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素琴 《江西教育》2005,(14):30-31
教学内容:"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的读、写,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知道了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几就表示几个一的基础上进行本节课的教学.以下是甲乙两位老师执教这节常规口算课的教学片段对比设计.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的读、写,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知道了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几就表示几个一的基础上进行本节课的教学。以下是甲乙两位老师执教这节常规口算课的教学片段对比设计。片段一甲教师师:小朋友,上课前,老师先请你们来看段动画。(师播放动画《迪士尼》片段,40秒的动画片段使学生轻松愉快,笑声不断。)师(满面笑容):谁能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了小天鹅在跳舞,唱着1、2、3、4……的英文歌。生1:我看到森林里的小熊、大象、…  相似文献   

3.
笔者曾听了一位老师执教小学一年级退位减法“23-8”。教参的要求是抓住“退位”问题讲解:个位上3减8,不够减,应从十位上退“1”,和个位上的3合起来是13,13减8得5;十位上2退去1得1,合起来是15。为了实现教参的意图,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课始,教师出示了一道口算题:23-2,学生很熟练地答了出来,教师随即将减数“2”改为“8”,问小朋友:“23-8=?”小朋友无法回答。教师一边板书课题一边说:“减数‘8’比被减数个位上的‘3’大,怎么减,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问题。”课堂教学很快进入下…  相似文献   

4.
徐颖 《贵州教育》2014,(6):34-36
教学内容人教社2012年实验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6页、37页及39页练习八第5—8题。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100以内数的数数和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呈现“数不同颜色的纽扣数量”,引出100以内的数该怎样读写。由用小棒表示数过渡到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来表示数,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百位这三个数位的名称、顺序以及数位表示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常见的数学方法,许多同学往往感到困难,其实,解应用题最重要的是审题,从问题中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用方程解应用题可以巧用“未知化已知”找等量关系,下面举几例加以说明。例1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小1,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的和是这个两位数的15,求这个两位数。分析:设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x,根据题意得到信息: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x,个位上的数字是x 1,且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的和是这个两位数的51.这个两位数可以表示为10x (x 1),由此可得到等量关系:十位数字 个位数字=51×这个两位数。…  相似文献   

6.
一、填空题1.看图写数。()个十和()个一,写作()。2.68里面的“6”在()位上,表示()个();“8”在()位上,表示()个()。3.①()个一是十。②100里面有()个十。③个位是5,十位上是2,这个数是()。④84里面有()个十和()个一。4.在○里填上“>”、“<”、“=”。40 7○55-569-9○40 2010  相似文献   

7.
明启文 《云南教育》2001,(23):38-39
小学数学第五册“总复习”把全册所学的知识归纳为五个部分,复习应抓以下几点。一、理解算理,掌握法则,突破难点。一位数乘、除多位数,是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在数位上的第一次拓展,为今后的笔算乘、除法奠定了基础。因此,复习时必须:(1)切实理解算理:用一位数去乘十位数,所得的积是表示几个“十”,写在十位上,去乘百位数,所得的积表示几个“百”,写在百位上……用一位数去除百位数,如果够除,商就表示几个“百”,去除十位数,如果够除,商就表示几个“十”……理解了这一点,乘的积,除的商才不会出现错位。(2)掌握法…  相似文献   

8.
一、1 0 0以内数的有关概念正确地理解 1 0 0以内数的概念 ,是本册内容的重点之一 ,它是学习 1 0 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 ,也是学习多位数的基础 ,在实际生活中也经常用到 ,因此 ,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1 加深对数位的理解。复习时让学生掌握百以内数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 ,第二位是十位 ,第三位是百位。个、十、百是计数单位 ,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 ,十位上的数表示几十。如一个数个位上的数是 3,十位上的数是 6,这个数是 63。2 巩固数数、数的组成、数的大小等有关知识。数数中接近整十的地方是难点。复习时…  相似文献   

9.
初小算术第六册第27页上有这样一段粗体字:“个位不够減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減;十位不够減从百位退1,在十位加10再減。”按照这个说明,退位減法的讲解过程应该是这样的,以573-258=?为例,被減数个位是3,減数个位是8,3个1去掉8个1够吗?(不够。)怎么办呢?(从十位数上退1个下来。)从十位上退1个下来合几个1呢?(10个1。)它自己本位上原有3个  相似文献   

10.
连续退位减法是万以内退位减法的重点。为了使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理解透彻,计算正确、迅速,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楚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我在讲435—356这个例题时,先让学生口算几道20以内的减法题目。接着提问:几个1是十?几个十是一百?几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有几个百?一百里有几个十?十里有几个一?然后,请三个同学到黑板前分别做被减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个位上的同学拿5根筷子、十位上的同学拿  相似文献   

