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泳 《海外英语》2012,(15):182-183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其中,湖畔派诗人的领袖华兹华斯和积极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雪莱,无论在政治观点还是诗歌理念上都大相径庭,这必然导致两位诗人截然不同的爱情观。该文试图以两位诗人所创作的抒情小诗中描绘的同一种花:紫罗兰为例,来看两位诗人不同的爱情观,以期探寻诗人们不同的诗歌理念和政治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两首爱情诗歌的创作背景、情感基调及象征手法方面,对两位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异性诗人所创作的诗歌进行了比较。在欣赏优美感人的文字中彰显的爱情观的同时,对当今社会上形形色色的爱情观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杰出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自然诗歌清新动人,细腻优美;生活在中国盛唐时期的自然诗人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两位诗人的自然诗歌虽均为读者喜爱却各有千秋。本文试分析对比两位诗人自然诗歌的意象和主题。  相似文献   

4.
浪漫主义文学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树奇葩,华兹华斯是浪漫主义的开拓者、引路人,而雪莱则是浪漫主义文学巅峰时刻的最重要诗人,他们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本文通过从他们诗歌以至人生思想的演变中所表现的价值观进行比较分析,指出这两位浪漫主义诗人各自诗歌思想的演变,即华兹华斯对革命由激情到失望,而雪莱则一如既往,奋斗不息。这有助于读者将诗人的诗歌与思想相联系,进一步了解他们诗歌的社会意义,评价两位杰出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成就。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由男性诗人所主导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经典,忽略了女性诗人的文学地位和女性诗歌的文学价值,在当代经典重构的大潮中遭到了质疑。女性诗歌在浪漫主义时代有着辉煌的接受历程,只是在浪漫主义时代以降的接受史中由于选集政治、父权文化等原因被割裂于经典之外。而对于传统浪漫主义经典的男性诗人来说,他们亦有着不同的接受与经典化历程,这为女性诗人诗作在当代的再接受与经典化提供了历史支撑。当代西方对英国浪漫主义女性诗歌的再接受,促成了传统浪漫主义诗歌经典的重构。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和华兹华斯是中西两位伟大的田园诗人,两位诗人的田园诗作如同一座艺术桥梁沟通了中西田园诗歌艺术之流。本文试从“浪漫主义风格”、“语言特色”两个方面探讨两位诗人田园诗歌艺术的相同之处。并试从“思想内涵”、“美学境界”两个方面分析两位诗人田园诗歌艺术的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7.
美国浪漫主义诗人沃特·惠特曼和艾米丽·狄金森分别在诗歌《一只默默坚韧的蜘蛛》和《一只怀抱银线团的蜘蛛》中描写了蜘蛛的形象,然而由于二者的性别身份不同,所描绘的蜘蛛也被赋予了不同的个人特色.文章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比较两首诗歌中蜘蛛意象在男诗人惠特曼和女诗人狄金森的笔下呈现出的不同命运及抗争,旨在说明在两位诗人的时代,女权意识在男权意识主导下显得无奈而单薄.  相似文献   

8.
李白和威廉·布莱克都是文学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两人各自均在中英两国甚至世界范围内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他们的诗歌中都饱含了丰富的想象力、飘逸的语言、壮美的意象和炽热的感情。他们的诗歌丰富和灿烂了世界文学,他们的作品不仅深刻体现了人道主义的精神,也透露了对现实社会的批评。本文将从两位诗人的生平介绍、诗歌主题内容、诗歌体裁和诗歌风格四个方面展开对比分析和解读,从而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和这两位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古今中外,爱情诗一直占据着诗歌领域的重要舞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北岛和爱伦.坡是处于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两位诗人,但其爱情诗《爱情故事》和《安娜贝尔丽》却有惊人的相似性,即对遭遇平庸及灾难后的爱情进行了理性的反思。由于诗人所处国度的文化差异及诗人本人的生活阅历及个性等的不同,在其诗中又蕴含着不同的爱情观及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0.
为英国十七世纪玄学派诗歌的代表人物约翰·邓恩是一位具有影响同时也很具争议的诗人.直到20世纪受T.S.艾略特和新批评的推崇邓恩的文学地位才最终得以确立.本文主要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试图分析邓恩具有代表性的爱情诗歌和宗教诗歌发现诗人持有矛盾的爱情观和宗教观但是在矛盾事物的两方面邓恩不断地寻求两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作为美国文学史中两位重要的实验型和创新性的现代诗人,卡洛斯和康明斯的地位无疑成绩卓著的。在这两位诗人大量的诗作中,通过对卡洛斯的"寡妇春怨"、"在去传染病医院的路上"和康明斯的"正当"这三首诗歌进行比较,不难发现这三首诗歌中存在着对春天的关注(春怨与沉思;严酷的早春三月;美丽的春天下具有欺骗性的威胁)和不同之处(1.关注的焦点的不同:异化;严冬末尾的三月和隐含初现的苏醒;人类的邪恶2.反映主题的技巧的不同:直接与明晰;骇人与隐含)。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一方面这三首诗歌从主题上看与英美文学中春天诗歌的传承和互文关系(古希腊诗人伊比卡斯、英国诗人乔叟、T.S.Eliot),另一方面,这三首诗歌也创造性的超越了传统。因此,这三首诗歌展示出20世纪文学创作的新特性并表露出20世纪诗歌异于传统和浪漫主义诗歌的端倪。  相似文献   

