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着眼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和经验课程。作为一门新的独立的课程形态,学校和教师在经过几年的探索与研究中,对它已经不再陌生。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值得思考和实践的问题,笔者根据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经验,仅就诸多问题中的教师角色定位问题浅谈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以来,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对“学校和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与校本开发问题”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一门新课程,虽然国家规定了该门课程的名称和课时、并制定了指导纲要,但是,这门课程具体实施的内容和形式则完全要由学校来决定,对于学校、教师和学生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的开发和实施需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更加需要家长和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在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发与实施是一个难点,尤其是对于地处经济化不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而言,它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难度更大,要面临比发达地区中小学更多的困难,要深入解决在思想认识、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伟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将学校课堂教学范围延伸到社会,将书本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如何更好地让学生真正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开展课堂活动?这是教师们一直在思索的问题。笔者接触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好多年,颇有感触和收益。多年来,笔者以新课改理念和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从身边挖掘课程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精心预设精彩生成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改革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课程形式,那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这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对每一个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对它的实践过程中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是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师源性问题便是其中的一个大问题。要想使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常开展,就需要我们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切实有效地解决师源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梁云真 《天中学刊》2013,28(3):134-135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设为一门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个小系统,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和生成性三大特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主要是学校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保证,教师应具有创新意识,学生要主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方面都要支持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活动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应该具备引导、参与、领导的特征。只有具备了这些特征,才能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大量的机会参与实践,养成实践习惯,提高综合能力。1.学生研究问题,教师应该起到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实践性的课程[1]。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对于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和探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在形成学生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和努力钻研的态度等方面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学生的社会性和个性也能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改革方面的重大突破,目的是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由于它全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和教学要求,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因此,已被确定为初中阶段(7-9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我们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正处于探索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新型课程.因而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前,由于一些教师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不甚明了,因而出现了在实施过程中的众多问题。科学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慢慢走进了小学教学领域,并成为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独立课程,课程的设置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升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为目的,以趣味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为前提,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在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自身的理念和性质决定了这门课程的指导教师必须是反思性实践。目前,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缺乏反思批判意识和反思批判能力,对自身的新角色缺乏理性的反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呼唤反思型教师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语文的综合实践教学进行了明确规定,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途径主要是语文的综合实践教学。大力发展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教学是在新课程改革下的必然趋势,也是满足现代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基本要求。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初中语文教育正在逐步探索、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初中语文教师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支持下,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一种课程形式,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自我的责任感,从而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并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认真开展好这门课程,无疑会极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自立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试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增设的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进行角色的转变。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课程执行和唯一的指导,而是学习、课程开发、研究和共同指导。  相似文献   

16.
运用Big6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胄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的一门新的面向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在其实施过程中,尽管某些学校已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对太多数学校而言,这门课程的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教师资源紧张且能力参差不齐,课程的开展缺乏系统、有效的方法或模式作指导;同时.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引导,往往无所适从.这使很多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17.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是综合性课程的开发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学过程的分享者,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也存在目标不明、缺乏策略、方式单一、力度不当等问题。笔者认为,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的指导必须要体现有效性原则,才能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也才能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发展创新精神的根本目的。要使教师的指导具有有效…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新的课程,它是在教师引导下著的特点就是综合性与实践性。教师可从各课程中提炼活语文课程标准则指出: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充分说明语  相似文献   

1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而进入实施阶段。各个实验学校都结合地区和学校本身的资源优势,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但是,如果我们冷静思考,也会发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为了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理念和独特价值,纠正实践中的偏差,就要对这些误区作深入分析和反思,防止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化、表面化。  相似文献   

20.
曹根娣 《教育现代化》2005,(11):116-11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随着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需求及教育改革的需要,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越来越显得突出。但由于教师习惯于学科教学,对“预设性教材”的依赖性太强.因而都觉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好上”、“难教”,在它面前有些束手无策。我校几位教师近两年积极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