11.
超级退位     
今天教学《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例题是:507-348———学生尝试计算后,基本上能较为清楚地说出计算过程:“个位上的7不够减,要向十位借1;而十位上的是0,又必须向百位借1作为10个十,再从这10个十里借出1个十到个位。”接过孩子们的话茬,我自然而然地揭示课题:“像这样被减数中间有0的版式,计算时……”多数学生均无异议,可有一个学生却突发奇想:“老师,既然十位借给个位的1也是从百位借来的,为什么个位不够减的时候不直接向百位借呢?”我一时也很惊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作十……”,不是在以前学习两位数退位减法时就讲得清清楚楚的嘛!这个不安分的孩子,怎么想到要“越级”相借呢?心里虽有一点“疙瘩”,但我还是决定听听其他孩子的看法。“我觉得像这种情况是可以直接从百位借1的。不过借来的1拿到个位上要作为100个一,和个位上原来的7加在一起是107,再减去8得99,但是不能在个位上写上两个数字啊,这99里面的90还是得进到十位上。这样,十位上的0也就成了9,算出来的结果和原来的退位方法结果是一样的!”又一学生说。此言一出,众多学生鼓掌欢呼。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如此“越级”退位,没想到经过这样分析,也是理...  相似文献   

12.
<正>例题在计数器上拨4个珠子,可以表示出哪些两位数?再把这些两位数从大到小排列起来。要拨出两位数,十位上就必须有珠子,因此,十位上最少得拨1个珠子,剩下的珠子拨在个位上,这时表示的数就是13。再在十位上增加珠子,个位上减少珠子。十位上拨2个珠子,个位上也是4-2=2(个)珠子,这时表示的数是22。  相似文献   

13.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识记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记住个位、十位、百位的位置、顺序及相邻数位间的进率;(2)记住读数、写数都须从高位开始;(3)认识货币单位元、角、分,记住1元=10角、1角=10分。 2.领会目标。(1)领会个位和十位的意义,理解一个数字在个位和十位上所表示的不同数值,从而初步领会其位置值概念;(2)理解并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和读写方法。 3.简单应用目标。(1)能正确、熟练地读写100  相似文献   

14.
一、写空。(井SZ分) 〔1)8个十和6个二是()。 (2)2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8)()个十和()个一是45。 (4)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7的数是()。 (5)从右边起,策一位上的数字是8,第二位上的数字是2,这个数是〔)。\j(e)’’这个数,左边的’表示(),右边,的4表示(}。 (7)SS这个数,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的数字是()。 (8)个位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同的两位数有: — — (9)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敷是()。(IO)写出我们学过的大于63小于70M有数: 二、判面(对的打“/”,猎的打“x”) (12分) (二)读数和与数都从高位起。() (三)在数位顾序表里…  相似文献   

15.
“11-20各数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数的认识”教学中的重点,“11-20各数的认识”关键是让学生理解11到20各数的组成,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它是以后学习百以内、万以内、亿以内数的基础。下面结合我在我县一年级数学教材教法观摩课上的几个教学片段,谈淡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六年制第五册第三页例2:“32÷2=16”的教学是在例1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例1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够除的,要先除十位上的数”以及竖式的写法。例2主要解决“十位上除有余数,要把十位上余下的几作为几十与个位的效加起来继续除。”这既是例2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实破这一难点,动手操作、形象类比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教学小数乘除法,应先复习小数的意义,六年制统编教材第八册第69页上说: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佯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怎样表示呢?(小数)“和整数一样,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份按整数的写法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  相似文献   

18.
一年级一填空。 1。(),10个一是(), 100里有( 10个十是)个一。 2.76这个数,丁在()位,表示 ()个();6在()位,表示 ()个() 3.40这个数,十位上的数字是(),表示()个();个位上的数字是 (),表示()个()。 4.一个数,十位的数字是8,个位上的数字是7,这个数是()。 5. 2X5二]0被乘数是(),乘数是(),积是();表示()个()连加,和是()。 6.用口诀“四五二十”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7 .2尺5寸=()寸4斤2两=()两8角一()分二、看图写算式。 1.在图上表示22减7--—争)10 203)一( O OO )=()0 0000 00 00加法算式:乘法算式:除法算式:读下面的题,先列式然后用图表…  相似文献   

19.
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采用“加”变“减”的巧算法,学生不仅能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还能提高计算速度,从而节省教学时间。按常规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通常是用图形摆一摆,根据摆的过程说出算理,如9+2=11,可用图形摆成○○○○○●○○○○●。这种方法可被多数学生理解,但对“加”变“减”的巧算,学生就十分陌生。如何把“加”变成“减”呢?如9加几这类题的得数都是十几,十位上始终是1,只要把个位上的数求出就行了,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求出个位上的数和寻找求出个位上数的规律,这是至关重要的。因每个…  相似文献   

20.
我校每学期都举行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在2001年上半年的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我有幸听了一位青年教师的课,感觉到既令我欣赏,又令我遗憾。该教师教学的是“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教学案例首先教师提问: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学生答后教师自然过渡:能被2、5整除的数,是根据数的个位上的数来确定的,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3整除,是不是也可以只看它个位上的数就行呢?要求在小组中展开讨论。1、讨论前教师提出几条建议(1)小组中每位同学自己报几个能被3整除的数,提供小组观察。(2)仔细观察,发现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