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德里达的语言哲学批驳了"逻各斯中心论"和"声音中心论"。所谓"逻各斯中心论",指的是一种以在场为中心的本体论和以言语为中心的语言观。德里达认为,形而上学的逻各斯绝不能囊括一切事物,总有某种异己的和昏暗模糊的东西拒绝被整体化在同质的同一性之中。他认为,逻各斯的自我同一性,其实在希腊哲学创立之初,便出现了裂痕,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就论述了"存在之外的善"。  相似文献   

2.
当代法国哲学家,解构主义思潮创始人,德里达以其“去中心”观念,反对西方哲学史上自柏拉图以来的“逻各斯中.心主叉”传统。德里达提出的解构主义就是反对一切中心和权威,反对一切恒定意义,使作为研究模式和思维模式的哲学得以继续存在于一个质疑的空间,在对抗的过程中予以肯定并在封闭时马上开放一个空间。本文以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视角从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中心论、权威论等方面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不断地以解构的视角审视大学英语教学,找出其存在的弊端,避免教学模式陷入僵化。  相似文献   

3.
劳动与休闲是人生存的两大主题,在当前工业社会中表现为一种二元对立的等级结构,其中劳动占据着核心的地位,休闲则处附属的、边缘化的地位。这种等级关系是德里达所谓的在场形而上学和逻各斯中心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征。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提出了增补概念和增补逻辑思想,批判了传统哲学的中心主义,破除了中心—边缘的等级制,是对在场形而上学的反叛。其意义不仅在哲学层面上,而且在现实层面上向制度、社会和政治的结构、最顽固的传统挑战。  相似文献   

4.
德里达作为法国“后结构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后结构主义”思想也被称为“解构主义”哲学,成为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德里这以解构“言语中心主义”为突破口,运用“延异”和“播散”等方法对“逻各斯中心主义”进行解构,对我们进行理论探讨和研究具有深远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葛兰西是意大利共产党的创始人,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三大鼻祖之一;葛兰西哲学是反教条主义的经典。德里达的解构概念旨在针对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传统,消解本质主义和逻各斯中心主义。它的适当运用有助于自我批评和自我反思,从而防止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教条主义倾向。本文着重分析了在文化研究中葛兰西和德里达的不同表述和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6.
法国解构主义代表德里达在《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和游戏》中认为传统西方形而上学是存在者在场哲学,是逻各斯—语音中心主义。他认为以存在者为中心而建立起来的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是神话体系的建构,都是存在的痕迹、替补。他认为随着时间的展开,人类当进入"异延"之中,即积极、不断地去构建起作为存在的痕迹、替补的一套套符号系统。  相似文献   

7.
道家哲学没有本体论,没有镜式主体,道生万物,道即万物,所以“道”与“逻各斯”的“在场的形而上学”大异其趣。庄子与德里达的相遇是在语言哲学上,他们都在思想与世界之间塞进了漂泊而暧昧的语言夹层。本以庄子的“曼衍”与德里达的“分延”相发挥。德里达强调语言的隐喻特征,又恰好与庄子的“三言”巧合。语言既然不足以传达真理,二家就顺理成章地将哲学推向了学。  相似文献   

8.
“非人类中心主义”是近代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主流,主要包括以辛格、雷根为代表的动物解放/权利论;以施韦策、泰勒为代表的生物中心论;以利奥波德、纳斯、罗尔斯顿等为代表的生态中心论。本文旨在分析这些流派的主要理论及其缺陷。  相似文献   

9.
描述结构主义、现代主义的信念为解构论的出场铺展了精神背景,后现代景观则呈示了解构论生成发展的现实语境。德里达的书写姿态就是在“逻各斯中心论”的极权威压下展开反叛,“阅读策略”就是他的“书写姿态”在经验层面上的运作。德里达的“反本质主义”文学观引起了传统文本观的变革。解构论的思维方式有纠偏的优势,但也有其不可超越的限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哲学中,潜藏着一股“世界主义”思潮,既有打破“国家中心论”的较低层次的世界主义,有打破“区域中心论”的较高层次的世界主义,也有打破“人类中心论”的最高层次的世界主义。世界主义的各种形态,齐备于中国哲学家的头脑中,这在世界哲学史上是不多见的,值得认真发掘。从原有的哲学格局看,  相似文献   

