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齐齐哈尔市区第四系地下水资源多年平均补给量为71901×104m3/a,多年平均可开采资源量为68530×104m3/a,现状开采量为29258×104m3/a,剩余地下水资源量为39272×104m3/a,余水模数9.80×104m3/a·km2,总体为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中等区。由于第四系地下水资源开采的不均衡性,导致河谷平原区第四系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大,倾斜平原区第四系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较大,低平原区第四系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较小。根据齐齐哈尔市区第四系地下水资源余水模数、地貌单元及开采第四系地下水的难易程度,将齐齐哈尔市区划分为:1河谷平原第四系地下水开采潜力大易开采利用区;2倾斜平原第四系地下水开采潜力较大易开采利用区;3低平原第四系地下水开采潜力较小复杂开采利用区。  相似文献   

2.
东大岗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长军 《资源科学》2004,26(2):80-87
南阳市东大岗地区山区面积占23%、岗地55%、平原22%,地下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人均拥有地下水可采资源101.3m3,山区、岗区缺水严重,出现了区域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水质变差等环境地质问题。随着南阳市东大岗地区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地下水开采量急剧增加,超采地下水严重,已出现了很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遏制过量开采地下水,达到可持续开发利用地下水并保护环境的目的,该文在分析现状地下水资源及开采量基础,对每个水文地质单元中的浅层、深层地下水总量进行了开采潜力分析并做出了总体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然后按照满足人畜用水、农田灌溉用水、工业用水的先后顺序,又做了专门性的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对浅层地下水按照其总量可规划为4 个区4 个点,按人畜用水可规划为5 个区,按农业灌溉可规划为5 个区4 个点;对深层地下水按照其总量可规划为5 个区,除人畜用水外,深层地下水不得随意动用。在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较为丰富,应采用可持续性原则合理开发利用。对山区、岗区缺水严重处,应采取回灌措施补给地下水。  相似文献   

3.
气候异常对临汾盆地地下水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业耀  白利平  王金生 《资源科学》2009,31(7):1168-1174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气候异常对临汾盆地地下水系统的影响。在介绍临汾盆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地下水模拟软件GMS建立了研究区潜水和中层承压水的水流模型,并根据地下水实测水位资料对模型进行了识别和验证。通过对临汾盆地近50年降水量的分析,确定将连续出现两个特殊干旱年(降水频率为95%)作为气候异常变化情形,运用建立的数值模型对气候异常条件下地下水水位的变化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气候异常条件下潜水水位将下降0.3~0.9m,承压水水位将下降2.5~5m。承压水目前是本区地下水的主要开采对象,异常条件下承压水水位的下降可能会使该地区地面沉降进一步加剧。研究降水量异常变化对临汾盆地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对于该区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规划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 本世纪四十年代以来,我国大范围年平均气温普遍下降。 1958-1962年气温曾有回升,1963年以后又再次下降,七十年代中期又略有上升。四十年以来气温下降的特点是:夏秋季比冬春季明显,北方比南方明显。进入七十年代以后连续出现五个暖冬(1972-73,1974-75,1975-76,1977-78,1978-79),我国多数地区冬季气温略有回升。建国以来,全国平均降温幅度在0.4-0.8℃之间。如上海最近十年(1965-74)平均温度为15.6℃,比最暖的1940-49年的十年平均温度16.1℃下降了0.5℃。象这样规  相似文献   

5.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科学资源研究部于1988年6月,公布了日本从1965年以来的科学技术资源情况的报告,并与美国的资源情况对比。现择其主要内容简介如下。·美、日两国科学技术人力资源比较日本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少于美国,但是1965~1986年,日本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增加的比例远超过美国,以占每万劳力比例计,日本1965年仅为24.6,而1986年已增至69.3;美国1965年为64.7,1986年为67.1。  相似文献   

6.
黄河下游(山东段)为地下水开采较严重的地区之一,不合理的开采造成了该地区地下水水位迅速下降,破坏了地下水动态平衡,严重地区出现地面下降等地质灾害。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自运行以来,对黄河下游浅层地下水水位变化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结合两个年份的地下水水位资料,绘制出水位变幅图,进行分段分区域研究,得出可行性结论。  相似文献   

