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媒科技》2012,(4):30-32
伴随着传媒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经营管理意识和人才的缺乏已成为了当前制约传媒机构发展的"短板"之一。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院长张树庭教授作为传媒行业知名学者和教授,具有多年品牌营销与传媒经营管理的教学与研究经验。本期,我刊特专访了张树庭教授,就我国传媒经营管理整体形势,创新发展与品牌营销策略,人才培养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电视传媒品牌营销亟需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指导 梳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电视传媒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在前面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电视传媒在经济产业化运营管理的改革主要是在原有制度结构和体制框架内进行的偏重于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调整,例如,解决广播电视覆盖问题的"四级办"方针和解决"增收"问题的广告经营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立足于传媒产业,从整合营销的角度对传媒营销提出要注意两个角度,一个品牌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传媒整合营销在战术层面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李强 《中国广播》2011,(6):24-26
在传媒的竞争中,品牌建设是突破口。广播发展必须构建品牌发展战略。本文从国家电台的品牌战略建设进行分析,从频率品牌、明星效应、品牌营销三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5.
媒介融合是一种基于数字化进程而产生的媒介形态的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必将对传媒的生产和经营管理产生影响。传媒的竞争与合作属于媒介经营管理的范畴,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媒合作体现出跨媒介生产与经营的特征,媒介融合又成为媒介集团化发展新的动力和突破口。本文在论述媒介融合带给传媒发展何种影响的同时,也试图厘清媒介融合的相关概念。  相似文献   

6.
论传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开心农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涛 《今传媒》2010,(7):11-13
传媒产品是指由传媒组织提供给目标受众,旨在引起受众注意、选择、使用的传播内容与服务的复合体.①传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传媒产品、媒体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品牌媒体形象三部分组成.其中,传媒产品起到的作用最为关键--媒体利用信息的水平要通过传媒产品去体现,品牌媒体形象也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传媒产品来组成.近年来,依托互联网的网络媒体获得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而网络游戏作为网络媒体的重要产品之一,也为传媒从业者和研究者讨论传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2009年新年伊始,河南新华营销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河南新华营销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集团之一,是中原出版传媒在销售与市场杂志社的基础上整合内部报刊资源组建而成。新华营销传媒集团的成立是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战略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凸显了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季节 《新闻世界》2012,(8):169-170
传媒营销,是通过传媒产品及其服务,让传媒消费者享受、收获到传媒独有的文化价值、信息价值。本文以新浪微博更改域名为weibo.com作为案例,解析新浪微博在传媒营销中的创新要点、品牌推广手段及意义。  相似文献   

9.
侯岩 《编辑之友》2012,(5):28-30
当前,越来越多的儿童传媒正在着手将品牌作为一项核心竞争力来打造,积极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品牌建设道路.但笔者通过考察当前儿童传媒现状,发现当前儿童传媒界在品牌建设方面存在的缺失问题:缺乏深入完善的品牌经营观,品牌化运作层次低,市场秩序较乱,定位重复、结构失衡,绝大多数童媒企业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缺乏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员,等等.本文研究总结品牌传媒发展和成功的经验,提出了童媒创建品牌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传媒市场化、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经营管理对于传媒的促进作用与日俱增,直接刺激了传媒对经营管理类人才的大量需求。但由于长期以来高校新闻教育偏重新闻采编人才的培养,为传媒培养既懂采编业务,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传媒院系人才培养的新课题。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台湾地区高校传媒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机制,希望为国内传媒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陈华荣  邓德胜 《报刊之友》2010,(12):175-178
我国新闻传媒业"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属性确认以来,传媒营销在理论研究和实操层面都逐步活跃起来。文章力图以图表的方式客观呈现传媒营销与管理学、经济学、新闻传播学(传媒经济学、媒体经营管理)的学科架构关系,横向描画出不同学科或融合或跨越或交叉或内嵌的实际情况,并从研究发展的高度指出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的共同参与可能有利于丰富研究议题的多样性。同时通过对传媒营销研究发展轨迹不同节点的勾画,纵向揭示出较晚起步所留存的巨大研究空间等待着大批有学术热情的研究者去积极探索和挖掘,做出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月14日"携手挑战2009"今晚传媒集团广告年会暨年度品牌颁奖盛典在举行。今晚传媒集团作为天津市平面媒体中的领跑者,在2008年,品牌效应得到了充分彰显。坚持"以服务促经营、以活动促经营、以经营带广告"的广告经营思路,通过"服务营销"和"活动营销"的差异化经  相似文献   

