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湛恩 《现代教学》2007,(7):106-109
最近我们组织了一次以“教材处理”为主题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并邀请市有关教学专家一起参加。在活动形式上一改传统的“教师上课、说课、专家点评”的教研活动模式,而是采取“执教教师上课、专家围绕‘教材处理’这一主题根据课堂教学的情况提出问题、然后执教教师回答、听课老师评议”这一形式展开,以达到专家与教师对某一课时教学在“教材处理”方面的意见统一。  相似文献   

2.
教研活动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活动。“人既创造文化,又被文化所感染和熏陶。一所学校的文化场对存在于它‘场’内的每一个成员都施加一些‘力’和‘能量’,具有激励和凝聚、熏陶和潜移默化、自律自省和约束、扩散和辐射的功能。”因而,在顾泠沅教授眼中,“文化再造”成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和指标。可见,建设理想的教研文化,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相似文献   

3.
“聚焦课堂.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主题研修活动在大兴区庞各庄镇第二中心小学举行.这是吴正宪老师带领她的小学数学教师团队开展的系列特色教研活动之一,在这次活动中,我为全体教师上了《鸡兔同笼》一课,  相似文献   

4.
华志刚 《教师》2010,(30):31-31
农村学校南于校本教研理论的缺乏.活动安排缺乏系统性,教师被动参与,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效果很难得到保证。主题教研就是源于教师的需要,是以问题为驱动、以课例为载体,以学科教研组为基本单位,有着鲜明主题的教研方式。  相似文献   

5.
在某次以“读懂学生.有效教学”为主题的语文教研活动中.我听了浙江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青年教师张亮的《女娲补天》,感触颇深。张老师的课,处处关注学生主体,落实语言文字的感悟和训练.时时彰显本色语文“真实、扎实、落实”的境界。张老师的课,  相似文献   

6.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研讨活动年年开,可谓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只是“年年岁岁人不同”。如何把这重复的、常规的教研活动做出新意.对老师的H常教学活动更有启发和教益呢?  相似文献   

7.
结合《全国校本教研活动策略研讨会》在海勃湾区的召开,区属中学联片校本教研活动于9月15日下午在一通厂学校进行。参加这次活动的除了海勃湾区23位数学老师.还有来自全国校本教研会议上的30位外地老师。按活动的安排.先听了一通厂学校苏永禄老师的课,内容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数轴》一课。  相似文献   

8.
1开展学科主题教研活动的设想与方案 1.1活动设想 为了增强学科教研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教研活动促进有效教学,笔者所在县教研室决定开展“高中数学系列主题教研活动”.该系列活动拟以若干主题为切人点,以研究课为载体,与会教师共同研讨,集众人之智慧,对一些问题达成共识,最终形成活动纪要供全县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参考.  相似文献   

9.
孔令权 《考试周刊》2011,(70):185-186
经过半个多月的精心准备,2011年9月29日上午第二节课时,我在江苏省宿豫中学为参加全市高中历史教研活动的老师们上了一节示范课。课题是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教版)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型是高二年级新授课,形式是"导学案"+多媒体。  相似文献   

10.
王丰 《江西教育》2014,(1):46-46
主题研讨活动源于教师的需要,是以教学中的问题为驱动,以课例为载体,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主渠道的校本教研方式。建立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的主题教研机制,是探索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校本教研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校本教研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入持久开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校本教研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它的主要特征是“基于学校”,即针对本校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某些现象进行探讨,切实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疑难问题。提高本校教师的整体素质。“研究课:教师‘集体对话’的平台”是昆明市武成小学教学教研组近期开展的一次校本教研活动,这次活动的特点是:1.学校教学教研组全体教师围绕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的一节数学课展开对话、交流和深入探讨,这就体现了研究课要“研究”价值取向,而不仅仅是供“观摩学习”的样板。2.每一次研究课或校本教研活动都应该确定一个主题,这是活动取得实效的前提。这次校本教研的主题是探讨执教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生成性、建构性和多元性是新课程在教学方面的三大核心理念,也是教师关注的热点,从课堂教学实践层面探讨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可以给教师很好的启示。3.听课时,教师带着明确的任务(思考帽)观察、思考执教老师的预设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生成,教研活动中又专注于某一个问题的探讨。这就保证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这是值得借鉴的一种好形式。  相似文献   

12.
整理复习是对前一阶段所学知识的系统归纳和反思巩固的过程。许多老师把整理复习课上成了单纯的练习课,我们的教研活动也常常忽规这类课,主要原园是教师没有真正理解整理复习课的作用。根据这一现象,我校二年级组的数学教师进行了一次教研活动.共同探索如何上好整理复习课。  相似文献   

13.
题记:为使阅读教学课堂富有实效,我们首先对年复一年,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教研组活动进行了改革和创新。那种由一位老师上课组内老师评课式的教研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对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迫切需要.我们需要更为互动的教研方式来指导日常的课堂教学。但是,听课和评课又是老师们互相交流、互相提高的最经济也是最现实的方式,所以,我们在原来传统的教研模式的基础上想出了“同课异构”、“老课新上”等一个个富有创意的金点子。[编按]  相似文献   

14.
课例研究是我园教研的主要形式之一。我们在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123”课例研讨活动。即一个教学中心内容,两次反思.三次实践。形式有多人同课循环、一人同课多轮和同课异构。下面提供的是我园中班“多人同课循环”教研活动“玩气球”。这个活动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由看国外的一段录像而引发的,录像给了我们老师很好的灵感。大家就决定将录像挖掘、提炼,变成一节好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1987年,我校提出了“备课——说课一上课——评课”的“四结合”教研模式,形成一个以“课”为核心的循环往复的教研过程,后命名为“链式”教研活动。其目的是引导教师人人参与到教研活动中,个个都是主体,人人都有承担活动的义务和责任,通过教研活动,整体提高教师素质,保证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办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一节好课往往是主题明显而且围绕主题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而主题是课的灵魂。一个有效的教研活动也需要主题,基于主题确定活动内容,就能更好地实现活动的诸多目标。反恩以往工作,我是开展了很多教研活动,但相对注重外在形式与过程,忽略了主题内容与活动目标。课听多了,活动搞多了,蓦然间发现自己在教研活动的探索中走入误区。如...  相似文献   

17.
主题性校本教研活动源于教师的需要,是以问题为驱动、以课例为载体、有着鲜明主题的教研方式,它围绕教学中、课堂上某一层面的具体问题(主题),以问题真正解决为目的,相应学科教师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活动。它把每一次教研活动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课题来做,让每一次活动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带着问题去研讨,在研讨中学习,在研讨中实践,在研讨中反思,从问题中来,带着问题去,  相似文献   

18.
王丰 《江西教育》2011,(3):29-29
校本教研强调以问题研究为核心,增强教研的目的性,减少随意性,根据学校具体情况确定有自身特色的教研方式。按照“选点——寻线——入面——拓路——搭架”的五环节模式开展校内教研活动,可以取得一定的实效。下面以语文“习作讲评课”主题教研活动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所谓‘同课异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相同的授课内容而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与构思。‘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是指针对相同的授课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实施途径,来进行教学实践的一种教学活动。""同课异构"已经成为一般学校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探究"同课异构"的教研价值自然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贯彻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闸北区教研室数学学科开展了一系列的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教研活动.我们采用主题引导,问题驱动的案例研究方式,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