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例题:如图1,一只质量为的小猫跳起来抓住悬吊在天花板上质量为的竖直木杆,在这瞬间悬绳断了,当小猫继续向上爬时,使得小猫离地的高度不变,在此过程中,木杆下落的加速度多大?解析:取猫为研究对象,它相对地面静止,故有f′=mg。再取杆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图定律得mg+f′=ma:  相似文献   

2.
题 :如图 1所示 ,一个质量为M的人 ,站在台秤上 ,手拉一个质量为m、悬线长为R的小球 ,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 ,且摆球正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 ,求台秤示数的变化范围 .此题较为常见 ,所附参考答案几乎都为 :Fmax=(M +6m)g ,Fmin=Mg .这与笔者一开始的想法相同 :台秤示数变化范围的极值点应该对应此圆周运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 ,所以 ,摆球运动到最高点时 ,台秤示数最小 ;摆球运动到最低点时 ,台秤示数最大 .据此去列方程、求解 ,就得上述答案 .图 1          图 2后来笔者觉得不能仅凭感觉作题 ,于是又认真分析此题 …  相似文献   

3.
天平的两臂应该是一样长的 ,若真有一架不等臂天平 ,应怎样使用它来测物体质量呢 ?下面介绍两种测质量的方法。一、交换称量 ,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测质量设天平左臂长为l,右臂长为L ,被测物体质量为M。具体方法是 :1、先将天平调平衡 ,将物体放在左盘中 ,在右盘中加砝码m1 ,使天平重新平衡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Mgl=m1 gL…… (1)2、将物体放在右盘中 ,在左盘中加砝码m2 ,使天平再次平衡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得 :m2 gl=MgL…… (2 )解 (1) (2 )方程组得 :M =m1 m2 。二、利用等效法测质量具体方法是 :1、先将天平调平…  相似文献   

4.
这里所说的极端思维法,是指在解题过程中使(设想的)物理量、物理状态或物理过程随某种因素或自变量变化到极端,通过求极值或分析极端情况进行判断的一种解题方法。这种方法在检验解题结果,特别是判断某些选择题时,非常简便快捷。下面分三种类型举例说明。一、使物理量发生极端变化例1一质量为m的球,从质量为M、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圆弧形槽中由静止滑下,如图1所示。设圆弧形槽的半径为R,忽略所有摩擦,则小球刚离开圆弧形槽时的速度为A2gR;B2MgRM+m;CMgRm;D2gRM+m。解析:此题的常现解法…  相似文献   

5.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为 9.8m/s2 ,这一常量除了在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式和抛体运动中有直接应用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是在天体问题中利用它求地球的质量 ,像这类应用在 1 997年至 2 0 0 0年连续四年的全国高考物理中都有 .一、g和星球质量间的关系在中学物理中认为星球表面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该星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设星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有mg =GMmR2 ,消去m可得g =G MR2 .这就是每个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星球质量和半径三者间的关系 ,它表明重力加速度g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常量 ,是由…  相似文献   

6.
我们知道 ,在核反应中存在着“质量亏损” ,现行中学教材中 ,对“质量亏损”的定义含糊不清 ,让学生捉摸不透 ,容易使学生步入误区。1 现行教材对“质量亏损”的定义和例解教材对质量亏损的定义 :我们把组成原子核的核子的质量与原子核的质量之差叫做核的质量亏损。教材中还列举了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结合成氘核的核反应 :1 0 n+1 1 H →21 H+γ。质量亏损Δm =0 .0 0 2 388u(u为原子质量单位 :1u=1 .6 6 0 7×1 0 - 2 7kg) ,放出的能量ΔE=Δmc2 =2 .2 2MeV。笔者认为 ,以上定义和例解容易让学生出现理解上的偏差。2 学生…  相似文献   

7.
物理解题中有一类问题可用超重、失重现象巧解.一、知识框图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a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a在竖直方向的分量ay=asinθ,θ=90°时,ay=a.ay与g同向→视重G′=m(g-ay)→失重→ay与g反向→视重G′=m(g+ay)→超重→...  相似文献   

