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基础教育"要求"把班级还给学生",体现了教育者对生命成长、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和关爱。它呼唤一种富有生命活力的、健康个体的出现。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出自于每个人生命深处的呼唤与需要。"把班级还给学生"要求学生参与班级生活的自我维护,而设立各种"岗位"不仅有助于班级生活的自我维护,而且能丰富学生的社会角色,促进学生成...  相似文献   

2.
"新基础教育"认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为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也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崇高事业。根据这一理论,班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它不只是一种管理性组织,更应是一种教育性组织。千千万万需要成长、处于发展中的学生,在班级独特的文化环境、组织制度与各种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基础教育"是关于"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研究,它的价值取向是追求学生生命的成长、关注教师生命的成长和关注研究者自身的生命成长.因此,无论在课堂教学改革还是在班级建设改革上, "新基础教育"谈到最多、关注最多、探索最多的便是教育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生命的成长、生活品质的提升问题,同时,很有见地、很有实践指导意义地指出"成人"与"成事"、"教书"与"育人"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班级是中国基础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单位,班级生活支撑起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基本过程。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基础教育,应更加重视班级生活对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发展的深刻影响,教师应着力构建高质量的班级生活。  相似文献   

5.
正一、《"新基础教育"论》主要内容1.什么是"新基础教育"。新基础教育是相对于传统教育观念而言的,其在观念形态(教育价值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学校实践形态(教学、班级建设与学校管理)和学校中人的存在形态(学  相似文献   

6.
"新基础教育"认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为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也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崇高事业.根据这一理论,班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它不只是一种管理性组织,更应是一种教育性组织.千千万万需要成长、处于发展中的学生,在班级独特的文化环境、组织制度与各种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要关注这些学生的生存状态;关注班级对他们发展的价值,个人对自己在班级中承担的角色、所处地位的体验;关注他们的态度,对各种活动的参与程度和满足程度;并及时发现上述因素中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方面,通过师生间人格上的平等和在探究式教育过程中的交往,来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方面,来实现班级对学生主动发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中,班级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实践领域;诸多的中小学教师与高校教育科研人员共同合作,努力实现着班级建设的育人价值。在国际化背景下,21世纪能力及其评价的研究,启示我们要建立班级建设领域的学生发展评价体系。在前期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基础上,"新基础教育"在班级建设领域形成了新的评价目标体系,关注学生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精神发育、学习境界等素质构成。在基于学生班级日常生活的评价实践中,"新基础教育"逐步开发着一系列的评价工具,包括实践活动、日常观察、学生作品、现场展示、调查问卷、专题测试等。在评价途径的拓展上,"新基础教育"研究强调日常评价与集中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就评价过程的推进而言,"新基础教育"注重师生共同形成评价体系,强调群体与个体的多维互动,关注评价与教育的紧密结合。班级建设中学生发展评价体系的建设,也需要形成相关的保障体系,包括教师素质的提升、学校管理的变革与教育政策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8.
叶澜教授曾提出"新基础教育实验"四大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9.
叶澜教授曾提出"新基础教育实验"四大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0.
班级生活中,班主任既要着眼于学生的现实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如何让班级生活真正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育生命自觉"成了班主任要面对的一项新挑战。基于学生生命成长的全程视野,班主任可以从班级活动入手,建构班级系列活动课程,达到育生命自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与培育者,学生成长的教育者,班级教育工作的协调者,家、校与社区三者沟通的桥梁,其工作至关重要。在班主任工作中,教育就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生在将学生的生活世界转化为教育世界,将学生个体、群体、周围世界转化为教育资源,通过学生自主的实践、关系的建构、自觉  相似文献   

12.
"班级人本化",即班级的一切工作都"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鹄的.班级人本化建设是以文化熏染为基础,以师生、生生之间平等、坦诚的对话为纽带,以激发学生积极性、发掘创造性为手段,立足学生的生命存在,关注生命体验,提升生命质量,呵护人性,尊重人,体现人,发展人,创造学生学习、生活的家园.  相似文献   

