓南从来不敢去打篮球,他一直认为自己是学习尖子。哪里丢得起笨拙地打篮球被人嘲笑的丑。篮球尚且如此,更别提长跑了。你认为他很有自信吗?  相似文献   

7.
黄大鹏 《语文天地》2014,(10):75-76
体育学校学生不重视语文,且基础薄弱,加之学习兴趣不浓,语文教学效率较低。体育学校语文教学除了应遵循一般教学规律以外,更应研究自己的学生,根据他们的这些特点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体校语文教学实效。实践证明,讲究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是体校语文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实施至今,如何对待运动技能教学的问题依然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不少教师由于理解上的偏差,片面地认为运动技能教学不重要了,结果导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矫枉过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难道体育新课改就真的不重视运动技能教学,甚至不需要运动技能教学了吗?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3,(65):75-76
伴随着中国体育走向世界,体育界对英语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体校开始,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中国体育走向国际舞台。本文根据我国体校的实际,立足于体校英语教学,并参考理论界的相关研究,探讨以体育为媒介培养体校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基本方法。体校英语教学离不开体育,体育是促进体校英语教学的很好媒介。  相似文献   

10.
<正>成绩差、爱玩、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些标签都是什么鬼?学体育并不意味着放弃文化成绩,这个社会不接受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家伙。体育特长生有什么标签?成绩差、爱玩、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些让人感到不适的词,都被贴在我们体育特长生的头上。不过更令人觉得难过的,应该是大部分学体育的同学,即便对这些标签感到反感,但时间久了,颇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架势。有没有人在心里问过自己:我们真的是这样吗?相信很多和我一样"学体育的",都是到了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2010,(7):4-11
读者小月最近来信说了她一个困惑:在全班投票选举“三好学生”的时候,她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凡是当选的同学都一律是学习成绩很好的。而作为学习中上等、有体育特长、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的她,却只得了寥寥几票。她来信问我们:难道分数真的是衡量学生好坏的惟一标准吗?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标准下,情感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部分体校的体育生对数学的态度是害怕、讨厌,甚至恐惧的.如何激发体校的体育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注意在各方面有意识地渗透情感教育,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周晔 《成才之路》2010,(21):74-74
教师要使学生"会学、好学、乐学",首先就要"会教、好教、乐教"。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学科的特点和魅力,要能打动学生,吸引学生注意,引起学习兴趣。"你的教学真的有效吗?"已成为目前教师关注的焦点。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有效的体育课堂应力求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郑峰 《教师》2011,(14):83-83
现代社会学生的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家长为了让学生能够专心学习,为学生准备好了一切,上学下学都是家长接送,在家什么家务活都不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节省时间学习文化课程,但是家长们真的考虑过这样做是对的吗?学生的心理教育和素质素养就不重要吗?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不需要培养与锻炼吗?以后步入社会会自己照顾自己,会应对不同的问题吗?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体育事业也在蓬勃兴起 ,人们关注体育赛事的热忱日益高涨。然而 ,人们在为比赛呐喊助威 ,为冠军欢欣鼓舞时 ,是否想起它的基础产业———中专体校 ,这是支撑国家“体育大厦”的基础 ,这些年 ,它的发展情况怎样呢 ?中专体校的学制是半天学习 ,半天训练 ,尤以训练为重 ,久而久之 ,在学生的头脑中就形成这样的模式 :只要比赛能拿下冠军 ,文化课的好坏是无所谓的。因而 ,体校学生对文化课普遍不重视 ,整个学风不浓。在数理化方面 ,有时都难以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作为一名在体校任职多年的老师 ,深有体会。这几年 ,由于…  相似文献   

16.
2008北京奥运会已圆满落幕.经过梦幻般的16天.中国以51枚金牌的好成绩首次超越蝉联3年金牌榜榜首的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金牌体育大国。这样的表现,实让每一位中国人都为之欢欣鼓舞。不少人认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的体育强国。事实真的如此吗?奥运金牌总数第一确实反映了中国在世界顶尖体育人才中的领先地位.也意味着中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竞技强国。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一个国家是否是体育强国.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这个国家顶尖体育人才的水平.而是广大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  相似文献   

17.
王兴 《学周刊C版》2010,(7):114-115
很多同学.特别是面临升学的同学,为了赢得一个尽可能美好的未来,却在以健康来换取成绩,这种现象令人忧心!体育活动与文化学习真是水火不容的吗?不!体育活动会使你体、智、德健康发展,会助你飞跃“龙门”,会让你的青春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8.
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担负着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培养学校体育骨干和向国家输送体育运动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教练员是业余体校的主要师资力量,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青少年业余运动员的成长。当前,业余体校教练员主要来自退役的专业运动员和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这些教练员有其自身的优势,但也存在不足。由于运动员的早期专业化,他们在青少年时期难以进行系统的文化学习,  相似文献   

19.
在学校体育中,许多人会这样认为:体育教育似乎与德育无缘。不是吗?负责班级德育工作的班主任有几个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德育工作的教师又有几个?在常人包括一些体育教师都认为,体育教学只需要培养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技巧,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就行了。殊不知,体育教学固然应以体育锻炼为主要内容,但切不可忽视它的德育功能。那么,如何利用体育活动来进行德育呢?途径是很多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  相似文献   

20.
<正>2008年9月,在原绵阳市体育局、教育局领导的共同关怀下,绵阳奥林匹克体育学校(以下简称"绵阳体校")与绵阳实验高级中学(以下简称"绵阳实验高中")实施联合办学。联合办学以绵阳体校为办学场地,绵阳实验高中选派部分文化课教师和管理干部到绵阳体校,与绵阳体校共同培养高中阶段的体育特长生。联合办学旨在在不改变两所学校的办学性质的前提下,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体育特长生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