11.
在《论文字学》一书中,德里达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原文字。原文字是踪迹的运动,差异的运动,是延异,它是生发万事万物的本原。针对这一踪迹运动作简单明了的解说,进而指出德里达提出这一概念的目的。德里达运用这一概念解构了西方语言学的语音中心主义和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12.
德里达与海德格尔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德里达曾如此坦言海德格尔对他的影响:“没有海德格尔提出的问题,我想做的工作将是不可能的。”并承认他与海德格尔间的差异是两种哲学和两种书写之间无限小的差异,但同时亦为根本性的差异。不能将海德格尔式的“摧毁”简单地理解成德里达式的“解构”。但不可否认的是,德里达的“解构”正是来源于海德格尔的“摧毁”,并且深受海德格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海德格尔看来,传统的对爱之为爱的追问都奠基于一种形而上学的提问方式之中:存在者是什么。这种提问方式之所以产生的原因是爱由爱恋转化为爱欲。海德格尔想要恢复作为源出和谐状态的爱念。而德里达认为海德格尔的哲学是一种在场的形而上学。他根据踪迹思想对海德格尔的爱之为爱的概念进行了解构。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哲学里光具有形而上学的意味。光的运用构成西方视觉艺术的基础,在西方艺术发展中,视觉艺术与形而上学在思维模式惊人的相似。西方的现代艺术是一种具有反思性特征的艺术,具有形而上学的特点。对视觉艺术的思维模式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西方的现代艺术及美学。  相似文献   

15.
主体和语言的关系是西方哲学长期探讨的重要主题。文章分析了语言在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和德里达的现象学哲学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揭示了其中作为支配语言行为的意识主体逐渐消解以及语言作为本体逐渐取代意识主体的特征,说明了现象学运动中语言的本体论地位不断提高的特征体现了现代哲学力图克服形而上学二元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My article is a rejoinder to Gert Biesta’s, ‘“This is My Truth, Tell Me Yours”. Deconstructive pragmatism as a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Biesta attempts to place Jacques Derrida’s deconstruction in ‘the very heart’ of John Dewey’s pragmatism (710). My article strives to impress Deweyan pragmatism in the heart of Derridian deconstruction. It does so by offering Dewey’s denotative, naturalistic, empirical perspectivalism as an alternative to Derrida’s anti-empirical quasi-transcendentalism for understanding otherness and difference. The first section of my article shows Biesta offers a catastrophically mistaken and confused argument. The second section imprints Deweyan pragmatism in the heart of Derrida’s deconstruction. Dewey specifically makes philosophical use of a version of the genetic method he calls the ‘empirical denotative method’ to trace the exclusions as well as the inclusions of our perspectival selections driven by our finite embodied needs, interest, desires, and purposes. We may derive the trace of quasi-transcendental différance from the trace of empirically perspectival inclusions and exclusions. Specifically, différance is a reified hypostatic abstraction. Next, I respond to Biesta’s claim that since the metaphysics of presence still entangles Dewey, he cannot appreciate the fact that presence depends on absence. Actually, presence in Dewey always depends on absence. Finally, we will find that Biesta’s own deconstructive pragmatism flounders on his commitment to self-refuting relativism.  相似文献   

17.
近代形而上学之危机,是一种基础性的危机,具有本体论特性,这就为后现代主义这种全新思维方式的产生提供了历史性的契机;它突破了旧的理论框架,建立起新的理论平台;它不仅是思维反思对象的变更、思维反思方向的转向,更是思维根基的根本性的颠覆;它不仅关涉思维形式,同时也裹挟了思维内容的洗心革面。简言之,后现代思维方式,从思维的平台、思维出发点、思维形式、思维空间,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魏晋以前,占据士人格中核心地位的是儒者大力提倡的“士志于道”。玄学的兴起,打破了儒家这种单一的入世文化结构,道家的认知二元分裂给传统士人格注入了新鲜血液,从此成为中国士阶层之人格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对东方士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纳粹问题,是海德格尔的研究者和承继者无法绕过的问题。具有独特眼光的解构大师德里达从精神入手,沿着海德格尔与西方传统精神之间的断裂和欲说还休的牵连,深入海氏思想深处找到火焰和灰烬的纳粹隐喻,用海氏的哲学文本反抗纳粹主义。德里达发现海德格尔的经过沉默和引号净化后的精神是熊熊燃烧的火焰,火既包含了善的因素又包含了恶的因素,火焰燃烧过后带来灰烬,一如纳粹引燃的战火和集中营里的大屠杀。然而,德里达对海氏与纳粹的关系采取的这种既谴责又宽容的态度,在引起我们深思的同时应该引起我们更多的警惕。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e final lines of Deleuze and Guattari’s What is Philosophy? call for a non-philosophy to balance and act as a counterweight to the task of philosophy that had been described by them in terms of concept creation. In a footnote, Deleuze and Guattari mention François Laruelle’s project of non-philosophy, but dispute its efficacy in terms of the design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non-philosophy and science, as had been realised by Laruelle at the time. However, the mature non-philosophy of Laruelle could indicate a resolution to the problem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hat we have inherited due to the poststructural theories of Foucault, Derrida and Deleuze. Non-philosophy suggests a framework for thought that includes science in a non-positivist style and provides the means to view education as a performative practic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non-philosophy of Laruelle in education as a means to view educ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strict immanence and in line with an anti-phenomenological metaphysics of non-representation. Laruelle is perhap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ritics of Deleuze in France, and as such, his insights into the Deleuzian oeuvre reveal a way forward for education as a practice that analyses science, philosophy and politics through non-philosoph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