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之洞是近代洋务派运动的领袖人物,也是最早开展外语教育的思想家、教育理论家。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在近代社会中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对于发展近代外语教育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教育始于洋务运动时期,1862年清政府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外语学校,标志着中国近代外语教育的正式启动,首开我国外语教育的先河.本文通过埘京师同文馆创立背景、嬗变过程的探讨,重在说明其对近代外语教育产生的首发作用及其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郭京红 《兰台世界》2011,(10):31-32
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洋务派为了培养外交人才,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强化了外语教育。其兴办学堂与留学教育两大举措对培养外语人才、传播西学、提升科技与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洋务派为了培养外交人才,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强化了外语教育.其兴办学堂与留学教育两大举措对培养外语人才、传播西学、提升科技与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玉 《兰台世界》2014,(1):133-134
张之洞是近代洋务派运动的领袖人物,也是最早开展外语教育的思想家、教育理论家.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在近代社会中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对于发展近代外语教育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宋丽萍 《兰台世界》2013,(19):133-134
<正>清代英语教育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开天辟地之功,京师同文馆就是清代时期中国英语教育发展的最好缩影,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所外语教育学校,随着洋务运动的结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留给人们的启发却远远超过了它本身存在的价值。它在我国教育和英语教育历史上,有许多开风气之先的历史功勋,有许多当代大学英语教育值得借鉴和采用的,比如  相似文献   

7.
<正>整整150年前,在中国国难当头、洋务运动兴起的历史大背景下,清政府建立了第一所洋务学堂——京师同文馆。作为中国近代英语教育的发源地,京师同文馆的建立启动了探索中国近代教育和外语教育的前进步伐,是中国教育史和英语教育史上一件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事件。一、京师同文馆概况在1856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相似文献   

8.
冯桂芬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提出采西学的教育思想,注重建立新式学堂和改革教学内容,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培养本土外语人才,为中国近代外语教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适应我国近代"洋务运动"中亟需培养优秀外语人才的需要,上海广方言馆于19世纪60年代设立,这是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文化教育现象。本文分析了设立上海广方言馆的历史背景,从专业与课程设置、外语翻译实践能力培养、翻译教学考核方法等方面考察论证了上海广方言馆外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并从外语人才为维护外交合法权益发挥重大作用、推动中国近代教育的历史进程等方面指出了上海广方言馆外语教学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先创办的新式学校大多是外国语文学校,如京师同文馆,上海方言馆等.1911年2 月,利用庚款而专门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消华留美预备学校——“消华学堂”正式成立.清华学堂不仅在清末中美教育交流巾发挥了一定作用,同时其外语教育模式对近代中国的外语教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拟对此作简要述评,以为今天的外语教育教学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的爆发使封建传统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并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作为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京师同文馆的设立表明向西方学习已由观念逐步转变为现实.在对近代社会发展的进程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中国近代英语教学的发展主要历经了萌芽、发展和维持三个历史阶段.英语教学逐步由被动走向主动,一些教师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英语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经亨颐,一位在他活着的时候给了无数人教育希望的中国名人,他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让后人为之钦佩。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上,文博类期刊的历史并不太长,数量也不是很多。然而,文博类期刊作为一个历史时期的产物,是中国近代文博事业发展的重要窗口,是近代文博研究成果交流的重要平台,在中国近代文博事业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对国外先进博物馆学理论、考古学理论的引进和近代中国文博事业的兴起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系统梳理出近代文博类期刊的历史发展脉络,对研究整个近代文博事业发展史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中国近代教会大学产生的历史条件,着重从注重加强通识教育师资的培养、课程设置兼顾基础性与综合性两个方面对中国近代教会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进行了考察论证。  相似文献   

15.
范启标 《兰台世界》2015,(5):131-132
本文分析了中国近代教会大学产生的历史条件,着重从注重加强通识教育师资的培养、课程设置兼顾基础性与综合性两个方面对中国近代教会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进行了考察论证。  相似文献   

16.
<正>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声名赫赫的福建船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船政附设的教育机构,船政学堂开中国大规模官办西式教育之先河,是中国海军教育、船舶工业教育、机械工程教育等事业的鼻祖。学堂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变迁,成就难以计数,影响遍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某种角度而言,船政学堂的历史,就是中国近代史的集中缩影。正因题材如此重大,当听说这段历史将被搬上荧屏,在充满激动和期待的同时又对创作存有担忧:要将船政学堂波澜壮阔、错综复杂的历史以纪录片的形式浓缩、提炼呈  相似文献   

17.
王正廷是近代中国体育界重要的领军人物。他提出了中国近代体育发展思想,对中国近代体育体制形成及竞赛体制的完善等倾注了大量的热情与心血,对中国近现代体育事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伯苓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奥运先驱,一生致力于近代教育发展,创办了南开教学体系,为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最近,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了《百年沧桑——中国近代企业的轨迹·经验·教训》,这为当前众多企业经营者和读者学习中国近代史,特别是近代中国企业史提供了一本深入浅出,明白易懂的教材。近代企业历史的发展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以往的中国近代企业史著作往往以微观的个案研究为多,单个企业和企业集团的研究较多,但从宏观的角度去把握近代中国企业发展脉络的著作尚嫌不足。《百年沧桑》以近代历史发展为经纬,以企业发展为线索,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能使读者在总体上把握企业发展的总脉。此外,以前出版的企业史专著往…  相似文献   

20.
有"中国奥运之父"之称的王正廷原本是外交官出身,但他一生热衷体育事业,发起举办了远东运动会,被推选为中国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策划夺回中国体育主权,狠抓体育教育,为近代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