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综合性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学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综合性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武术教学内容应多样化,以传统套路、太极拳剑为主,其他项目放在课外的校内武术协会或武术社团;教师方面为校内和校外专家聘请相结合;创编适合留学生学习的武术双语教材;为鼓励和激发留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武术管理部门与推广部门的合作,创造类似"CCTV汉语大赛"的"CCTV留学生武术大赛";学校应给留学生武术课以学时学分为保证;改善留学生教学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通过对高校中武术教学进行调查,调查了某省27所高校,其中有17所普通大学、重点大学,高职高专院校10所。对高校武术班学生开展问卷式的调查模式,问卷回收率为95%。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应对策略,拓展武术教学的发展思路,将高校的武术教育水平提升,从而推动中国武术发展进程。1研究结果从调查结果中可以得知,大部分高校都将武术教学纳入体育课程中,制订了教学课时,也有规范的考核标准。小部分高校会每年举办武术运动队伍,去参加各类武术比赛,积极推动全民健身,促进武术的发展;也有一些学校中出现"双累"现象,老师教得累,学生也学得累,而问题的存在,也是在对武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和实践法,对武术教学的归因训练进行研究,指出武术教学同属于体育教育,武术教学与训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同活动,武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武术学习和训练的结果进行正确归因,提高教学训练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成绩。  相似文献   

4.
康杰 《精武》2012,(6):30-31,33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普通高校公体武术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从教学体系中的教学教材、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现阶段高校武术教学中一些影响其发展的不利因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此为推进武术课程在陕西省高校进一步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宁波市高校有关的武术教师、学生、散打场地、和器材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多数学生,是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学习防身自卫本领为选择散打课的主要动机;调查还发现:武术教师的散打技能及教学水平存在一定的欠缺,还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武术散打的高标准要求,整体的师资水平有待提高;高校武术散打课程所需的设备和器材种类较少,与之相关的是教学只局限于现有状态,内容单一,尚需要高校教育界领导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为弘扬武学精神、促进武术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通过文献法和调查法,对武术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存在诸如师资力量不强、设施落后、教学内容匮乏和教学方法落后等多方面的问题,只有进行积极的改革才能让高校武术教学符合时代要求,才能充分发挥武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校武术选修课教学改革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体育心理倾向及行为,以及对高校武术教学中若干问题的调查,得出确实的数据,由此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讨论,找出高校武术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高校武术选修课教学应以健康教育为主线,建立适用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课程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以山东省12所高校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武术和跆拳道项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及学生选课动机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武术课程与跆拳道课程比较而言,武术教学内容相对陈旧且缺少技击性,教学方法过于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选课动机及满意度评价相对较低。结合跆拳道教学的成功经验,对武术教学进行针对性的改革,以提高武术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更好地促进武术在高校中的普及与提高。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的合理化是提高学生兴趣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按照普通高校武术选项教学的目的与任务要求,对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内容设置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从学生主体的实际需要出发,重点提出了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优化设置的具体原则和方法,为高校武术运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1961年武术被列为普通高校的教学内容,通过几十年的发展,高校武术已经形成了其独特的教学模式。近几年来高校武术教学通过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通过文献查阅、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杭州市10所高等院校武术教学现状进行相关调查和分析。调查发现当前杭州市高校武术教学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单一、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宣传力度不够、场地设施缺乏等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改革武术教学内容等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武术服饰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术服饰几乎涵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分和要素,已经成为武术文化流淌、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确切地将武术"内核"理念以"外围"现象的形式表达了出来。文章试图从武术服饰美的继承与创新的立意出发,为研究武术服饰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能够为广大的武术工作者提供参考,更好地促进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武德:矢志不渝的武术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武德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学、教育学的视角对武术教育思想进行探究。研究认为,武德教育渗透于武术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武德通过"捆绑"于武术技术教学之中,使广大习武者通过技术的磨炼,把"捆绑"于技术之中的伦理道德"知识"变成"共识",把"共识"变成"常识",通过这些日用不知的常识构成控制的权利——武德,从而约束武者的行为规范。这是古今武术教育都没有变化的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弘扬传统文化的视角,阐述了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分析了弘扬传统武术文化的时代价值,指出当前高校武术教学思想存在的问题,提出武术教学要树立"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理念、树立"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理念、树立"武术文化传承与技能传授并重"的理念、树立"尚武崇德"的理念、树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以大力传承传统武术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重构中国武术教育体系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论述中国武术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重构中国武术教育体系的理论预设。表明:改变中国武术教育的现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武术继承、弘扬和发展,必须强化中国武术教育在教育整个过程中的"必须性",牢牢树立武术教育的"国家意识";必须使游离于国学之外的中国武术教育回归到国学范畴中,强化武术教育的"国学意识";必须在大的教育体系中认识到它与西方体育的根本性差异,树立武术作为独立学科的"学科意识";必须认可中国武术中的文化传承使命大于技术传承,牢牢树立武术作为教育的"文化意识";必须明确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载体是"拳种流派",牢牢树立武术教育选择上的"拳种意识"。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武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先是提出以“休闲武术”作为未来武术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进而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又从“休闲武术”作为武术未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意义上进行了再次证明。文章试图通过本研究,为武术在今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促使武术的文化精神成为武术发展航向的引领者,重点以传统武术和现代竞技武术为研究对象,探析了它们各自的文化精神。指出:传统武术的文化精神集中体现于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自强不息",现代竞技武术的文化精神集中体现于西方文化精神的核心"竞争"。只有将两种精神结合,以"自强不息"精神为主导,以"竞争"精神为辅助,才能解决武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使武术沿着正确的方向阔步前行。  相似文献   

