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马铃薯疮痂病是由疮痂链霉菌引起的一种危害马铃薯块茎较为严重的土传性病害,在贵州省马铃薯主要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给马铃薯的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实验通过研究不同药剂配方对"费乌瑞它"马铃薯疮痂病的影响,筛选出对马铃薯疮痂病防效较好的药剂配方。结果表明,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0%王铜可湿性粉剂+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琥·铝·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和40%琥·铝·甲霜灵可湿性粉剂+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50%王铜可湿性粉剂,上述搭配的药剂相对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以及清水对照喷施的效果来比,能够极显著降低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病率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提高其商品率,且对马铃薯植株性状(株高、茎粗、叶宽和叶长)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14—2015在陕西三原县安乐镇西毛村试验基地进行了不同肥料处理对中麦895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不同复合肥较常规施肥处理产量显著提高,增产10.5%~13.4%,以中化复合肥处理增产幅度最大,达13.4%.使用复合肥可显著提高小麦个体质量,其中单株分蘖数和次生根数分别较对照提高1.7%~15.4%和11.5%~17.9%;成穗率和成穗数分别较对照提高7.9%~11.9%和11.4%~16.7%;但对穗粒数、千粒重、穗长、小穗数和不孕小穗数效应不显著.施用复合肥可显著提高小麦籽粒稳定时间、沉降值、容重、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依次较对照增加15.6%~19.4%、3.1%~4.6%、0.6%~1.1%、2.1%~4.2%和0.5%~0.8%,但对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硬度和吸水率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水稻恶苗病药剂浸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高效的水稻种子处理药剂,有效控制水稻恶苗病的发生,选用不同药剂进行了浸种试验,结果表明,用6%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10%氰烯·杀螟丹可湿性粉剂、62.5%精甲·杀螟丹悬浮种衣剂、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乳油对水稻种子进行药剂处理,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显著,防效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种植密度对百玉9337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设五个种植密度,对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单株产量等性状进行研究.统计分析表明,百玉9337在不同密度下秃尖长的变异系数最大,而穗行数的变异系数最小.方差分析表明,穗长、秃尖长和穗粗在各密度间的差异显著,穗行数和行粒数在各密度间的差异不显著.多重比较表明,种植密度在4 000株/667 m~2下的穗长与5 000、6 000株/667 m~2的穗长有显著差异,在4 500株/667 m~2下的穗长与5 000株/667 m~2的穗长有显著差异,其它密度下的穗长均无显著差异;种植密度在6 000株/667 m~2下的秃尖长与其它密度下的秃尖长均有显著差异,其它密度下的秃尖长均无显著差异;种植密度在4 000株/667 m~2下的穗粗与4 500、5 000、6 000株/667 m~2的穗粗有显著差异,在5 500株/667 m~2下的穗粗与4 500、6 000株/667 m~2的穗粗有显著差异,在4 500株/667 m~2下的穗粗与5 000、6 000株/667 m~2的穗粗有显著差异,其它密度下的穗粗均无显著差异;5个种植密度下的穗行数均无显著差异;种植密度在4500株/667 m~2下的行粒数与6 000株/667 m~2的行粒数有显著差异,其它密度下的行粒数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生育期喷施奇善宝对小偃22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奇善宝可以显著提高小偃22产量,增产幅度4.8%~13.4%.以孕穗期喷施增产幅度最高,达13.4%,成穗数、千粒重、穗粒数分别较对照增加2.30×105株/hm2、2.4 g和1.7粒/穗.不同生育期喷施奇善宝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偃22籽粒品质,稳定时间提高了6.0%,沉降值提高7.7%,蛋白质含量提高4.8%,湿面筋提高1.5%,吸水率提高3.3%,籽粒硬度提高8.8%,延展性提高3.6%,最大拉伸阻力提高1.2%.