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热改性木材技术于21世纪初被引入中国,其创造的材料特性大大拓展了传统木材的适用范围,被林业界热议.但是在建筑界,对建筑中是否应大量使用木材仍心存疑虑,对热改性技术的认识也模糊不清,对其运用也仅限于景观等小众领域,没有充分发挥这种新型生态建材的潜力.本文列举了国外热改性木材在建筑中的成功应用实例,分析了这种材料在建筑中的适用范围和推广意义,力图据此唤起我国建筑界对其在建筑中大量运用的新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梁楠 《文教资料》2014,(10):56-57
建筑是人类从古至今历经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过程,所展现于地平线上的一种巨大的空间形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传统是不能丢掉的。在中国建筑界追寻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历程中,建筑师都自传统园林汲取养分,对传统园林文化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我们通过探索和发现传统建筑形式上所具有的设计和艺术的精髓,全面了解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本质与内涵,再灌入现代化的新鲜血液,力求打开当代建筑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神话比较中见中西建筑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时中西文化的起源——神话进行了一些比较,找出中西建筑文化在起源上的差异,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反思,以期中国建筑界能继承传统文化的优良一面和西方文化的积极因素,进而重塑属于我们自己的建筑理念.  相似文献   

4.
张琳 《当代教育论坛》2008,(11):116-118
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中美建筑形式上的差别,是文化差别的表现。大学建筑担负着以教化为目的的精神与文化功能,有着建筑文化的意蕴,沉淀了文化厚土和传统渊源。对中美大学校园建筑文化作比较研究,选择性地借鉴美国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优点,充分挖掘和发扬我国校园建筑的优良传统,将两者加以融合,从而拓展新校园空间,塑造新时期的大学校园环境正是本文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中美建筑形式上的差别,是文化差别的表现.大学建筑担负着以教化为目的的精神与文化功能,有着建筑文化的意蕴,沉淀了文化厚土和传统渊源.时中美大学校园建筑文化作比较研究,选择性地借鉴美国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优点,充分挖掘和发扬我国校园建筑的优良传统,将两者加以融合,从而拓展新校园空间,塑造新时期的大学校园环境正是本文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是古老而封闭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在文化整合的时代大潮中的必然结果,它标志着相袭已久的传统建筑文化的解体和新的融会了西方先进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建筑体系的诞生,既有成功的历史经验,也有失败的惨痛教训,这对于我们清醒地面对现实、理性地设计未来,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7.
本文的论述以一种新的文化视角,以建筑装饰为研究对象,纵观建筑装饰的发展历史,着重强调装饰在当代建筑领域有关设计趋向的思考.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新时期建筑装饰设计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8.
2008年教育类图书一级类目分析 第一,在教育类图书出版的一级类目中,2008年与2007年相比,仅有高等教育类图书、师范教育类图书和职业技术教育类图书选题呈现出增长的态势,而其他教育类别的图书均为下滑,个别类别图书的下滑速度相当惊人!  相似文献   

9.
我们通过考察泰国清迈、清莱佛教建筑文化和资料分析有如下结论:建筑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建筑文化的精神特征是人类社会上层建筑领域内容和层次的表现。泰国的佛教建筑文化集中表达和包含了泰民族的精神世界与泰国的政治体制。泰国的佛教建筑文化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是泰民族在南传佛教浸润下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作用于建筑文化模式所产生的结果。同时也反映了泰民族吸收中国、印度、欧洲文化的积极进取态度。中国传统文化与泰国佛教建筑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关联。  相似文献   

10.
影印古籍类图书是古籍类图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选题策划和编辑整理、市场营销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简而言之,在选题策划方面,影印古籍类图书应具有较高学术、出版价值,应进行过有特色的编排,应有索引;在市场营销方面,应在跨媒介宣传及多种宣传形式并举的同时扩大营销渠道,创新营销思路.  相似文献   

11.
探讨学习的两种性质:天性学习和规定性学习为研究起点,分析两种学习认识的异同和产生的作用,试图从二者的集合相生作用中找出对教育异化现象的解释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最后一场雪纷纷扬扬时,我们的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理论读书班,正春意盎然地进行着。拿起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轻轻地抚摩,爱不释手,因为它有一种积淀了丰富教育思想的厚重感;翻开施良方先生的《教学理论》、《学习论》, 高屋建瓴的理论框架也曾让我望而生畏;《新课程标  相似文献   

13.
分析哲学家赖尔批判了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否认了独立的心的存在,将心灵还原为行为,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但同时也面临方法论和本体论上的困难。由于其包含了物理主义的本体论,故成为一种"无头脑"的心理学。行为主义如何对待精神存在的事实?这也正是唯物主义必须直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网络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正成为网络用户中的一支不容忽视的群体.网络的"双刃剑"作用明显,特别是网络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加强网络管理,提供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推进网络德育,提高未成年人的免疫力.社会、学校、家庭密切配合,让网络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视为自我调整顺利度过每个阶段的"危机",实现每个阶段的"平衡"。后悔往往伴随消极的情绪体验,与内部"不平衡"状态联系紧密,是人格发展需要处理的任务。接受后悔的程度、自我调整以及年龄差异影响个体的生活状态。适应和接受人生后悔经历对人最终实现人格自我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赫尔巴特主张在教学中和教学外都要给予学生最大程度的自由,但又反对教育者对学生放任自流。在对学生的态度上,他力图保持“压制”与“约束”、“自由”与“放任”间的平衡,这对当今教育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先民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而有很深重的忧患意识,这体现在他们创造的文字之中.在甲骨文中,关于灾祸的词很多,常见的有:灾、(因)、尤、蛊、艰.引起灾祸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上帝神明和祖先、天象、战争、疾病等.  相似文献   

18.
赫尔巴特主张在教学中和教学外都要给予学生最大程度的自由,但又反对教育者对学生放任自流。在对学生的态度上,他力图保持“压制”与“约束”、“自由”与“放任”间的平衡,这对当今教育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部长达四十多万字的《务虚笔记》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不同凡响的文体形式震撼文坛,作品中生存的困境与难题、人生的矛盾与悖论,对人生种种可能性的探讨,深沉的宗教情怀,直透心灵的语言,独特的隐喻方式,多声部回旋变奏的复调结构以及云遮雾绕的叙事美学,令众多研究者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20.
focus on form(以形式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当前语言形式教学的主流,因其可以有效平衡语言形式和意义而备受关注。通过回顾其产生发展过程及理论依据,概括其实施方法,有利于理解其对外语教学的指导意义,指引相关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