8.
化学计算题中 ,有些试题看上去好像缺少条件 .这样的试题给解答带来不便 .所谓的“缺条件”试题 ,只不过是试题中的条件并不是直接给出 ,而是巧妙地隐蔽在试题中 .其实 ,真正缺少条件的试题是无法解答出来的 .这就要求解题前要认真审题 ,仔细分析 ,从而找出解决途径的“桥梁” ,达到解题目的 .例题 现有一块 5 77g的生铁 ,将其投入到 70 6g某浓度的稀硫酸中 ,恰好完全反应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 0 % (生铁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 ,也不参与反应 ) .试求 :( 1 )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 ;( 2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 :从题中所给…  相似文献   

9.
一、计算规律设化合价为 +x,相对原子质量为Ar的活泼金属M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则有 :2M +xH2 SO4 =M2 (SO4 ) x+xH2 ↑ (x为奇数 )2M +xH2 SO4 =2M(SO4 ) x2 +xH2 ↑ (x为偶数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得 :mH2 =m金 × xAr或m金 =mH2 × Arx由此可得到下列规律 :( 1 )等质量的活泼金属跟足量的酸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该金属元素在形成的化合物中表现的化合价成正比 ,与其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 ,与酸的种类无关 .( 2 )不同的活泼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放出质量相同的氢气 ,消耗金属的质量与该金属的相对原…  相似文献   

10.
提高化学题解题技巧,除了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外,还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领悟解题规律,积累解题经验。现举几例进行分析。 例1 相同质量的CO和CO_2中,碳元素的质量比是()。 (A)7:11 (B)11:7 (C)1:1 (D)14:11 (1998,天津市中考题) 解析:设CO和CO_2的质量都为a。则含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相似文献   

11.
设地球为球体 ,半径为R ,质量为M ,自转角速度为ω ,纬度为 φ。物体质量为m ,绕地轴转动半径为r,所受引力为P0 ,重力为P ,所需向心力为f ,在两极的加速度为 g ,把它沿经线 ,以角速度ω0从赤道移向北极。P与P0 的夹角为θ,P0 与 f的夹角即为 φ ,见图 1中的△OHE。1 精确计算法1 .1 用导数法 在由重力P ,引力P0 ,向心力 f所组成的三角形中 ,根据正弦定理有 :fsinθ=P0sin(1 80° -θ- φ) =P0sin(θ φ) =Psinφ ,(1 )f =mω2 r =mω2 Rcosφ ,(2 )P0 =GMmR2 , (3)把 (2 )、(3)式代入 (1…  相似文献   

12.
1 .反弹琵琶 ,独辟蹊径例 1 在椭圆 x2a2 + y2b2 =1(a >b >0 )上取一点P ,P与长轴两端点A、B的连线分别交短轴所在直线于M、N两点 ,设O为原点 ,求证 :|OM |·|ON|为定值 .证明 :设M ( 0 ,m)、N( 0 ,n) ,则lPA:y=m - 00 +a(x +a) ,①lPB:y =n - 00 -a(x -a) .           ②①×② ,得  y2 =- mna2 (x2 -a2 ) .又 y2 =b2 1- x2a2 ,故b2 a2 -x2a2 =- mna2 (x2 -a2 ) .mn =b2 ,为定值 .即 |OM |·|ON| =b2 ,为定值 .评注 :本题没有设出P点坐标进而求出M、N两…  相似文献   

13.
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我对力学解题做了一些探究:在重视力学概念、规律教学的同时,把重点放在力学解题的思维过程上,增强学生力学解题思维的自我调控意识。我把学生解题过程看作是“获取信息、思维启动、思维逻辑、思维深化”的过程。在指导学生解题上,抓了“明确对象、弄清概念、运用规律、设疑点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20 0 1年高考 (广东、河南卷 )物理第 1 9题是一道考查学生推理能力、数字估算能力的试题 ,该题有多种解法 ,下面综述两种解法 .题目 无人飞船“神州二号”曾在离地面高度为H=3.4× 1 0 5m的圆轨道上运行了 47小时 ,求在这段时间内它绕行地球多少圈 ?(地球半径R =6 .37× 1 0 6m ,重力加速度g =9.8m/s2 )解法一 :用r表示飞船圆轨道半径 ,则r =R H =6 .71× 1 0 6m .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得GmMr2 =mω2 r (1 )又 GM/R2 =g (2 )由 (1 ) (2 )解得飞船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ω=Rrgr.飞船绕行的周期T=2πω =2πr…  相似文献   