以蛋白质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变化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密植对百玉393的单株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设计6个密植条件,以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单株产量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统计分析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升高,百玉393的单株产量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5 500株/667 m~2条件下的单株产量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百玉393在不同密植条件下的单株产量与穗长、行粒数呈显著正相关;穗粗与穗长、行粒数均呈显著正相关;穗长与行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方差分析表明,穗长和行粒数在各密度间的差异均显著,秃尖长、穗粗和穗行数在各密度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多重比较表明,种植密度在4000、4500株/667m~2的穗长与其它密植条件下的穗长有显著差异,5000、5500株/667 m~2的穗长与6000、6500株/667m~2的穗长有显著差异,其它密度下的穗长无显著差异;种植密度在4000、4500株/667m~2下的穗粗与6500株/667m~2的穗粗有显著差异,其它密植条件下的穗粗均无显著差异;种植密度在4000株/667 m~2的行粒数与5 500、6 000、6 500株/667 m~2的行粒数有显著差异,4 500株/667 m~2的行粒数与6 000、6 500株/667 m~2的行粒数有显著差异,其它密度下的行粒数均无显著差异;各密植条件下的秃尖长和穗行数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试验于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试验田中进行,选择小偃22为试验材料,采取叶面喷施果宝调节剂研究其对小偃22产量及品质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果宝调节剂显著提高了小偃22产量和品质.处理小麦的成穗数(513.6~520.3)×105个/hm2,较对照增加1.1%~2.8%、小穗数18.8~18.9个/穗,较对照增加4.7%~5.8%、穗粒数29.4~29.8粒/穗,较对照增加2.9%~4.5%、千粒重43.8~45.6 g,较对照增加1.3%~5.6%、不孕小穗数3.7~4.1个/穗,较对照减少7.7%~17.0%、产量5 790.4~6 115.6 kg/hm2,较对照增加3.9%~9.7%,容重787.6~789.6 g/L,较对照提高0.3%~0.4%、硬度79.5%~82.4%,较对照减小1.3%~4.8%、蛋白质含量16.2%~16.8%,较对照提高3.4%~6.7%、湿面筋含量35.3%~35.8%,较对照提高1.1%~2.6%、拉伸面积61.7~62.4 cm2,较对照增大0.2%~1.2%,延展性225.4~226.4 mm,较对照增大0.1%~0.6%.沉降值、稳定时间的变化与浓度有关,吸水率与最大拉伸阻力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集宁师专学报》2019,(4):14-16
由黑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atroseptica)引起的黑胫病是广泛影响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种薯传播细菌病害。为了有效防治马铃薯黑胫病,本文选择了8种杀菌剂:69%霜疫·恶朗可湿性粉剂、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88%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剂、56.7%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3%甲霜·噁霉灵水剂和57.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对黑胫病病原菌生长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为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EC50值为5.27μg/ml,r值为0.971。  相似文献   

9.
棉花施用惠满丰有机复混肥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季不施肥,皮棉产量50kg/667m~2以上的生产条件下,棉花施用惠满丰有机复混肥30-70kg/667m~2,伏前桃增加1-1.5个,株高增加9.9-17.1cm,茎粗增加0.2-0.8mm,有效果枝增加约1.3个,单株成铃数增多1.1-3.1个,单铃重约增加0.4-0.5g,霜前花率提高3-9个百分点,衣分、子指也有所提高,比对照增产皮棉14.1-31.8kg/667m~2,增幅27.4%-61.1%(平均45%)。在等养分量情况下,惠满丰有机复混肥肥效优于化肥。惠满丰有机复混肥的经济合理施肥量为70kg/667m~2。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优质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和普通小麦一样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不同阶段(主要是播种期和返青拔节期)分别用种衣剂、杀菌剂进行防治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剂防治的最好组合是:播种期用14%小麦种衣剂拌种,返青拔节期(3月15日前后)用20%纹枯净可湿性粉剂喷雾。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地下水水位为2 m时,不同浓度的咸水(1.5、2.5、3.5和4.5 g/L)灌溉对冬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分蘖干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咸水的浓度为1.5 g/L时,平均株高为58.9 cm,平均叶面积指数为5.69,平均分蘖干重为1.41 g,平均叶绿素含量为26.39 mg/L;与1.5 g/L浓度咸水灌溉相比,浓度为2.5 g/L时平均株高、平均叶面积指数、平均分蘖干重和平均叶绿素含量分别减少1.8%、10.5%、10.6%和1.7%;灌溉咸水浓度为3.5 g/L时平均株高、平均叶面积指数、平均分蘖干重和平均叶绿素含量较1.5 g/L时分别减少4.6%、22.8%、22.0%和3.6%;灌溉咸水浓度为4.5 g/L时平均株高、平均叶面积指数、平均分蘖干重和平均叶绿素含量较1.5 g/L时分别减少8.5%、29.0%、27.6%和5.6%.灌溉咸水浓度越高,对冬小麦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12.
