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世纪,我国的语言学研究虽有短暂的辉煌,但研究内容仍没有脱离语文学的范围,属语言学的早期发展阶段。西方各国的学术研究此时已出现现代社会特征: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得到发展和完善,普通语言学出现,新语法学派的理论形成。中外19世纪的语言学研究有同有异,总的说来,异大于同。这个比较给了我们一些关于我国现代语言学如何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基于依存语法的语言学研究逐渐增多。笔者通过文献梳理发现这些研究可以归为两类,即理论语言学和计算语言学视角下的研究。两者关系密切,但侧重点各有不同。理论语言学视角下的依存语法研究关注句法—语义界面中的依存关系,而计算语言学视角下的依存语法研究关注依存语法的形式化以及其依存关系的自动切分。两者共同促进了依存语法的理论发展,扩展了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是目前西方语言学最有影响的两种语言学理论,结构主义语言学有完整的体系,对语言和语素有透彻的研究,但在句法机制方面的研究有不足;转换生成语法的产生是语言学上的革命,它发展了语言理论的解释力,但还远没有达到它的理论目标,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4.
生成语法是20世纪50年代末乔姆斯基创立的现代语言学流派,其标志是乔姆斯基于1957年发表的《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s),乔姆斯基创造性地提出了“语言习得天赋”假说,并运用该理论去描写和解释语言;而认知语言学是在反对以生成语法为首的主流语言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旨在发起一场反乔姆斯基的革命;介绍了转换生成语法和认知语言学产生的背景和哲学基础,重点分析和对比了转换生成语法和认知语法视角下的被动句理论,并对他们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廉洁 《九江师专学报》2006,25(4):99-102
摆脱传统语言学的束缚,是国外SLA研究又一个重要的发展动态。其主要标志有两个:一是把普遍语法理论引入SLA研究领域,使SLA研究与现代语言学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一是注重吸收和利用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使SLA研究呈现出跨学科研究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崭新的理论,其产生离不开世界请语言的研究成果。由于汉语缺乏形态的孤立语特点和中国源远流长的小学传统,汉语语法学为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研究基础,赵元任的《汉语口语语法》即是其中之一。赵元任先生在早于认知语言学诞生10多年前就提出了与该理论相类似的观点:由意义出发归纳词类的形式标准;语法范畴的确定具有相对性;语言系统中存在对称和不对称的扭曲现象。  相似文献   

7.
语义功能语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语法理论,它有助于认识语法的本质,建立新的语法观,扩大语法研究的视野,充实语言学的理论系统;更新语法学的研究方法,提高语法学的研究品位;科学地揭示语法发展规律;是今后汉语语法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张红群 《文教资料》2007,(27):30-32
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大语言学流派。本文从理论基础、语言观、语言学家的任务和语言研究的方法以及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影响等方面出发,对比研究了系统功能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9.
第七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CCLC 07)将于2011年7月8—9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举行。大会议题为:1)认知语法、构式语法;2)认知语义学、概念隐喻、概念整合理论;3)认知语言学与语言哲学;4)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5)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英汉对比研究;6)认知语言学应用研究;7)认知语言学与其他认知科学分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新著国语文法》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语法理论专著,在汉语语法史上乃至整个中国语言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结合诸多前辈关于这一语法名著的学习研究拟有针对性地对本论著的析句方法做一剖析,以辩证地学习这本论著。  相似文献   

11.
六十年代中叶,社会语言学在英美诸国兴起,它采用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生成转换语言学的一些方法,重视语言的社会功能,主张把语言放在社会环境中研究。到了七十年代,社会语言学在美苏等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同工程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一起,成为当代语言学的三大潮流。我国社会语言学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著名的语言学家陈原的《社会语言学》可以说是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通读全书,得益不少。但书中有一处,我有些异议,这里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该书第八章第二节在谈“符号最初带有任意性或偶然性,但一经‘约定俗成’便表达特定的语义”…  相似文献   

12.
在500多年的语言教学过程中,语法始终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而语言学理论为具体语法教学的设计、实施提供了前提和基础。语言学理论在不同时代存在不同的流派,也对语法教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基于语言学理论流派的文献回顾与分析,拟探讨相关理论对英语语法教学产生的影响,为我国英语语法教学实践和创新提供理论视角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语言学》中“系统功能语法”教学为例,主要从理论背景介绍、理论教学以及早期科研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语言学》教学中化枯燥为有趣、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构式语法理论(Construction Grammar)是当前国际语言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它作为一种新兴的语法理论,也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Goldberg认为构式是语言研究的基本单位,是语言研究的中心,在她的专著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中全面阐述了构式语法的理论基础、研究单位、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15.
近三十年来,随着语言学理论的进展,语法研究出现了新的趋势。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一般语法体系沿袭传统语法的术语、概念和规则,我国语法著作和语法教学,至今仍然用着这些术语和规则。传统语法中的定义和规则,有的按逻辑意义确定(名词、动词),有的按句法功能确定(副词、连词),标准不一致;词类和词形屈折变化讲得多,句法讲得少;偏重分析,忽略综合,讲句子剖析多,讲词句组合运用少。学生学了语法往往不会造通顺的句子。自三十年代起,到五十年代,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的结构主义盛行于美洲。他的《语言论》在1933年出版以后,受到世界各国语言学家的重视。有人认为语言学在科学的成就上达到了某种稳定的高度,结构主义的一些语言学基本原则是  相似文献   

16.
借用功能语法理论和语料分析来对比英汉语篇中的替代类型,以此论证语法化理论对于对比语言学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替代作为一种衔接手段并非为英语所独有,汉语语篇中也有替代手段。在评估替代词时,语法化是一个重要标准。由此可见,对比语言学应当采用综合的研究方法,其中包括话语分析、语法化理论以及语料库语言学等其他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语言学一方面突破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的局限,分化出音位学、熟语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分科;另一方面又突破为语言而研究语言的狭隘观点,创立了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边缘学科。九十年代,为了适应语言学发展的新趋势,云南语言学界一些学者勇于探索,积极创新,撰写了《艺术语言学》、《昆明方言的文化内涵》等一批有影响的专著,使传统语言研究,走向新的接缘学科研究。特别是《艺术语言学》,用文学、美学、心理学的理论来研究语言,创建了一门新的接缘学科,标志着云南语言学研究在九十年代新的走向。  相似文献   

18.
从《语言学纲要》看索绪尔语言理论对现行语言学教材的影响葛运奇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索绪尔在书中提出了新的理论,新的原则和新的概念,为现代语言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对我国语言学教学的教材建设也有一定的影响。我国“文革...  相似文献   

19.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开山之作,它确定了描写语言的程序、原则和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对第十章《语法形式》的讨论,试析布龙菲尔德的语法理论以及他的“意义观”。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呈现出转向语义趋势的种种原因,认为它既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和应用发展的需要。又受到了国外语言学理论和汉语语法特点的影响和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