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高中生之友》2014,(3):24-24,25
黄花岗烈士林觉民《与妻书》,时年24岁:“意映卿卿如晤:磐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文学批评角度对《哈利·波特》进行解读 ,分析它吸引读者的原因 ,提出此书文学角度的缺陷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使中学生产生共鸣并因而风靡的原因 ,并进而指出此书对教育工作者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太平广记》五百卷,宋李昉等编。由于此书所收集的是自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所用语言,稍近口语。就其用词来说,书中多有“字面普通而义别”的俗语词;就用字来说,据音写字、同音通假的现象十分普遍。本文拟就此书属于文字通假的若干字例进行诠释和说明,庶几有助于读解此书或者补正现有字典辞书的某些疏漏。  相似文献   

4.
《周易系辞精义》一书是吕祖谦本以"理"释"易"的编纂原则广辑周敦颐、二程以及程门高弟等十三家论易著述及语录而成的。此书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一方面,此书彰显理学家以"理"释易的特色,涵盖两宋理学家论易的主要论说以及对相关问题的争鸣,从中可勾勒出理学发展的曲折轨迹。另一方面,此书又多存各家佚文,可备辑佚及校勘他书之用。此书因缺乏融裁删削,不免存在重复、歧义、晦涩等不足;但也因此保留诸家易说的原貌。  相似文献   

5.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开宗明心,不事雕饰。起笔即用惊人之语,此书不同寻常。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言参加起义,已不作生还打算,表明其勇蹈死地而义无反顾,杀身成仁,以死报效祖国的决心。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方才生离,今又死别,从此阴阳各世,再也无法相见,墨痕和着血泪,苦情方诉已悲绝。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故遂忍悲为汝言之。欲语还休,欲休又说,寸管欲搁尚疾书,强忍其不胜之悲,将万难心事,无比哀痛,倾诉于妻,使其明乎作书之原委,  相似文献   

6.
关于《彭门纪乱》的作者,古书多载为唐人郑樵,仅《通志·艺文略》作孙樵。以孙樵的身份,确有撰作此书之可能。《新唐书》、《资治通鉴》记徐州庞勋之事始末甚详,材料即采据此书,说明其记载比较可信,史料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一)历史造就人类,人类创造历史。在这个意义上,我想各位都要学学所谓信州教育的历史。然而,我希望你们读一读《教育之心理》,因为若要概观本县教育百年来所走过的历程,此书是极为有助的,且各学校想必都有。此书由三卷而成,《第一卷,着眼于时代·社会》、《第二卷,徘徊在教育的岔路口》、《第三卷寻求教育之根本》。我以为通过此书可窥视社会各时代特征之一斑。  相似文献   

8.
鼎铭老先生左右:永昌演义前数年为多人所借阅;近日鄙人阅读一过,获益良多。并已抄存一部,以为将来之用。作者李健侯先生经营此书,费了大力,请先生代我向作者致深切之敬意。此书赞美李自成个人品德,但贬抑其整个运动。实则吾国自秦以来二千余年  相似文献   

9.
20世纪20年代末,厄普顿·辛克莱的艺术理论著作Mammonart一书在中国文艺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尤其是创造社成员利用其中"艺术是宣传"的言论作为提倡革命文学的标语。郁达夫于1928-1929年持续翻译了此书的21个章节,并把此书命名为《拜金艺术》。郁达夫翻译此书不仅仅是因为兴趣,更重要的是因为郁达夫想借此书表达自己对文学与社会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邓乔彬先生最近推出词学巨著《唐宋词艺术发展史》,洋洋百万言。此书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把词的内容与音乐联系起来探究;第二,从文化学的角度对词学进行整体研究,而不单纯从文学角度研究;第三,文献学、文艺学、文化学相结合,对所引文献有所评论,谈出自己的看法。相信此书的出版对于词史研究、词学研究将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1.
张湛重编《列子》之说是可信的,论据有二:一是论证魏晋时期《列子》并非王氏仅有,还有其他流传,说明张湛重编此书的前提成立;二是分析比较《列子叙录》和今本《列子》及张湛注,可见出此书由张湛重新编辑而非伪造的特征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2.
拙著《逻辑哲学引论》于1990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溶入了我对逻辑哲学的初步思考,它实际上没有写完。此书出版后,报刊上先后发表五篇评介文章,另有一些学界长辈、同事来信或当面谈了对此书的看法,大都对此书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某些不足,近几年来,我一方面给研究生开设逻辑哲学选修课程,一方面继续研读一些国外和国内出版的逻辑哲学、  相似文献   