12.
威廉·布莱克,作为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先驱,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领航者。约翰·济慈,作为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最后一位诗人,是该时期最年轻的诗人,都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两人同时创作了名为《秋颂》的诗歌,虽然名字相同,都是借秋抒发感情,但通过秋景之美各抒己见,运用不同的写作手法,赋予了各自不同的思想感情。本文将从这两首诗的创作背景、写作手法以及思想感情出发,对这两首诗的写作背景和手法以及思想感情上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论述,以便能够更好的理解这两首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能够对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有一个更加完整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济慈是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受到文学界的普遍关注.用生态批评来解读和剖析济慈的诗歌,可以发掘出其中更多的意蕴.同许多浪漫主义诗人一样,济慈崇尚大自然,用心灵感受大自然,也希望能在大自然中隐遁自己;但他的生态自然观与现代的生态自然观并不是完全一致,他认为有了人的印迹,大自然的存在才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徐迟诗歌创作总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迟本质上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其一生创作诗歌约295首.以1939年为界,早期所写多为情怀之作,受西方现代派文学影响,作品重意象,诗味足;后期则多为颂歌,政治色彩较浓,艺术性不高.  相似文献   

15.
作为英国十七世纪玄学派诗歌的代表人物,约翰·邓恩是一位具有影响同时也很具争议的诗人。直到20世纪,受T.S.艾略特和新批评的推崇,邓恩的文学地位才最终得以确立。本文主要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试图分析邓恩具有代表性的爱情诗歌和宗教诗歌,发现诗人持有矛盾的爱情观和宗教观,但是在矛盾事物的两方面,邓恩不断地寻求两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李白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一生是充满悲剧的一生,他的诗歌表现了他一生怀才不遇、与黑暗现实和权贵格格不入的悲情浪漫主义精神。本文试从李白的悲剧人生和浪漫人格,及其诗歌中表现出的失意以及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揭示李白诗歌的悲情浪漫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美国后期浪漫主义诗人朗费罗的《箭和歌》的解读,体味其诗歌的音乐性和哲理性,把握他对诗歌的理解及其创作理念,再次领略诗歌的神韵和魅力。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席卷了整个世界,相同的文学背景以及诗人相似的宗教信仰和情怀,使某些诗歌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有着可比性。由于创作背景的影响,《老水手行》和《泰尔耶·维根》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存在差异,是社会环境不同,浪漫主义思潮所处阶段的不同,诗人所受思想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在其诗作中直接或间接地再现了大量女性形象,并且融情于景,常以爱情为载体,将女性形象与其"美即是真,真即是美"的诗歌理念统一起来,使女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相互融合,折射了女性主义对其诗歇创作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于女性的赞美和歌颂.  相似文献   

20.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些学者甚至认为他是继莎士比亚和弥尔顿之后英国最伟大的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歌和诗歌理论一直都受到国内外评论家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华兹华斯曾被雪莱冠以"自然诗人"的美誉,但实际上他是一位关注人性的诗人。本文将在诗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华兹华斯诗歌中闪烁的人性光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