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教学中对数学原始形态、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的准确把握,有利于实现学生个体的知识和智力的内化,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定势的固化;不仅可以变课堂为学堂,提高教学效率,更可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陈世明 《中学教研》2008,(11):10-12
在数学教学中,还数学的学术形态为教育形态,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凡是在一线教学的教师可能都曾碰到过这样2个问题:一是学生常常问教师,这道题的解法是如何想到的?或者说这道题你一讲就明,但自己去做就想不到;二是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感叹:这类题讲过很多次了,学生还是不会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这可能与解题教学中没有还数学的学术形态为教育形态有关,因为笔者曾有过多次这样的教学经历.  相似文献   

3.
蒙春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6):126-128
数学教学中仅有数学的学术形态到教育形态的转化是不够的,还应帮助学生将教育形态数学升华到学术形态数学。因为,由教育形态到学术形态的升华有利于节约"内存",也有利于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的扩展、分化、重组和重建。本文以极限概念的教学为例,看数学教学中由教育形态到学术形态的升华.  相似文献   

4.
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简称《标准》)正在研制,其基本理念中提到:“……数学课程应把形式化数学的学术形态适当地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显然,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数学的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对于搞好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育人质量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关于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数学发展是由非形式化过渡到形式化的。数学的学术形态主要指数学的形式化层面,侧重强调数学知识的对象。它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具有公理化的特点,按定义—定理—证明的顺序和演绎推理的要求呈现,显得环环相扣…  相似文献   

5.
袁武 《中学数学研究》2009,(4):F0002-F0002
我国著名数学教育家张奠宙先生提出:“数学有三种形态,即原始形态、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并曾多次强调:“教师的根本任务在于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但是作为日常教学蓝本的教材所承载的数学却往往是一种介乎学术形态与教育形态之间的“过渡形态”,有些甚至与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6.
数学核心素养的体系由低到高可分为数学双基、问题解决、数学思维和数学精神四个层次,它们依次递进、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形成整体的学术形态.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从学术形态走向教学样态,必须在知识的构建中,注重整体的理解;在技能的训练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在问题解决中,优化思维的品质;在反思评价中,发扬数学的精神,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下,数列教学的“四驾马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课程中,数列在教材中的地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原来的高二学习,改在高一学习,由原来的放在不等式后面学习,改变为放在函数后面学习;而且现在高考对数列的考查力度有增无减.重要内容,重点考查.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拿什么样的“数学”给我们的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围绕着学生的主体发展组织教学,我们的教学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如我们在数列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围绕着化归思想、函数思想、类比思想、数学文化,层层展开教学,这是学习好数列的“四驾马车”.这也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数学语言形态转换对培养思维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语言(包括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和图象语言三种形态)是数学特有的形式化符号体系.语言是数学思维(结晶)的载体,知识借助语言而传输交流.不少数学问题的解决,实质上不过是不同语言形态的互译而已,因此,各种语言形态之间的转换能力的训练是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刍议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课堂是有生命的物质空间,是学生充满生机的思维领域.学校的课堂教学,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当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我们必须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相信学生的创造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只有学生才能让课堂充满生命力,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0.
数学思维问题是教学教育的核心问题.原苏联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他在列举数学教育目的时把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放在第一位.当前,国内外数学教学改革的总趋势表明:“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正成为中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思维品质是衡量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教学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这对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在圆锥曲线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数学教学一直注重形式演绎数学思维的训练,而忽视了对数学学科的思想体系、文化内涵的认识。学习数学史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合格的数学教师。  相似文献   

12.
In considering ??good teaching?? in mathematics, scholars usually refer to teacher knowledge and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that promote understanding. However, researchers have found that these two elements of instruction are often not as prevalent in urban contexts, a space where high percentages of students of color and the poor are educated. Additionally, recent work calls for understanding other classroom mechanisms that impact the mathematics learning of students of color. Using video, field notes, and an interview, this research examines a case study of one urban classroom of Latino and African American students. Their teacher engages them in substantive mathematics and reform-minded pedagogical strategies, but a number of relational interactions raise issues of how these micro-interactions can mediate access to mathematics. The study found four dimensions in which relational interactions mediated access to mathematics: addressing behavior, framing mathematics ability, acknowledging student contributions, and attending to culture and language. The paper ends with raising qu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calling for a broader framing of instruction that incorporates relational dimensions of the classroom.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教师的数学观角度谈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数学应用意识教学应贯彻教学的一般要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重视课堂教学,逐步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通过"数学建模"活动,增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能在教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应抓住如下三个方面:教师要转变观念,把握教育改革步伐.掌握学生实际;数学教学中,要从数学本身的特点和作用出发,使学生认识数学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尽量从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方面考虑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5.
罗士喜 《天中学刊》2003,18(2):11-13
数学教学的实质是数学活动教学,即教师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如观察、描述、操作、猜想、实验、搜集整理、思考、推理、交流和应用等形式.为此,数学教师应树立牢固的数学活动教学观念,形成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学习情境的创设者、提供者,以及数学学习过程的协助者的角色意识.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is centered on creating equitable opportunities for learner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Through observations of teacher practice, the paper seeks to theorize how teachers enact their dispositions toward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These observed propensities, in relation to teachers’ aims for students to “take up their space” in and beyond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then inform a model of equitable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Teachers’ dispositions are considered in relation to Mason’s discipline of noticing and Bourdieu’s notion of the symbolic violence of dominant discourses.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数学教学应结合学校专业实际情况,采用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结合专业特色,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采用将教师分组的形式,分院系或专业进行教学;加强任课教师的相关专业知识学习,提高教学能力;借助多媒体和数学软件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每一位老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数学,因其学科的特点,让很多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觉得数学枯燥乏味。那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则对每一位数学教师提出一个更高、更难的要求,是每个数学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关键,是数学教学中的永恒话题。有兴趣才有动力,有兴趣才会有良好的学习效果,才会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断发展提高。  相似文献   

19.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degree to which school-level teacher characteristics and resources are related to the mathematics learning of kindergarten children using a sample drawn from a large US database. Kindergarten-level teacher characteristics were operationalised as collective teacher efficacy, teacher experience and teacher preparation; kindergarten resources were operationalised as efforts that schools make to reach out to parents, classrooms with mathematics manipulatives, and classroom technology. Kindergarten students learned more in mathematics over a year in schools where teachers’ collective efficacy was high. School resources yielded a range of significant yet mixed results in young children’s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Notably, younger students and students entering kindergarten with lower levels of mathematical skills benefited greatly from classroom resources. Overall, the presence of classroom technology as a school-level resource was positively related with older kindergarten students’ learning. Based upon the findings, organisational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趣”就是打破单一地依赖模仿与记忆的教学模式,通过设计实验内容,促使学生动手实践,资助探索交流数学知识。“奇”就是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情景创设,突破文字理解的难点,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欲望和良好的情绪体验。“新”就是通过情景引入、自主提问、综合应用、操作拓展的进程,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使之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活”就是让学生成为拥有一定方法、不断为解决问题而自主探索的研究者,教师应努力创设一个开放的思维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