7.
2002年~2004年,“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项目”首次对我国平原地区地下水资源质量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评价:我国地下水水质趋向恶化。根据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进行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所评价的平原区面积中,Ⅰ类和Ⅱ类水质面积仅为5%,Ⅲ类区面积占评价面积的35.3%(Ⅰ类、Ⅱ类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水资源稀缺性感知划分为水量短缺认知、水位下降认知、风险认知、机井使用感受和灌溉感受五个维度,利用华北井灌区1168户农户户主的调查数据,运用边际结构模型(MSM)逆向概率加权(IPW)估计方法剔除气候、资源禀赋等伪关联因素的影响,实证分析了水资源稀缺性感知对农户地下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稀缺性感知影响地下水利用效率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其中间接影响发挥作用更大。直接影响是通过水量短缺认知和水位下降认知来实现的,即认知水平越高,地下水利用效率越高。稀缺性感知通过影响超采行为、节水技术采用行为和水利设施维护等投入行为决策间接作用于地下水利用效率,且风险认知、灌溉感受和行为决策间存在交互效应。风险认知水平高导致超采行为频发,降低地下水利用效率;灌溉感受越差的农户水利设施维护动力越强烈,从而提高地下水利用效率;节水技术采用行为有利于实现地下水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9.
孙晨 《青海科技》2013,(2):12-16
2011年,国家环保部发布的《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中提供了一些数据:多年来,我国地下水资源量平均为8218亿立方米,其中北方只占到30%。虽然北方的面积大,占全国总面积的64%,但地下水资源相对较少。南方面积36%,地下水的资源量却占了70%。  相似文献   

10.
邯邢煤矿区是我国华北地区的重要煤炭基地之一,煤炭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邯邢煤矿区是典型的岩溶大水矿床,长期面临“煤水共存”的问题,水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为防止奥灰水突水,大量疏排地下水,致使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造成泉群断流、水质污染、水资源浪费、当地供水短缺等一系列水环境问题。这引起国家决策部门和有关专家的高度重视,客观现实要求必须系统总结研究矿区及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其水环境变化,查明煤矿开采引发的主要水环境问题,评价煤矿开采对矿区、区域地下水系统和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为科学论证研究煤炭资源开采和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案、保障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黄河流域地下水系统划分及其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下水系统的划分是正确评价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的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黄河流域地下水系统划分的原则:主要以地下水的循环特征和水力联系为依据划分地下水系统。一级地下水系统以黄河一级支流流域分水岭为边界;二级系统主要考虑含水介质的类型(孔隙、裂隙、溶隙)以及黄河支流流域的分布。将研究区划分为9 个一级地下水系统,31 个二级地下水系统,并论述了各地下水系统的主要水文地质特征。该次研究还对黄河下游地区、鄂尔多斯闭流区的地下水系统边界进行了讨论。认为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地表闭流区内,同样存在有相应的浅层地下水闭流区系统;黄河下游地上悬河段,则充分考虑了黄河作为分水岭对两岸地下水的补给,即以黄河对地下水的补给范围作为地下水系统划分的边界;在入海口地区,从地下水的生态作用出发,进行了单独的划分。黄河流域地下水系统的划分,为进一步评价黄河流域水资源、实施流域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1 包头市可利用供水水源状况包头市区可利用的供水水源有 :地下水资源、水库水和黄河水。包头市及近郊范围内的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资源量为 1 .2 6× 1 0 8m3/a;水库可向城市提供 5× 1 0 4 m3/d,作为城市自来水公司季节性调节水源 ;目前包头市在黄河昭君坟段和磴口段取黄河水量为 1 .5 7× 1 0 8m3/a作为城市供水 (包括包钢用水 )。综合地下水和地表水 ,现包间市区可利用的水资源量为 3× 1 0 8m3/a左右 (含 1× 1 0 8m3/a的农业用水 ,可作为城市供水资源量约为 2× 1 0 8m3/a左右 )。 1 996年城市总供水量为 2 .5 5× 1 0 8m3/a,地下水已…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专利时序数据预测技术机会的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方法,并以1977年1月—2014年6月半导体行业专利时序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半导体行业专利授权数量处于上升状态与下降状态的交替频率较高,且专利授权数量处于上升状态的持续期明显弱于专利授权数量处于下降状态的持续期:专利授权数量处于上升状态的平均持续期约为4.167个月,专利授权数量处于下降状态的平均持续期约为13.699个月。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提出的马尔科夫区制转换(MRS)方法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某个特定领域出现技术机会的时间窗口。  相似文献   