Bread wheat varieties as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nitrogen levels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INTRODUCTION Dera Ismail Khan lies in Pakistan’s arid zone (71.07° longitude, 31.57° latitude and 500 m above sea level). This zone is in the extreme south of (NWFP) Pakistan at the bank of the River Indus. Dera Ismail Khan is bounded by Sulaiman Range to the West, the Indus River on the East, Marwat and Bhit- tani Ranges on the North and Vehowa Nala (Punjab) on the South. Besides certain local variability the area is comprised of four basic divisions viz mountains, a series …  相似文献   

13.
施用氮肥可明显改善小麦的产量构成及品质,其种子粗蛋白含量较不施氮区增加30%,而施用氮肥对小麦的发芽率有减少的趋势.在土壤高磷、钾条件下.施用磷、钾肥对小麦产量及粗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但发芽率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用清水及种衣剂处理分别作对照 ,通过在小麦种衣剂中加入尿素、KH2 PO4和腐殖酸的试验 ,结果表明 :种衣剂中加入尿素和KH2 PO4增产效果显著 ,而种衣剂中加入腐殖酸却明显减产。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沿淮地区麦茬直播播期对"绿旱1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月25日-7月5日范围内,随着播期的延迟,"绿旱1号"的株高、生物产量、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及经济产量均降低,而千粒重、经济系数呈先升后降趋势;因播期推迟,导致减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但在6月15日之前播种的处理较对照减产幅度较小,6月22日以后播种的处理较对照减产幅度达17.9~43.9%。因此,"绿旱1号"在沿淮地区麦茬直播要尽可能在6月15日之前播种,提早播种对增加产量有显著效果,一定要避免在6月29日后播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商麦5226为材料,模拟p H值为2.0、2.5、3.0、4.0、5.0五种酸雨,研究其对小麦萌发过程中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幼苗体内SOD、POD活性、MDA含量7个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酸度的增加,小麦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SOD活性整体呈下降趋势,而POD活性和MDA含量呈增加趋势。不同p H值的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常太库区红壤土山地枇杷园为对象,研究了不同配方施肥对解放钟枇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增施枇杷专用的配方肥料能够明显促进枇杷增产,改善枇杷的果实品质,可在枇杷生产上推广应用.与CK相比,枇杷冠幅增加58.95%,干周增加20.5%,单位面积产量提高42.18%,枇杷果实平均单果重增加3.2g,可溶性固形物提高1.2%、可溶性总糖提高1.3%,枇杷果实的可滴定酸降低0.15%.  相似文献   

18.
对百农矮抗58、郑麦366、郑麦7698进行11种剂量的MST种子活力剂拌种处理,分别稀释0(CK)、5、10、15、20、25、30、35、40、45、50倍,研究不同稀释倍数下MST种子活力剂对小麦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释5~50倍的MST种子活力剂均能提高小麦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拌种后幼苗干重、根系鲜重、根系干重、苗高、根系长度显著增加;以稀释30~35倍的MST种子活力剂拌种提高种子活力效果最显著。研究结果为提高小麦种子活力播前拌种处理技术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三种方法提取八角茴香精油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角茴香精油及其单体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食品防腐领域.本文采用三种方法提取八角茴香精油,比较得出最优提取方法,并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作为供试菌种,对精油的抗菌效果、精油抗菌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八角茴香精油的最佳条件为:原料粉碎程度40目,料液比为1∶10,蒸馏2h,得率为9.194%;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八角茴香精油的最佳条件为:压力为2000PSI、温度为30℃、萃取2.5h,得率为4.5%.乙醇回流法提取八角茴香精油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10(g/mL),回流次数为3,回流时间为3h,得率最高可达34.52%;乙醇浸提法提取八角茴香精油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0(g/mL),浸提时间3h,粉碎程度60目,最高得率为20.38%.精油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是酵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