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7 毫秒
1.
20 0 0年武汉市语文中考试题出现了两个不容忽视的靓点 :一是“严” ;二是“活”。“严”体现在评分标准上 ,2 0 0 0年中考语文试卷的第一大题是“解释加点的文言字词”,答题规定有错字得分为零 ;试卷的第二大题是“简答题” ,评分标准中也规定有错字或病句至少要扣一半的分 ,对于平时常因疏忽而写了错别字的学生来说 ,这种“严”无异于“酷”。2 0 0 0年中考语文试题的“活”指试题回答灵活 ,不设固定的死答案 ,而且要求回答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这类题重语文能力考查 ,如试卷第二大题中的第四小题 ;第三大题中的第十小题 ;第四大题中的第…  相似文献   

2.
一、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的特点(一 )分值比例大。由于现代文阅读能力是高校学生学习深造所必备的基本能力 ,因此近年高考都将现代文阅读作为最为重要的测试内容 ,所占分数比例也大。譬如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第三题“科技文阅读”与第四题“现代文阅读”的分值分别占“10分”和“2 0分”。 1999年第三题“科技文阅读”与第四题“现代文阅读”分值则分别为“12分”和“18分” ,尽管“微调” ,但总分值不变。(二 )难易区分度强。综观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 ,题目平实 ,重视基础 ,考查能力。题型稳中有变 ,在保持试卷结构、主客观题目、单选…  相似文献   

3.
2005年高考是“映 日荷花别样红” 的一年。在众多试卷中,最惹人 抢眼的当是堪称“语文试卷试验 田”的“语言运用题”部分。为 了更好地研究高考,以利于今后 的备考,笔者特给16套试卷中这 一部分做一盘点(以2005年 《考试大纲》中“表达应用”的 顺序依次盘点):  相似文献   

4.
错字二题     
在Word中输入错别字什么,输入错别字?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比如在制作语文试卷时,我们确实就需要输入错别字。譬如说吧,你要在试卷中输入“坐无虚席”这个错词,可在你输入完毕后,Word却总是自动将其转换为正确的成语“座无虚席”。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5.
翻看一个考生的语文试卷,语文知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等三题实得50分(满分57分),而作文只得了5分(满分40分)。根据作文要求及评分标准来要求,该生的作文完全将合书信要求,除一处病句、三个错别字外,基本上是通顺的。但内容却是叙述他个人是如何勤奋苦读力争升学的。作文分数之所以低,原因就在于审题立意的失误。作文题目是《给桃花源人的一封信》该生对题中的“一封信”是很理解的,而对“桃花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离不开测试,而测试更离不开讲评。日常讲评语文试卷时,有这样两种情形常为我们所熟悉:一是教师一题一题地报答案,讲解分析,学生一题一题地对答案,更正补充;二是学生先行订正,然后教师对测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错误作评析和纠正。  相似文献   

7.
错字二题     
杰子 《现代教学》2003,(7):104-105
什么.输入错别字?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比如在制作语文试卷时,我们确实就需要输入错别字。譬如说吧.你要在试卷中输入“坐无虚席”这个错词.可在你输入完毕后.Word却总是自动将其转换为正确的成语“座无虚席”。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8.
错字二题     
杰子 《现代教学》2003,(8):104-105
什么,输入错别字?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比如在制作语文试卷时,我们确实就需要输入错别字。譬如说吧,你要在试卷中输入“坐无虚席”这个错词,可在你输入完毕后,Word却总是自动将其转换为正确的成语“座无虚席”。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9.
2010年高考语文试卷与去年相比,在试卷结构编排和个别试题的要求上略有变化:试卷结构按“古代诗文阅读”、“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阅读”、“现代文阅读:论述类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语言文字运用”、“写作”共五大块顺序排列,这样的编排顺序有利于考生厘清答题思路和水平的发挥:“写作”部分错别字扣分,由原来的每错一字扣1分最多扣3分改为最多扣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由2009年的12分减为9分,把3分加到第五大题的时文评述题上;诗歌鉴赏题模仿上海高考试卷的命题方式,除了一道主观题外,其余采用了填空和选择题的形式。但不管形式如何变化,试卷的难度值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难度不大,  相似文献   