13.
清代以来,许多著名词家都认为<乐府补题>有寄托,且对其主旨作了种种指实性的解释,这些说法多缺少证据,流于附会.实际上,此书是元初词社唱和的咏物词集,可能暗含一定的身世之感,但并无可以征实的言外之意.此书在清代复现,对"比兴寄托”说词论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陆机作为一代文豪,著述甚富,除大量的文学作品外,史志目录还著录了他所撰写的晋朝第一部当代史《晋纪》。但综合史料加以考辨,此书的主要作者应为束皙,而非陆机;此书的正确名称应为《晋书》,而非《晋纪》。这部纪传体的晋史之所以误作编年体的史书,也是有因可寻的。  相似文献   

15.
1910年前后问世的小说《牛郎织女》,除其中有些近代名词外,口语化的句子与文言相杂,前后情节矛盾,描写也有过分夸张之处;且其中又有些音误之字,故可确定是据说书人讲述整理而成。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有关著作多将此书与明代朱名世《牛郎织女传》相混,或以为此书由朱名世之书加工而来,并误。戴不凡所见王萍校阅本于原文毫无改动,而只改动了回目,且俱改错。文章介绍了赵子贤先生阅定本对此书贡献及自己整理中的两处核心。  相似文献   

16.
拙著《逻辑哲学引论》于1990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溶入了我对逻辑哲学的初步思考,它实际上没有写完。此书出版后,报刊上先后发表五篇评介文章,另有一些学界长辈、同事来信或当面谈了对此书的看法,大都对此书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某些不足,近几年来,我一方面给研究生开设逻辑哲学选修课程,一方面继续研读一些国外和国内出版的逻辑哲学、  相似文献   

17.
经过众多作者与上海文化出版社的共同努力,历时多年,一部篇幅达50万言的徐霞客及山水文化研究的新著《徐霞客与山水文化》问世了.在不久前于无锡举行的《徐霞客与山水文化》首发座谈会上,专家学者及新闻出版界人士对此书评价甚高,认为著名学者陈桥驿教授在序中称此书为“徐学研究中的开拓性著作”、“一块里程碑”、此书为“我国丰富多彩的山水文化锦上添花”的提法是恰如其分的.笔者满怀兴趣,认真阅读了此书全部篇章,觉得此书有几个很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诗比兴笺》作者问题是近代学术研究领域的一桩著名公案,近代著名学者已有此书为魏源所作的说法;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经多位学者考证,此书实系魏源所作,这一结论在魏源研究领域基本被认可,却没有引起古代诗学研究者的关注。其实,此书作者乃魏源还可做四个方面的充分补证。《诗比兴笺》与现存陈沆的著作缺少关联,同时,《诗比兴笺》与魏源大量著作形式以及思想内容存在明显的一致性.包括笺注体例、词句、文意和思想观念的相同与近似。魏源将此书“著作权”转让给陈沆的行为.实与古代“托名”现象的文化传统有关。明确此书为魏源所作对于推进清代诗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能适应即将到来的21世纪学习化社会的挑战,前些日子认真阅读了被称为“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的热销书———《学习的革命》,深受启发。这本书是由美国教育家珍妮特·沃斯和新西兰著名播音员戈登·德来顿两人合著的。翻开此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此书的文字排版打破了常规,一面是大字,一面是小字。如果忙你就只看大字,短时间便知道了过去不知道的理念,如果时间充裕你可以细细精读。这真可谓《学习的革命》率先领导读者进行了一种读书革新的尝试。而此书的作者恰恰对未来世界的十五种发展趋势,提出了学习方式的一些大胆的设想和革新。…  相似文献   

20.
苗壮 《师道》2003,(6):25-25
儿子迷上了《哈利·波特》。他最初是从同学处阅读到《哈利·波特》的,继而一发不可收地迷恋上了它,经常在家里跟家人津津乐道里面的故事,可这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后来在他数次强烈的要求下,同时也为了满足他的“读书癖”吧,我便到新华书店把四卷本的《哈利·波特》给儿子抱回了家。自此以后,儿子就视此书如命,没过多久,厚厚的四大本《哈利·波特》便被儿子“啃光”了。有趣的是,直到现在儿子还对此书爱不释手。后来,逐渐发现全国各种媒体有许多关于《哈利·波特》的议论和报道,简直是铺天盖地,加上联想到儿子对此书的痴迷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