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文化民生,对于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文化民生还显得比较薄弱,这种薄弱一方面有客观的原因,另一方面与一些传媒的责任缺失相关。传媒是文化民生的重要推进器,推进文化民生,传媒要切实履行其社会之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积极倡导和呼吁进一步完善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做保护民众文化权益的守望者,播洒人文关怀,勇担道义责任。  相似文献   

2.
当前传媒歧视主要有三种表现:信息歧视、资源歧视和人格歧视。传媒歧视危害文化民生,一方面剥夺了公民知情权,有悖社会的公平正义;另一方面,影响社会和谐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削降传媒歧视,推进文化民生,传媒要树立民生理念,不断加强改革和建设,同时要积极推进行业监管和自律。  相似文献   

3.
执政文化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内在动力.党的执政文化建设必须应对好全球时代世界文化多元性、转型时期主流文化普适性、传媒社会执政文化权威性的挑战.要重视党执政文化的资源建设、加强党执政文化的有效传播、提高党执政文化的公信力,努力探索执政文化建设科学化路径.执政文化建设要具有世界眼光,培育世界意识,提高国际认同.  相似文献   

4.
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艺术传媒类高职院校承担“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历史使命的需要,是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重要内容和强化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艺术传媒类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既要注意自身的“职业性”、“艺术性”,从而与本科院校、其他专业高职院校相区别;又要把自身需要、能力和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结合起来,可以在创作和展演优秀文化作品,提供技术研发和人才培训,参与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推动城乡文化发展,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等方面进行努力.在这些方面,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做了很好的先导实践.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查唐山市居民个人文化生活及享受社会文化服务、文化设施等情况,分析唐山市文化民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文化民生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借鉴国内外文化民生建设的先进经验和理论成果,提出改善唐山市文化民生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传媒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传媒道德水平的高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谐文化建设的进程。在目前传媒角色错位、传媒经营失范和传播内容失当等传媒道德失范现象凸现的情况下,加强传媒道德建设显得尤为必要。传媒应在思想观念上,以和谐文化的发展为导向;在价值定位中,坚持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兼顾的原则;在体制保障上,应建立健全各种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大众传媒的蓬勃发展,传媒文化作为独立的文化分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传媒文化已经成为社会的主导文化,同时它也是审美的文化,传媒与审美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两者之间的关联成为当下学术考察的热点.斯图亚特·霍尔是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他的传媒意识形态建构理论、编码/解码理论以及表征理论都对从传媒文化视角探索一些美学问题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霍尔理论与审美问题关联紧密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是当代高新技术运用于传媒事业中的直接文化成果,它具有开放与共享、融合与延展、个性与创造等现代文化品质,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新形势下应高度重视新媒体对于引领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校园、完成教育使命的重要作用及意义,不断开发对新媒体的创新性运用,要在不断学习、利用、创造新技术的同时,努力进行具有文化创新及引导功能的新闻传播活动,并借助校园所拥有的强大知识文化创新团队为社会提供文化创新能量,不断引领社会文化风气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论流动儿童教育公平化的策略——文化资本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文化资本是影响儿童学业的重要因素。农民工三种类型的文化资本均十分薄弱,对流动儿童学业产生不平等性影响。要促进流动儿童教育公平化,必须采取以下策略:推进社会公平,促进农民工家庭文化资本建设;从教育方面为流动儿童提供非家庭的文化资本。  相似文献   

10.
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民生文化是"十二五"的一项突出任务。小康的本质是文化小康;小康文化也是全民享受文化资源的文化。所以加强小康文化和民生文化建设,也是推进全面小康建设的核心要求。十二五期间,要围绕小康文化扎实推进民生文化建设,要以系统思维来发展文化产业,要进一步加大文化投入,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让发展的文化成果惠及广大老百姓。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已经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目前,广大欠发达地区农村的信息化建设还比较薄弱,必须以信息化为主导来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村的民生建设。  相似文献   

12.
温家宝总理指出:"今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我们要恪尽职守,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决不懈怠,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要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3.
传媒文化在晚清实现了向现代化的飞跃,在读者群体、发行数量、经营方式等方面具有不同于传统传媒文化的许多特征,其打破了单纯作为栽体文化的功用和范畴,直接参与到清末社会文化活动中,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开启民智,文化的大众化形成,社会风气的营造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引领社会文化的作用.要实现文化强国、文化强省的宏伟目标,搞好大学文化建设势在必行.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由大学的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践中共同创造、传承和创新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大学文化是一个多类型、多形态、多主体、多层次的文化系统.大学文化建设在育人、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学校文化建设,首先要明确发展方向,注重文化的精神属性和教育功能,注重学校文化建设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明确了我国当代和未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向。党的十八大号召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所有这些,都对教育内涵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物质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外显层面之一。农村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一般都很薄弱,突出农村学校物质文化特色,要宏观规划,分步建设,少用钱多办事,因校制宜,彰显特色。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上实现了十大创新,极大丰富了特色民生建设的内容,拓宽了特色民生建设的路径。这些创新深刻回答了当代中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方向性、根本性和战略性的大问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社会发展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8.
《邢台学院学报》2016,(1):37-41
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人民生活幸福的重要内涵,是当代民生文化建设的崇高使命。进入新世纪以来,民生文化进一步丰富着自己的内涵,呈现出人民性、均等性、尚德性、包容性、多样性特征,要求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实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专业文化队伍和基层文化队伍"两条腿走路",把民生文化建设推向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实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思想作指导,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体现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要求;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思路;要成为加强城市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和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要依靠社会力量办社区文化,注重对城市社区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培育;要找准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逐渐加快,大学生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群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尽如人意,出现知识掌握不足、传统文化意识薄弱、公共道德素质弱化等问题。探索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问题、文化传承与人文艺术教育建设,成了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