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文件从其形成直至最后销毁或作为档案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运动过程,在这个生命运动过程中,自然形成了文件的三种价值形态,从而使文件表现出三个阶段性特征,即文件的现行期、半现行期和非现行期。文件各运动阶段内应分别选择相应的存放地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模式。现行文件应存放于文件的形成、使用部门,非现行文件应存放于档案馆,但半现行文件如何存放和管理,如何在借鉴他国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半现行文件管理模式,是档案管理者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行政机关的文书档案基本处于半封闭状态,对机关和系统内部提供利用.档案法规定经过上级机关的同意,机关档案室可以对外提供利用,但由于手续的繁琐和受保密观念的影响,极少对外提供利用. 1 机关文书档案运行模式的转变 通过电子政府这个信息平台,机关的部分现行文件及半现行文件通过文档管理人员信息存储和输送,文件利用在电子政府网站上得到实现.但部分内部文件,如会议记录、工作笔记、任免、奖惩等文件;专业性文件,如诉讼档案、商标档案、专利档案、科研档案等这些文件具有机密性,或涉及知识产权专利等问题,需要有所控制,不适宜在政府网站公布,只能直接归档,根据特别的申请提供有针对性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2013年5月,美国档案管理官方机构——美国国家档案和文件署对外签发了《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2014—2019年战略规划》(U.S.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Fiscal Year2014—2019)(以下简称《规划》),这是美国档案行业的下一个五年规划,它的颁发比文件的生效年份整整提前了半年多。面对竞争,中国档案人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各式各样的文化产业涌现、名目繁多的服务行业  相似文献   

4.
一、县级文件中心的建立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文件与档案的概念及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等问题行内一直有不同看法,但不论文件还是档案都是文件运行的不同阶段,只是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在我国,现行文件由形成单位管理,半现行文件由基层档案室管理,  相似文献   

5.
很多人在文件与档案的概念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等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不论文件还是档案都是文件运行的不同阶段,只是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在我国,现行文件由形成单位管理,半现行文件由各基层档案室管理,非现行文件由档案馆管理.这种松散的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其弊端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档案工作发展的桎梏.  相似文献   

6.
全程管理模式是指根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对文件、档案等实行全程管理,即对现行、半现行和非现行文件均提供管理服务,这一模式在解决文档管理条块分割和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1979年~2010年我国文件中心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学者将欧美半现行文件保管机构——文件中心介绍到国内档案学界.30年来,学者们对文件中心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可行性、普遍性和本土化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笔者对此进行总结和评论.  相似文献   

8.
文件与档案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事物.档案是由文件转化来的,但是文件转化为档案是有条件的.文件能够转化为档案,决定了文件与档案的内在联系性;文件转化为档案的条件性,决定了文件与档案的区别.研究文件转化为档案的实际过程,有利于掌握建档、归档工作的方法,认识档案的属性、作用和特点.  相似文献   

9.
也谈文件运动理论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真实的历史纪录”是现行文件和档案的共性,并非区分文件与档案的根本性标志。文件运动也实际上是文件先后具有多种价值并且按照一定顺序显现的社套现象,不能用物理上的时光概念去衡量,故“跳跃”、“逆行”现象是有可能存在的。现行价值、凭证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不可能是“互相平行、互不交叉的价值类型”;凭证价值也绝对不是“半现行文件”的专利;国外的“半现行文件”概念,是根据文件利用率设定的,不能与根据阿根廷的巴斯克斯教授定义的“现行文件”概念相并立运用。  相似文献   