15.
邱娥 《化学教学》2002,(7):45-45
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本化学第二册》的教师教学用书 (人教社 )对其教材第 2 2 1页第 10题的解答 ,我认为值得商榷。原题为 :在Mg(OH) 2 沉淀中加入足量的饱和NH4 Cl溶液 ,Mg(OH) 2 沉淀会逐渐   ,其原因是  。教师教学用书上的解答为 :消失 ;Mg(OH ) 2 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 ,NH4 +发生水解 ,使溶液显酸性 ,促进Mg(OH) 2 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沉淀不断溶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H4 ++H2 O =NH3·H2 O +H+Mg(OH) 2 =Mg2 ++ 2OH-    H++OH- =H2 O此解答的结论虽然符合实验事实 ,但解…  相似文献   

16.
在一本新近出版的高考复习资料中[1] ,有一道似乎平常但又有创意的题 ,本文拟就此做一简单讨论 .图 1[原题 ]如图 1所示 ,一条细绳跨过相同高度的两个定滑轮 ,两端分别拴上质量为m1和m2 (m1>m2 )的物体A和B ,在滑轮之间一段绳上的某点O ,系一质量为m的物块P ,设悬挂A、B的绳足够长 ,不计摩擦和绳重 .欲使系统保持平衡状态 ,试求m应满足的条件 .原解 :“m12 -m2 2 <m <m1+m2 .原解析 :当m较大时 ,若系统能保持平衡 ,则θ1和θ2 都趋近于零 (但不等于零 ) ,此时 ,mg <(m1+m2 )g ,即m <m1+m2 .又因为m1>m2 ,故系统…  相似文献   

17.
傅明峰 《物理教师》2006,27(1):63-64
笔者在某物理竞赛网站上看到这样一道竞赛题:图1数学摆是由长度为l的轻杆和一个固定在杆的自由端上的小铅球组成.现在杆上套一粒同铅球质量相等的珍珠,它可以沿着通过杆中点的水平线自由地滑动,如图1所示,试求这种摆小振动的周期,摩擦不计.分析与解:设原数学摆在作小角度摆动的  相似文献   

18.
纵观近年的高考物理试卷 ,发现与弹簧有关的力学试题频频出现 ,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 .解答这类试题要涉及到力的平衡、运动学、动力学、动量和能量守恒等知识点 .主要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受力分析、隔离法和整体法解题的能力 .下面对此类问题进行归类解析 .一、与弹簧有关的平衡问题 1)平衡时 ,设两弹簧均处于伸长状态 ,则TN mg-TM =0  ①拔去M后 ,TN mg =ma1=m× 1 2  ②拔去N后 ,mg-TM =ma2   ③解得 :a2 =-2m/s2 ,负号说明a2 方向与假设的正方向相反 ,即竖直向上 .显然 (C)正确 .( 2 )平衡时 ,设M…  相似文献   

19.
一、试题描述题1(2012年全国课程标准卷理综第24题):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拖杆质量可以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μ,重力加速度为g,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相似文献   

20.
所谓“设悬”激励,就是千方百计设置悬念(未决的事和悬而待解的题),使事物和观念处在动态之中、求索之中。犹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动态的东西最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同理,“设悬”最能激发青年学生特别是在职学员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精神。在《组织行为学》和其它管理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我常用的主要设悬方法是:一、以教师与学生换位设悬传统的授课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单一单调固定不变。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试着打破这种格局,树立学生主体论思想,当好教练员。在这一点上,我始终注意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