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心理危机的发生是当前高校学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此,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已成为辅导员必须面对、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辅导员应明确自身定位、掌握正确方法、学习专业知识,加强自我管理和心理调适,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出复杂化趋势。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心理工作的第一线,如何应对学生出现的心理危机,干预与预防心理危机成为辅导员工作的必修课。在此,从大学生主要的心理危机种类,大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心理危机应急预案建立,以及如何多渠道、多方法开展辅导员培训,增强心理危机干预与预防能力等方面做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3.
心理危机干预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关键性工作,需要辅导员发挥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积极作用。辅导员是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群体,在心理危机事件的及早发现、汇报与干预过程中有独特的优势。文章针对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有效参与不足的现实,分析了心理危机干预的内涵和辅导员参与干预工作的独特优势,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危机预防、识别、处理及后续管理各阶段参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愈来愈受到社会与高校管理者的关注。而高校辅导员处于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与大学生朝夕相处,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心理危机干预的角度,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应坚持的四项原则、重点关注的十类对象、四大独特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途径和高校提升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杨璐 《华章》2007,(9):116-116
随着社会复杂程度提高、变化加快,大学生心理危机日益严重.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的重点.本文从高校专职辅导员的角度出发,以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为重点,探讨辅导员在预防工作中所需的素质及操作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6.
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承担着重要角色,是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者、事件处理的协助者、危机事件干预后的关注者。辅导员要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加强分类指导,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掌握这些工作策略,才能发挥好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心理危机干预已成为高校工作实践中的新课题,而辅导员作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专业”地参与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扮演专业人员的角色,被要求遵守价值中立原则、保密原则、避免多重关系原则、及时转介等专业伦理。由于背景的非专业性和身份的特殊性,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面对出现的问题尤其是伦理困境时常常感到焦虑、沮丧。为了解决这种伦理困境,辅导员应充实心理学知识,提升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增强专业伦理意识;应扮演好非专业者的角色,正视专业能力,觉察自身情绪,坚定“为”与“不为”,做好专业人员的助手。最为重要的一点,辅导员应始终将当事学生的福祉放在首位,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素质与能力建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新时期辅导员特别需要具备以下素质与能力:大学生心理教育与辅导;就业指导与服务;学生资助管理;创新能力。学校需要大力营造辅导员学习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的浓厚氛围,建立健全辅导员学习制度;加大辅导员培训力度,促进基本素质与能力不断提高;组织辅导员外出参观学习,不断开阔视野。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五个维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高校出现的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对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和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加强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者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而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更需要整个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实践,应着重从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目标、工作机制、队伍建设和实施途径等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实施,使辅导员走向教育和管理大学生的"前沿阵地"而承担直接责任。结合各高校的具体实际,高校辅导员的应急能力结构包括预警能力、处置能力、危机学习与评估能力等三个方面;应通过强化内在机制的关键作用和完善外在机制的保障作用,促进其应急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白艳 《华章》2013,(16)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呈逐年上升趋势。我们应把握他们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特点,通过政府完善贷学金制度、高校完善多渠道扶贫措施、辅导员加强自身学习与培训、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等措施,不断增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12.
高校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培养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推进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心理教育能力培养是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应明确辅导员开展心理教育的主要任务,并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加强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学生危机事件频繁发生.高校辅导员作为危机事件管理的主要参与者,危机处理能力还有待提高.文章采取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危机事件发生后,在危机处理阶段辅导员应如何发挥控制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危机干预能力,以便最快、最有效地解决危机,最大限度地维护高校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现象频繁出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呈逐年上升趋势。高校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导致的自杀等负面影响引人注目,社会各界已经开始关注如何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本文就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和表现、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辅导员危机干预的几个步骤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探究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与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导员制度在我国高校已经走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实践证明,辅导员制度直到今天依然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成功实践。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也随之发展迅速,由此也产生一些问题和矛盾。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现,高校心理危机干预能力趋于疲软,这成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安全教育背景下心理危机干预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追求安全感是人的一种基本心理需求.大学生安全问题的核心在于心理安全,形成和建立心理安全教育预防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自我心理认识,有利于强化高校心理安全教育效果,可有效弥补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的不足,并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完善.各高校应进一步规范心理危机干预管理,强化辅导员的心理疏导功能,使心理危机干预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以此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其心理安全适应能力及安全素质.  相似文献   

17.
人事代理制度是当前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实行的一种新型人事管理制度,已在高校中普遍试行,其在促进辅导员队伍来源多样化、工作专业化以及人才合理流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当前人事代理制度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还存在着辅导员流失严重、地位认同性较低、心理失衡等问题。因此,高校应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减少人才流动性;人事代理辅导员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政府相关部门应完善人事代理制度,维护其合法权益。只有高校、个人、政府三方共同努力,才能使高校辅导员队伍保持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建立有效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有效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是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追求的共同目标。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设要全面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难点,把握主要矛盾;加大朋辈辅导员队伍建设力度,有效满足大学生多层次心理需求;统筹兼顾,广泛收集基层心理危机预防信息;积极关注,拓展发展型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寓教于乐,实现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类突发事件是当前高校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类突发事件,主要集中在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等心理疾患方面,影响了校园的稳定与和谐。处于学生工作一线的高校辅导员应加强青年心理学、心理咨询技能等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以妥善应对此类突发事件。应对的策略主要包括:事前注重预防阶段的教育引导,呵护大学生心灵健康;遇事灵活应对,从情绪干预、认知策略干预、舆论干预等方面进行合理适当的心理危机干预;事后扮演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帮助学生分析心理现象、掌握心理调适技能,并获得心理上的支持与安慰,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轨道上。  相似文献   

20.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干预者,长期处于高应激状态下而易患创伤后应激障碍。学校应该对辅导员进行积极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和恢复管理,降低他们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概率,这不仅有利于促进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平安校园和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