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6 毫秒
1.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不仅是一种社会历史演进理论,更是一种现代社会转型理论。我国近现代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真实情况及其所进行的一系列社会转型实践表明,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目标、方向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转型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社会转型基本内容的揭示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转型基本原则的规定,使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转型理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转型亟需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类社会转型的本质概括,因而成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趋向和根本指针.要推进中国社会顺利转型,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转型目标、速度、保障机制和理论研究等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3.
市民社会是西方近代社会转型的根本问题,市民社会问题是引发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问题意识,也是当代中国"现代性"社会转型所要面对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把市民社会研究(批判)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意识,可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和自身内在理论逻辑的变革.同时,通过对市民社会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审理,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这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上可以发出马克思主义的声音,从而沟通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关系,导引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真正出场,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全球风险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借鉴马克思全球风险理论基础性、整体性的观点,借鉴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和马克思生态文明理论。只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生态文明观,深化社会发展整体性问题和社会转型问题的研究,树立全球风险意识重视社会转型问题,才能走一条共存、互动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转型以思想解放作引导,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两个主要特征,中国发展思路的转变也影响了社会转型.邓小平的思想解放理论、建设模式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和共同富裕理论,与中国社会转型有着逻辑关联.  相似文献   

6.
90年代社会发展尺度和模式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90年代社会发展尺度和模式问题做了简要述评,认为,在社会发展尺度问题研究中,应注意贯彻以下原则:恒定性与动态性相协调,现实性与理想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在社会发展模式问题研究中,针对中国社会转型,应进一步加强对社会转型的微观考察,加强对国外社会发展理论尤其是社会转型理论的研究,并注意解决社会转型所受到的来自传统惰性和后现代主义的双重围困问题  相似文献   

7.
市民社会理论:透析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民社会与市场经济必然地关联在一起,它在西方国家有着悠久的传统和现实的发展,它对于国家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的普遍意义已有目共睹、毋庸置疑。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内的许多思想家、政治理论家都对市民社会的自身特点、对国家的意义、对人的发展的必然性阶段有着精辟的论述,其中涵盖了市民社会的一般价值诉求和历史的特殊性。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日益深入,一个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应运而生,因此,以一种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高度、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视野,解读市民社会相关理论,透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内涵、问题和方向,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基础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围绕着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史学界主要就社会转型的概念、起始时间、动因和阻力以及社会转型特征和实质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学者们从社会的各个角度如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文化等一系列变迁来观察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综合这种考察有助于全景式地发现中国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所经历的各种问题,为近代中国社会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关于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枝琳 《成人教育》2011,31(3):23-24
当前,中国社会进入快速转型时期。随着社会转型的逐步深入,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了许多与社会转型不相适应的方面。遵循教育转型与社会转型的共变理论,成人高等教育也应积极回应,进行全方位的变革与转型。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枝琳 《继续教育》2010,24(12):21-23
当前,中国社会进入快速转型时期。随着社会转型的逐步深入,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了许多与社会转型不相适应的方面。遵循教育转型与社会转型的共变理论,成人高等教育也应积极回应,进行全方位的变革与转型。  相似文献   

11.
刘祖云教授撰著的《从传统到现代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一书于 1999年 12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主持的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流动研究”的最终成果之一。从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或范畴出发 ,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进行多视角多层面的探讨 ,是该书的初步尝试和一大特色。该书共分 11部分 ,各部分题目依次是 :社会变迁、社会发展与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与社会开放 ;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层 (上、下 ) ;社会转型与社会流动(上、下 ) ;社会转型与社会控制 (上、下 ) ;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 (上、下 )…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与当代中国的教育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征,也是当代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宏观背景。本文探讨了社会转型的实质和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强调了人的转型是社会转型的核心,认为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必须紧密结合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特点,实现教育整体的转型。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颇为艰难曲折。制约中国社会转型的外部因素主要是20世纪前半期资本主义的殖民侵略友苏俄和共产国际的参与;内部因素是由于封建专制主义传统的根深蒂固和中国人在盲目自大的同时所具有的消极防卫性化心理。另外,在若干重‘大而敏感的问题上存在认识迷误,则是制约中国社会转型的理论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中国社会转型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多次转型、波浪式逐渐递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极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面发展,对中国当代社会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为研究背景,重点分析研究科学技术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影响及其在中国当代社会转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与社会流动:从理论到现实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首先认为,社会流动是社会转型的标志和机制,社会流动程度与社会开放乃至社会转型程度成正比,合理的社会流动可形成新陈代谢、拾遗补缺和促优汰劣的社会机制。另一方面,转型过程中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科技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和制约其社会流动状况。其次,文章从社会现实出发探讨了本世纪末中国的社会转型与社会流动。认为:80年代中国的“流动热”和“流动潮”既表明中国社会正以强劲有力的步伐步向开放、迈向现代,又表明社会转型或社会改革在行业、地区及单位严重失衡;90年代中国的三大基本阶层即农民、工人和干部的流动则与改革的深浅和利益的得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转型时期儿童、少年品德特征及其社会背景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处于激烈变革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学的理论告诉我们,社会转型不仅仅是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而且是整个社会制度和社会观念的重大变革,这种变革必须影响到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年轻一代思想品德的发展。广东、福建、浙江三省沿海地区是我国最早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地区,20年来这一带的经济——社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正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由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由传统的社会主义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转型。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社会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它的推动下.中围的社会转型显得如此迅速、如此广泛、如此深入。  相似文献   

18.
埃里克森的以自我同一性为核心的人格发展渐成说论述了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本文立足于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以自我同一性理论分析当前中国人的心理社会问题,提出当代中国人处于自我同一性解离状态,并分析其心理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9.
论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思潮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思想倾向.中国社会转型中一些社会思潮会动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民族价值观和正确道德现的树立.高校要重视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影响,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正确引领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20.
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理论基点,深刻解读了社会转型中幸福的时代价值。认为要积极树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作用,促使人们追求和谐富足的幸福社会,推动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