13.
传媒职业经理人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学者曾概括中国十几年来传媒发展的“三部曲” :20世纪90年代早期是出名记者的时期 ,90年代中期是出名编辑的时期 ,90年代末期至今是出经营者的时期。这个说法形象地体现了中国传媒运作的侧重点从内容采编到报道策划、再到管理经营的发展道路。时至今日 ,随着传媒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快和国内外传媒竞争的日益加剧 ,传媒经营管理型人才逐渐受到重视 ,探讨其现状、分析其特点、思索其发展 ,不仅非常必要也非常迫切。传媒产业发展对经营管理人才提出迫切需求传媒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 ,使传媒竞争尤其是经营竞争异常激烈 ,传媒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4.
吴茜 《青年记者》2012,(3):32-33
融媒环境下,媒体工作者变身企业的"螺丝钉",公关广告的同盟人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融合的目的在于,通过新闻资源共享,减少运营成本;相互推销,扩大品牌营销力,形成舆论合力;优势互补,资源互换获取商业效益.无论出于何种目的,中国的传媒产业开始了风风火火的联营兼并,成立了一个个传媒集团.  相似文献   

15.
在品牌营销的博弈场上,如何最大化、最优化地利用品牌营销资源,是电视传媒品牌战略中需要深入探索的课题。在常规资源已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之后,电视人需要把目光转向那些有潜在价值的非常规品牌营销资源,实现品牌的借势营销宣传。在所有品牌营销资源中,"突发新闻"是一种特殊的资源。  相似文献   

1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走品牌化建设之路,而成功地打造一个品牌离不开传媒影响力。传媒影响力对于文化品牌建设和发展是把双刃剑。在文化品牌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很好地整合媒介资源,有效地利用传媒,充分发挥传媒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张海英 《今传媒》2011,(8):66-67
最近几年,中国传媒业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传媒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新媒体的不断加入使传媒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为了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的重围中寻求新的发展,中国传媒业开始寻求新的经营发展突破口。"事件营销"这种现代营销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传媒企业所采用,它以传播广泛、成本低廉、收效迅速、效益明显而倍受青睐。本文从传媒事件营销的缘来入手,分析其模式和优势,探索其成功奥秘,为传媒企业在产业化的进程中提供借鉴,使传媒企业少走弯路,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8.
传媒经济学,从广义上说,是研究传媒产业与传播媒体实现最佳社会效益与最佳经济效益统一的规律及其经营管理艺术的科学;从狭义上讲,是研究传媒产业与传播媒体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规律及其经营管理艺术的科学。①伴随着中国传媒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关传媒经济的研究如火如荼。与此同时,许多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为了适应传媒经  相似文献   

19.
章晓岚  吕继红 《传媒》2012,(2):73-7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为我国新闻媒体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做大做强媒体,必须建设强势传媒品牌,以品牌带动传媒机构文化凝聚、组织发展。传媒品牌建设是媒体事业、产业进步的标志,品牌发展壮大体现着媒体运作的精神品位和导向把握,要树立经营传媒品牌理念,遵循科学规律,以传媒内容生产为纽带,做强主业,持续提高传媒品牌的美誉度。  相似文献   

20.
2014年6月3日下午,罗伯特·G·皮卡德教授在清华大学杭敏教授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同喻国明教授及广告与传媒经济系的教师及博士生展开了将近两个小时的座谈。对话内容围绕2014年"世界传媒经济暨管理学术会议"的研究热点、皮卡德教授所在的路透研究所的最新研究课题展开,并对未来传媒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包括基于互联网的传媒经济形态的变化、媒介整合盈利模式、大数据在新闻业的应用、新闻的自动化和个性化生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