14.
通过搜集资料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查哈尔滩井灌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同时,对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过程中出现的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促进井灌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贫困时空分异研究——以石羊河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莉  石培基  魏伟  张胜武  刘海猛 《资源科学》2013,35(7):1373-1379
通过建立石羊河流域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WPI模型计算2001-2010年流域内5县(区)的水贫困水平,并以资源、设施、能力、使用、环境系统贡献率为基础,运用LSE判定5县(区)的水贫困空间驱动类型.结果表明:时间序列上,石羊河流域水贫困程度以不规则的“h”型减弱,按降幅快慢,可划分为波动下降(2001-2005年)和快速下降(2006-2010年)两个阶段;5系统的贫困指数亦以不同形式趋于减小,内部稳定性差异明显.空间格局上,各县(区)水贫困程度以不同形态减弱,空间驱动类型以四因素协同型为主,并细分为4个子类:资源-能力-使用-环境驱动型(民勤县、古浪县)、资源-设施-使用-环境驱动型(永昌县)、资源-设施-能力-环境驱动型(凉州区)和资源-设施-能力-使用驱动型(金川区).  相似文献   

16.
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的更新与资源属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术界对于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的资源属性存在争议,这直接关系到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管理方式和开发战略的制定。本文从地下水资源属性的定义、内涵,地下水补给以及开发后含水层系统的响应等方面来讨论深层地下水的更新性。含氚的现代地下水分布在山前平原,其稳定同位素组成接近当地降水加权平均值,说明当地降水补给占有相当的比重,氚含量与深度的关系反映了150 m深度以上地下水是可更新的,其更新强度约为3%/a。中东部承压含水层地下水的放射性碳-14年龄为10 ka B.P至大于35ka B.P,其稳定同位素δ18O和δD值比现代地下水要低得多,反映了末次冰期补给水的特征。根据水均衡方法估算的河北平原承压含水层1985年~1995 年间的平均更新强度为 0.09%/a,1990年~2000年间的平均补给强度为0.12%/a,说明大规模开采地下水诱发了一定程度的侧向补给,但是其更新强度仍然小于一般意义上的可更新含水层系统的更新强度0.2%/a。尽管这部分承压地下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不可更新地下水资源”,但因其更新相对比较缓慢,可以看作“不可更新地下水资源”,应该按不可更新地下水资源来规划开发与管理。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调查分析了勘察区内所有开采井的开采量,并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了论证,阐述了勘探区地下水与黄河水密切的水力联系.黄河水水位的升降,直接影响勘察区地下水资源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陈传友 《资源科学》1988,10(3):31-41
从广义而言、西藏水资源包括冰雪水资源、湖泊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和河川径流资源。通过分析,上述水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图1)。由图1看出,计算外流水系区河川径流和内流水系区补给湖泊的地表及地下径流,就能大体上反映该地区每年积极参与水循环的,有可能利用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调查分析了勘察区内所有开采井的开采量,并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了论证,阐述了勘探区地下水与黄河水密切的水力联系。黄河水水位的升降,直接影响勘察区地下水资源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56~2004年长江源区水文和气象台站观测的流量、气温、降水资料,用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径流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近50年来长江源区月平均最大、最小流量和雨季、年流量均呈减小的趋势,20世纪60和80年代的单峰峰值出现在7月,70年代、90年代的单峰峰值出现在8月,近14年直门达水文站年径流共减少了96亿m3。雨季平均流量的距平基本经历了一个“正~负~正~负”的历史变化过程,雨季和过渡季节降水量、季节积雪融水量和高山冰雪融水量的总量呈下降趋势。前期6~9月(10月)降水量和平均气温(以及流量)因子基本能模拟出后期10月(11月~翌年4月)流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