17.
《李小龙传奇》的成功播出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尤其是对青少年武术学习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这部电视剧给青少年武术学习者所带来的影响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得出结论:《李小龙传奇》对青少年武术学习者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和激发爱国主义意识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对青少年武术学习者在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方面提供了很多的借鉴作用,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李小龙传奇》里独特的主人翁形象促进了青少年武术学习者形成健全的人格;李小龙自身表现出来的勤奋和坚韧对青少年武术学习者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对他们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激励作用,李小龙还促使武术学习者遵守社会道德、遵纪守法做一个忠义之士.  相似文献   

18.
以海阳大秧歌中的民俗武术活动“斗秧歌”仪式为个案,运用田野调查等方法,从民俗学视角对“斗秧歌”的过程及民俗语境进行分析。认为:海阳大秧歌吸收了军事武术中的兵法谋略与民间武术技术动作,族群生存斗争与比武较技是“斗秧歌”吸收武术元素的重要动因,其逻辑形式表现为礼法约束下由“文斗”到“武斗”的递进,“文斗”体现兵法谋略智慧,武术是“武斗”的主要支撑力量。“斗秧歌”受到礼法约束,以强化乡间社会秩序的稳定,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礼法并施思想。剖析其民俗语境发现,“斗秧歌”是族群生存抗争的仪式手段、护卫生存环境的民间演习、展示个人魅力的艺术舞台,也是地域武术传播的民俗载体。武术与“斗秧歌”之间的融合互动关系,显示武术与民俗活动深厚的历史渊源及武术具有的多元价值属性。  相似文献   

19.
因包含着同一性和异质性的两个面向,西方体育的全球化对中国武术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中国武术需要在对自身的检视中确立传统再造的基本思路。中国武术现代危机成因有三:其一,作为“传统”的中国武术遭遇“有机团结”的现代社会必然不适;其二,武术非游戏的特质以及突出的底层性决定了它的“非现代性”;其三,民族主义的文化保守及机械附庸西方的标准化使其陷入两个极端。为此,正视武术不可化约为外来体育的独特性,继而在武术文化认同的形塑中,正确处理武术发展社会模式构成多元角色的关系,同时在新型城乡关系中厚植武术文化生态根基,是中国武术传统再造的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从科学和人文精神看武术的生存与发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马剑  邱丕相 《体育学刊》2004,11(5):65-68
适者生存是人类社会遵循的必然规律,然而武术界诸多人士紧抱“嫡传”、“正宗”,使武术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数字化时代,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视角对武术的生存发展进行新的诠释与构建,应是武术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武术当前面临尴尬的处境:武术具有健身益寿价值,但适合人群较窄,且缺乏理论支撑;武术具有娱乐欣赏价值,但在套路竞技比赛中,观众廖若晨星;武术具有技击价值,但在套路竞赛场中缺乏“章法”,在实际搏斗中缺乏应用性。建构武术发展之路是:体现东方文化的人文精神是武术生存发展的思想内核;皈依“纯朴”,打造数字化时代的武术“儒雅”之身是武术生存发展的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