13.
只要是经历过基础教育的人,一定还能记得曾经历过的班级生活,记得学校里的各类典礼、比赛,记得融入我们生命之中的那些同学、老师。长久以来,我们的学生在班级里生活得怎么样?校吲生活感受如何?学生需要怎样的班级、乃至于学校生活?这些问题听起来似乎沉甸甸的。同样,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繁琐、重复,缺乏专业性和发展性,以至于只能用制度约束来推动班主任和政教主任从事这些工作。而事实上,这一领域却有着丰富的教育价值,迫切期待我们去发现、去开发。  相似文献   

14.
新论点     
如何在教育实践中挖掘和展现个人的生命价值、体现生命的尊严与欢乐,是叶澜在“新基础教育”中提出的核心问题,也是校长和教师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围绕该问题,叶澜在“新基础教育”中对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多个领域进行了创生性的探索。 一、在学校中“人”的发展与管理上,确立了“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 1.确立了学生发展与学生管理过程中的“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以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生命个体为目标,无论是在教学管理,还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都要体现对  相似文献   

15.
<正>班级是学生学习个体和群体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巨大的教育作用。"新基础教育"根据时代发展对"新人"素质的要求及对班级功能的重新认识,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模式。结合经验,我就谈谈在班级建设中自己的几点做法。一、运用榜样进行有效的德育,促进班级优良作风的形成班风是班级中形成的一种共同习惯与风气,总要历经一个由点到面、由少数到多数、由压力到动力、由不自在到习惯  相似文献   

16.
“新基础教育”是关于“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研究,它的价值取向是追求学生生命的成长、关注教师生命的成长和关注研究者自身的生命成长。因此,无论在课堂教学改革还是在班级建设改革上,“新基础教育”谈到最多、关注最多、探索最多的便是教育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生命的成长、生活品质的提升问题,同时,很有见地、很有实践指导意义地指出“成人”与“成事”、“教书”与“育人”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朱春林 《家教世界》2013,(8):155-156
新基础教育认为:"班级建设是学生和老师在学校合作进行的、为促进学生社会性和个性健康主动发展而开展的学校实践",其中"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和综合性工作,也是学生班级日常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方面。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形象的建立和群体个性的追求。""温馨教室"建设所形成的温馨的环境,会使班级呈现出积极进取、尊重关爱、真诚互信、宽松和谐的氛围,这种氛围直接影响着本班学生的情绪情感、思想  相似文献   

18.
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根据办学实际和需求,把新基础教育理论提炼为"四还",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成为了师生演绎生命的重要场所。一、新基础教育的三个要求我校创建于1984年,1997年金山撤县建区成为金山区重点高中,2007年学校成功创建上海市实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当前我省广大教育工作者正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在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中,众多卓有成效的课题研究对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南安实验中学的“新基础教育”课题研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硕果累累。实验班的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突破,课堂教学改革和班级管理水平有了提高,教师的教育观念得以更新,师生的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它促进了师生共同完善发展。这里刊发他们就该课题研究撰写的一组文章,展示了他们的科研成果,值得一读。 (“新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简介:“新基础教育”是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叶澜教授主持的中国教育科学“十五”重点研究课题。新基础教育的“新”是相对现有的基础教育而言,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探新两方面。在理论上要对与基础教育相关的重要问题作重新探讨,形成新的理论体系;在实践上要构建体现时代发展要求、体现新基础教育理论、服务于21世纪的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校实践模式。具体表现在:基础教育观念系统的更新;学校教育日常活动方式的更新;师生学校生存方式观念的更新。它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师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20.
正新学期,班主任、学生在教室里相遇,鲜活的生命通过班级发展得以发展,班主任、学生都将得以成长。所以,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从一开始就应该知道需要在新接班级里种下什么样的种子,才能历经岁月的洗礼与注入而成长为生命本身的样子,即让学生成为自己、让班级真正成为班级。所以,开学第一个月尤为重要,需要将学生的整个注意力引向团队的建设、班级的愿景。我是通过设计以下系列活动来达成的。第一周:"热身破冰"——团队建设每一次接新班,我都会给学生分组,建团队。但每次分的方法都不一样。2006级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