10.
朱春屏 《现代语文》2011,(4):106-107
在批改语文试卷时,老师总感叹学生错别字多;在分析成绩的时候,总感到选择题中字词掌握情况差,默写的名句中出现错别字的频率高;作文中出现别字多;阅读题从原文摘抄也要抄错了……。  相似文献   

11.
1996年《人民日报》曾发表一篇题为《大学生的汉语怎么了》的文章。文章列举了大学生写的文章中出现的错别字和病句等,问题是严重的。近几年来,谈论大学生语文水平的文章连篇累续。大学生的语文水平低说明什么?是不是中学的语文教育出了毛病呢?让我们从中考的语文试卷中找一找答案吧!试卷中汉语注音一题,涉及到拼写规则、容易读错的字等问题,不得分的约占6%,得一半分数的超过15%,而实际上拼音不过关的,远远超过这个数。这恐怕与小学语文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试卷中改错别字一题,不得分的约为10%,得一半分的超过25%,这个量是…  相似文献   

12.
小学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识字量远远高于一年级学生,但是,二年级学生在作业和试卷中依然会出现错别字,主要体现在字音错误和笔画错误两个方面。将举例浅谈关于错别字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策略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命题动态】汉字考查是历年中考语文的必考考点之一,综观多年来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汉字考查的常见的考查形式为:汉字认读、汉字书写、错别字辨识与修改等。翻开2012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汉字考查题在命题形式和考查能力上有所突破,出现了一些新题型,让人感受到一  相似文献   

14.
试卷发下来的当天下午。一位家长拿着儿子的试卷问我:“老师,这道题的排列算不算全错?”我接过试卷一看,原来是今年我们二年级语文考试的一道题: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  相似文献   

15.
今年7月5日《南方周末》报披露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大、清华、南开等几所大学招考的语文试卷,都非常简单,只有一页纸的试题。如1932年国立北京大学入学试验国文题只有5道题:一、把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成白话文;二、问《文史通义》、《后汉书》、《论衡》、《说文解字》、《日知录》、《说范》、《红楼梦》、《方言》、《文选》、《三国志》的作者或编者;三、什么是“四书五经”?什么叫做“四部”?什么是“三通”?“唐宋  相似文献   

16.
今年的语文试题依然分为“基础知识”和“命题作文”两大部分。基础知识包括修改病句、选词填空、语文常识、阅读和文言文等五道大题。我们抽阅了部分试卷,分析如下: 修改病句一题成绩较好,及格率达85%。这道题共有五个小题。错误主要集中在二、四两题,其次是第五题。二题属逻辑错误,“阻止电流不再畅通”,应把“不再”划去。四题属指代不当,应把“天气那样冷”的“那”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一种全新的考查题型异军突起,这就是广告、标语类考查题。首创此题型的当推陕西西安市。1999年西安市语文中考试卷中有这样两道题目: 1.改正下列广告词中的错别字。(在错别字下画横线,在括号内改正) ①蚊香广告:“默默无蚊” () ②热水器广告:“随心所浴” () ③止咳药广告:“咳不容缓” () 2.某书店要在店内醒目的地方挂一条幅,条幅上写一句格言。请把你认为适合的格言写出来。 [解析]第1题,商家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结合产品的特点,运用谐音手法,改变成语中的某个字,这在电视广告语中屡见不鲜,这…  相似文献   

18.
今年语文卷文学常识题(第9—11题,第29、30题)及应用文表述题(第31题)的命题,与前二年的有关试题相比,还是遵循着“稳中有变”的原则。特别是与去年的试卷相比,在试题的布局、题型的设计、知识点的涵盖、分值的安排上可以说基本一致。请看下表:  相似文献   

19.
高考语文试题年年都有对汉字字形的考查(一般是第2题,占3分)。它要求考生能“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见《考试说明》),能辨识词语中容易出现的错别字,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不写错别字;同时,又注重对成语、俗语中的音同或音近的别字的考查。为了更好地分析、解决这个问题,下面先请大家来看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2题——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相似文献   

20.
李亚菲 《河北教育》2009,(12):44-45
这次学校调研二年级语文,试卷不难,可有一道题全班没几个同学能做对。这道题是:“《游子吟》中最出名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