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松 《新教师》2020,(2):37-39
数学模型,是指用数学所创造出来的概念、原理、方法,来理解、描述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一类问题。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在实践中应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进而培养模型思想提升数学素养,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关键任务。但在实际教学中,只重结论与应用,忽视学生在模型建构中的真实体验,弱化模型思想的培养等问题时有发生。本期话题围绕“重视模型建构过程,强化模型思想培养”展开。  相似文献   

2.
在课件环境中 ,教师模型和学生模型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模型是专家解决问题的典型方法 ,构造时用矢量表示 ,矢量中的各元素可根据内容分析的结果 ,按讲解步骤将学习内容分解而得 ;学生模型也是由矢量构成 ,该矢量与教师模型矢量具有相同的元素个数。在教学的交互作用中 ,构成学生模型的矢量中各元素的值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变化 ,从而反映学生当前学习情况  相似文献   

3.
在“综合与实践”的教学中,学生围绕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培养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同时,提高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数学问题、活动要求这两个核心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根据课型的不同,开发出了不同的数学模型,组织学生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建立数学模型过程,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一定的模型思维,促进学生模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中考试题中,挖掘古老数学问题的价值,运用古老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情形频频出现.如费马点问题、折弦定理、杨辉三角和胡不归问题等.这些问题,如果学生平时没有训练,在考试时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对这些模型进行归纳与总结,发现其中的解题规律,使学生加强模型识别,在一模多变的问题中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如果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模型,引导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探索和合作,找到解决各类数学问题的技巧,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问题的本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模型意识,可以使学生形成稳定的解题思路和策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文章对解决问题模型课的创建背景进行阐述,从“已知─可知”课型、“未知—要知”课型这两种解决问题模型入手,探讨低年级解决问题模型课的操作和实施策略,以期更好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会让学生了解各种模型,从而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方法,有的同仁甚至倡导“模型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对各种模型的特点有着较为透彻的认识。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得心应手,对与模型相关的科学性问题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笔就曾由于遇到一道错题而对一个典型模型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合理地应用模型建构不仅可以有效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生物概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模型构建,进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探讨模型构建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希望此研究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帮助,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简洁明了的代数原理或结论是助推几何学习的利器.中考试题的经典解法值得师生反复揣摩与品味.对于中考试题,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观察题目表象,探求解题方法之外,还应阐明模型的代数内核,使学生在把握问题本质的基础上能更好地使用模型、应用结论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了帮助学生走出"只会听不会做"的困境,为了提高学生能独自清晰构建出题设情景条件下的物理模型,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各种能力,物理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需要重视学生建模意识的培养。本文主要以弹簧振子模型入手,探讨高中物理建模的重要性及物理教师在课堂中建模的一般途径和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教师要提供多种学习素材,丰富学生对模型的感知,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模型并会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复习教学的现状以及思维导图的功能,为了提高初中化学复习教学的效率,教师可采用四种策略:归纳知识,形成知识结构;梳理思路,构建思维模型;变式训练,探寻问题本质;总结提炼,建立观念体系.由此可引导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从解决数学问题的认知过程来看,学生要先在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再通过模型的建构掌握数量关系。模型的建构是区分学生水平的环节,教师应在教学稍复杂的数量关系时,结合基本数量关系和常见数量关系建构等量关系模型,帮助学生抓住问题本质,进而建构解决问题的模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教会学生用物理模型思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淑萍 《物理教师》2012,(3):9-11,13
本文概述了物理模型的重要性,阐明了高中物理教学要注重对学生模型意识的培养,并介绍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建立物理模型,从实际问题的建模、相似模型的类化、模型应用中的举一反三、模型的整合四个方面举例探讨了在解题过程中如何应用模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期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4.
建立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利用扑克牌模型,借助实践操作建模,在解决问题中构建问题链,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形式,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植树问题"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全长与间距、间隔数与棵树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究规律,找出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呼伦贝尔市第七届教学能手竞赛中,有六位教师执教该课,教师通过学生的手指数和空隙数让学生初步构建了"植树问题"的模型;再通过猜想验证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植树问题"的规律,形成公式;最后通过解决重点问题夯实"植树问题"的模型,成效明显。另外,通过变式问题的设计和三种植树方法地比较,使数学思想方法得到有效渗透,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建模及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解决小学数学问题时,学生可以从问题所隐含的内在规律入手,将这一规律与某一个数学概念、定理建立起关联,再遵循这一思路来构建清晰直观的解题模型。这既可以提高解题速度,也能够促进数学思维快速形成。基于这一理论,教师可以借助教学案例,引导学生积极探寻每一个数学问题所隐含的内在规律,并通过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陈刚 《物理教师》2024,(3):16-20
模型建构是个体运用模型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认知策略的模型法,不仅有其适用的条件,还有引导学习者建构模型过程中思考方向的具体步骤.课堂学习中的模型建构属于结构良好的问题,其运用模型法的步骤可以比较清晰梳理出,各环节子问题的解决所需要的逻辑方法亦可明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遵循模型法各环节策略的引导,帮助学生经历运用相应逻辑方法确定对象、确定必要因素、确定次要因素等过程,可以初步达成培养学习者模型建构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将模型思想确定为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并指出:"数学教学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通过教学"用括线和‘?’表示实际问题"的实践与思考,引导学生在运用括线和"?"表示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实际问题的构成,不仅能运用数学符号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数学模型,而且能自觉地用模型思想去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低年段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电磁感应现象中的金属单杆模型为例,带领学生从物质、运动、相互作用及能量等角度,运用模型建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同时也为教师命制试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数学模型思想,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模型思想的建立需要有一定训练过程:先抓住基本模型,引发学生自主联想;再抓住同一模型,让学生对不同背景问题的质疑;最后又回到同一背景,通过条件与问题的变化,加深对解题模型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