10.
实施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重大战略是档案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创业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建立新时期档案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档案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加快实施档案登记备份战略成为新时期我省各级档案部门的主要工作任务.近半年来,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效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文件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件中心最早起源于美国,美国档案界将它定性为一种中间性的文件保管和处置机构,更确切地说是半现行文件的保管和处置机构。半现行文件指的是由于价值的变化既不再值得保存在机关办公室或业务部门,也不能直接送入档案馆或废纸处理厂的那些文件。如果用“文件暂存处”来表述文件中心的中间性,可能会更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12.
现行文件开放需要关注的几点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务公开已日益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政务公开”的核心与实质却是政务信息的公开,即政府在行政过程中有关信息的公开,以使政府的政策制定和管理过程透明和开放,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由于政务信息大多蕴含在文件中,因而政务公开特别是政务信息的公开,主要就是向社会公众开放现行文件和档案(我国的档案主要是半现行文件和非现行文件,当然也包括部分现行文件)。现行文件的开放利用,作为一种近年来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因其非凡的现实意义而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目前已有许多档案部门开展了现行…  相似文献   

13.
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又称现行文件服务中心,或阅览中心,俗称文件超市。据统计,湖北省目前已经建立或准备在今年建立现行文件利用中心的综合档案馆已达半数。然而,各市、县档案部门建设现行文件利用中心的工作并不十分顺利,有的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档案部门内部有的同志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文件收集难度大,人员编制、经费严重不足,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等。本文谈谈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以达到抛砖  相似文献   

14.
李群 《湖北档案》2004,(2):63-64
文件中心最早起源于美国,美国档案界将它定性为一种中间性的文件保管和处置机构,更确切地说是半现行文件的保管和处置机构.半现行文件指的是由于价值的变化既不再值得保存在机关办公室或业务部门,也不能直接送入档案馆或废纸处理厂的那些文件.如果用“文件暂存处“来表述文件中心的中间性,可能会更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15.
几点简单回应——再析文件运动理论某几个基本概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行文件与档案的历史记录性没有本质不同.不应将"制假过程的证明和档案",与造假分子制造的"假象的证明和档案"混为一谈;也就不能以"档案不能编造"来否定现行文件的"历史记录性".证据是能够证明真相的事实或材料,并非只能与"权利、义务和责任"挂钩,也就并非所谓半现行文件的专利.为文件划分运动阶段,不能既承认巴思克斯教授定义的文件现行性,又同时采行文件利用率标准,否则会造成逻辑混乱.文件的"线性运动"应正名为"线状运动".笔者过去概括的"文件横向运动论"主要观点,应表述为"文件纵横运动论";描述这种运动现象的更好办法,是跳脱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而进行更加宏观的抽象.  相似文献   

16.
聂伟  兰松 《兰台世界》2012,(23):34-35
商业性文件中心源于文件信息管理的一级分工,是专门提供半现行文件及部分现行文件管理服务的机构;档案外包服务企业源于文件信息管理的二级分工,为非现行文件若干管理环节提供专门服务,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区高校科研文件档案管理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北京地区44所高校科研文件档案的管理现状进行调查,从科研文件档案管理规划与制度建设、科研文件档案的收集归档、科研文件档案信息化建设、科研文件档案的保管与鉴定、科研文件档案的利用等五个方面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还提出了对高校科研文件档案进行有效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旧中国,美国是瓜分中国的主要列强之一,在对华的各项活动中产生了许多反映当时历史事实的档案文件。现将美国国家档案和文件管理局所保存的关于中国的文件和复制件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支雅楠 《档案天地》2009,(7):57-57,53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文件档案的计算机管理提上了议事日程。文件档案的计算机管理克服了以往工作环节、工作程序的重复雷同.将文件和档案作为统一的系统工程加强文件管理的超前控制.保证了档案的质量.从而充分发挥了档案的作用。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计算机技术的历程。不仅记录着企业现行文件和档案规范化、系统化管理的轨迹.而且反映着企业经营管理和产品开发信息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正>档案与文件是同一事物在不同运动阶段上的两个不同的表现形式,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文件具有现实作用,是指导工作、管理政务、组织生产、交流情况的一种工具;而档案是对履行现行促使后具有查考、借鉴价值者按照一定的规范汇集保存起来的文件。归档是文件升华为档案的必要程序和条件,也是区分文件和档案的标志与界限,文件管理的水平决定了档案管理的质量;档案管理的质量是保证文件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