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高等教育公平与高考评价功能密切相关。现行高考评价制度存在选拔标准去个性化、评价方式趋同、应试教育导向等弊端,为此,应该探索多元的高考选拔制度,改革招生综合评价体系,推进自主招生与分类考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报考人数的逐年增加,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考试的弊端日益显露,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正性.传统研究生招生模式存在国家管理集权化与招生单位招生自主权矛盾、报考人数激增与参与招生考试人员有限性矛盾、学校命题规范性与保密高要求之间的博弈等弊端.实施研究生招生考试"两段考"模式改革,确定合理的程序和考试内容,更能兼顾教育主管机构、招生单位和考生三方面的利益,更能体现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3.
阅卷是高校招生考试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社会不仅关注着高考公平和高校招生公平,同样关注着高考阅卷的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现行的录取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学生个性难以全面体现、基础教育导向有些失偏、招生主体尚需自主、形式公平难掩事实不公等诸多弊端。探索实施多元录取,建立以统一考试为根基、以多样录取共存为表征、以综合评价为核心、以公平透明为保障的多元录取机制,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中的两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中存在一系列的两难问题,包括科目设置中的公共性与专业性的矛盾、考试组织中统一与多样的矛盾、招考公平与扩大自主权的矛盾以及考试公平与有效人才选拔的矛盾。这些两难问题制约着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的广度与深度,我们有必要理清这些问题,并寻找其中的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6.
高校招生制度是高校招生目的、方针政策和实施办法等的总称,是保证高等教育公平公正的重要前提。中国考试录取制度有悠久的历史,改革开放后的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除了时有发生的舞弊现象外,招生制度本身也存在一些弊端,高教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英国高校招生有其独到之处,能比较公平、最大限度地发挥高等教育资源,避免浪费。  相似文献   

7.
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经历了创建与探索阶段、恢复与改革阶段、深化改革与内涵发展阶段.招生方式从"个人申请、学校推荐"到"考试为主、推荐为辅";考试形式从"招生单位自主考试"到"全国统考与招生单位自主考试相结合",继而从"统分均可、自行选择"到"统分结合、向'统'推进",中间反反复复,虽不断调整,但总趋势和主旋律是"优化初试、强化复试".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改革方向上价值取向在程序公平与实体公平之间摇摆,实现路径上考试形式在"统""分"之间反复,承载主体上权力重心在政府与招生单位之间游走.为此,需在价值取向上优先实体公平,兼顾程序公平;在考试形式上明确"统""分"界限,相互有力支撑;在权力配置上推进"招""考"分离,重心逐渐下移.  相似文献   

8.
公平、效率、自由选择,是现代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基本理念。澳大利亚"多元与统一"、"灵活与适性"特征兼具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体系,既体现了教育考试的公平价值取向,又为各类高校有效甄别学生入学提供了保障。而澳大利亚高校招生考试中学生自由选择权以及高校招生自主权的实现,反映了非资源约束条件下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9.
公平和公正是一个考试所追求的高位标准,讨论一项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应以此为目标和前提。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作为我国教育综合领域的一项重要考试招生制度,其所包含的公平和公正内涵是丰富的。本文以现有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为背景,指出了现阶段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同时,探讨了公平和公正在研究生考试招生领域的体现和内涵,并以此为目标,论述了研究生招考制度在制度层面、实施层面、监管层面三个层面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0.
完善招生考试管理机制,确保招生考试公平、公正及公开,对促进当前招生考试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通过对当前招生考试管理机制的总结和分析,指出当前招生考试管理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教育公平是关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高校招生录取公平则是教育公平的基本内容。我国目前的招录制度存在众多不公平因素,影响了教育公平,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应加强政府规制,加快加大高校招录制度改革与建设的速度与力度。  相似文献   

12.
个人高等教育投资的风险是成本分担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高等教育公平有极大影响。我国当前个人高等教育投资主要存在四类风险:志愿博弈风险、依附性风险、学业风险以及失业和收益风险。通过改进录取模式、优化高等教育规模和结构、分担贫困家庭风险和培养教育风险意识等能够有效防范个人高等教育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13.
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角度审视高校自主招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自主招生是高考改革中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而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在自主招生实践中却出现了诸如录取标准过高、选择范围有限等问题,忽视了学生权益,有损教育的公平与公正,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违自主招生的初衷。为此,呼吁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自主招生制度。  相似文献   

14.
改革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促进高职院校科学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其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决定其管理体制必须具备地域性、自主性和开放性三个基本特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还存在一些难以适应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培养层次、经费投入、招生政策、管理部门条块分割等方面。只有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统筹协调简化程序,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拓宽经费投入渠道,改革现行招生制度.建立产学结合机制,提高技能人才地位,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从跨越式发展向科学发展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与社会流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促进社会流动,实现社会公平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社会功能,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前提。本文探讨了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的政策改革和发展现状,并就如何最大程度地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进行了论述。文章着意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新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以及问题解决的途径探讨。  相似文献   

16.
The Swedish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in 1977 was designed to create an integrated and unified system, by including all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a new structure. The governance and organizational pattern were designed to support flexibility, creativity and capacity for innovation. The inner life of higher education today reflects these intentions of the reform but is also characterized by market-orientation and market-dependency. These new and strange issues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context are influencing the everyday life of an educational system, in which notions of centralism, uniformity and state legitimation are still taken for granted.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教育公平的重要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等教育公平是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大众化在“量”的层面促进了高等教育公平,并使高等教育公平呈现出若干重要特征,即入学机会总量增加,但区域失衡和阶层分化加剧;成本分担逐渐多元化,收费标准与人民群众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凸显;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初步形成,但资助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相关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扶持力度加大,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依然突出,地方和高校的自主性尚未充分发掘;高等教育公平逐步由“量”的公平向“质”的公平转变。为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应稳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努力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尽量缩小高等教育的区域差距,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对弱势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补偿机制,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规范、鼓励和扶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大众化进程中审视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高等教育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当今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的突出矛盾,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控制与成人高校要求扩大招生自主权之间的矛盾,主要存在着考试目标偏差、成教特色模糊、地区差异性不突出、考试形式单一等诸多问题。要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就必须理念回归,体制创新,管理科学,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19.
英国高等教育在从精英教育迈向大众化、普及化的进程中,英国政府及高校通过制定走向扩招的入学政策、探索多元入学途径、建立招生服务机构,形成了以扩大参与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入学政策。与此同时,英国政府也通过立法保证公平入学,并通过成立公平入学办公室、建立公平入学论坛、采取经费资助入学等方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公平入学的政策。英国高等教育的这种扩大参与、公平入学二者兼顾的入学政策取向,为英国院校的入学政策带来巨大影响,也值得我们反思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全纳教育本质上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以实现教育公平为目标价值取向的全民、终身教育,这就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办学方向。在我国,弱势群体接受高等特殊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文章从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