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初二年级“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组织方法与运动负荷的初探洪湖市大沙河农场振中中学李慧耕近几年来,儿童和青少年身体素质、健康状况的下降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党和政府出于对下一代身心健康的关怀,颁发了《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暂行规定》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相似文献   

2.
场地器材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没有必要的场地器材,体育教学是难以进行的。当然场地有大有小,器材有多有少,如何针对不同情况,妥善而合理地安排场地器材,就成为体育教学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安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有利于增大课的密度和运动负荷课的密度和运动负荷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安排一堂课的场地器材时,怎样安排才可以提高课的密度和运动负荷,尤其在场地小器材少的情况下,更应多动脑筋,合理安排和充分利用场地器材。  相似文献   

3.
《中国学校体育》2007,(6):24-27
<正>运动负荷——体育课不得不说的话题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体育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热热闹闹的体育课展示活动中,却传出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如“体育课不像体育课像文艺表演”,“体育教师不教体育技能,像是做杂耍”。令我们这些正在探索中的体育教师,对如何上好体育课感到困惑与迷茫。2006年第11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的教改门诊栏目,毛振明教授在《如何看待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文章中明确  相似文献   

4.
<正>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合理地安排体育课的练习密度,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强度大小)、教法和组织措施等都会影响练习密度,从而影响运动负荷,如快速跑和慢跑,其强度的大小,通过教法和组织等来调节运动密度,达到合适的运动负荷。一堂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合适的体育课练习密度和合适密度下的高质量课堂,便成了一个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必须“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近几年来,我们溧阳市实验小学充分利用这“一小时”所提供的时空领域,谱写了我校群体工作的新篇章。落实“一小时”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如何真正得到保证?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一小时体育活动要保质保量地进行,必须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得到具体落实。 1.思想落实。这是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能不能得到保证的关键。几年来,国家和省教委等领导部门先后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善学校体育等一系列带有法规性的文件,我们及时地、分层次地组织全体教职工反复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6.
<正> 贯彻落实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对学生的体质和学习成绩,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从1979年6月开始,在三年级的学生中进行了为期2年的跟综对照实验。实验班每周上四节体育课,每天安排半小时的早锻炼,对照班每周上两节体育课,不安排早锻炼,“两操、两活动”两个班均照常进行。实验班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超过一小时。  相似文献   

7.
<正> 体育教学包含教、学、练三个方面,与其它学科的教学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体育教学一定要按其自身的特殊性施教.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方面:(1)组织教学要严谨;(2) 执行课堂常规要严格;(3)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4) 运动负荷的安排要恰当;(5) “言教”要与“身教”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心率的测试与分析,对清华大学大“一”男生中长跑课的运动负荷进行研究。经过实践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与比较,探讨了普通高校中长跑教学中运动负荷的控制方法,提出如何安排与把握大“一”男生中长跑课适宜的运动负荷。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主体项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实验验证方法对体育活动项目的运动负荷和学生参与后的“心理体验”两方面指标进行测评。采用项目的运动负荷和学生的“心理体验”两维度分层取交集的方式 ,构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主体项目结构”  相似文献   

10.
问:活动场地小、器材短缺,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怎么能保障?更新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就要不断更新器材,除了正常购买,应该如何保障体育大课间的器材供应? 答:每天上午25 ~ 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加上一节体育课,或者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安排一节课外体育活动,即为满足"每天一小时"的要求.因此,在开足体育课时的前提下,开展好大课间体育活动便成了保证每天一小时的关键.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场地和器材问题,但完全没有场地器材的学校几乎不存在,即使有也属个别现象而不具有普遍意义.我们从场地和器材两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 一、场地狭小条件下如何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 许多场地狭小的学校发扬"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神,积累了丰富的在小场地上开展体育活动的经验.简要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宏 《体育教学》2007,(3):27-27
体育教学是比较复杂的教学过程,它在遵循教学一般规律的同时还有其特殊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运动负荷安排,而运动负荷安排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因此,要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科学合理的运动负荷安排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2.
陆佾 《精武》2012,(17):76-78
课外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它通过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的组织形式,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最有效途径。本文对慈溪技工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研究,主要从活动内容,组炽与管理,场地、器材,体育师资队伍,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等方面来进行的。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文理统计法等方法做了系统分析,得出该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性别差异;组织管理尚未系统化;场地器材缺少;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本文在结合当前研究成果,立足本校实际的情况下,对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为保障慈溪市技工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宁夏大“一”男生中长跑运动负荷量的研究,探讨了高校中长跑教学中运动负荷的控制方法。力求较科学地阐明如何安排大“一”学生中长跑课的运动量及学生相应的生理、生化等机体反应。把经过学生学习实践和效果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初步提出了大“一”男生中长跑课合理运动负荷的阀值。  相似文献   

14.
田雨普 《体育科学》2008,28(3):12-15
根据多年的跟踪观察,发现小康社会市民体育出现了锻炼目的逐步多元化,项目选择趋向娱乐化,运动负荷偏向轻量化,活动时间比较随机化,运动消费呈现层次化,体育人口有所年轻化等特点.经过与美国市民体育的比较,发现在锻炼目的、项目选择、运动负荷、年龄构成、时间间隔和场地器材等方面,中、美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据此,在发展战略、社会责任和组织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体育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我结合农村中学的实际,作了“两提高”、“两贯彻”、“一加强”的教学新方法,并且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良好效果。 “两提高”是: 1.提高组织教学能力。准备活动时,我观察全体学生的思想和行动,是否随同我一起来动员全身机体准备承受基本部分的运动负荷,对不认真的要紧紧盯住他们,令其重做,讲解示范后,注视学生是否听懂了要点和看清了示范动作,是否有跃跃欲试的心理情绪和精神  相似文献   

16.
<正> 长期以米,不少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都习惯于用“两课、两操、两活动”来概括学校体育工作的内容,并且把“两活动”解释(或理解)为“每周两次课外体育活动”。我觉得,这种解释是值得商榷的。 1979年5月,在扬州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提出了“抓好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的要求,并指出“每周最少安排两节课外体育活动,列入课表”;而后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又重申学生“每周参加两课时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列入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认识和运用这些特点,对于搞好教学是很有价值的.一、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实践性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要精力和时间,是反复从事各种身体练习,通过大量实践活动逐步达到增强体质和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目的.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和发挥这一特点,就必须科学地组织安排教学.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男女分班、分组教学等是加强实践效果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查阅法与逻辑分析法对中关两国中小学生体育与体质的区别进行了一次分析与研究,并时两国的体育课程开展、教学组织方法、课外体育活动组织、身体素质培养方法的特点及教学评价方法等几个方面来论述.研究分析表明:中美两国的中小学生体育教育是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中小学体育主要的学习方向是围绕全面发展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方针发展:美国的中小学生是“以人为主”“以兴趣为主”,学生被赋予先课的权利,学生能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课外活动.两国的体育课程时间安排与教学组织方法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韦斌 《体育科技》2005,26(2):86-88
在分析体育教学中核心指导思想与阶段指导思想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我国学校体育中,分布于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四种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即“娱乐体育”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主动体育”为主教学指导思想,“自锻能力”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和“终身教育”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并就以上各种指导思想与核心指导思想的关系,以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运动负荷安排、教学双方主导主体作用以及安全措施等作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0.
今天,在宣武区召开“北京市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现场会”,宣武区教育局、89中学、148中学介绍了他们“提高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质量”的经验,这是继1991年市教育局、市体委在东城区召开“中小学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现场会”的继续。 1991年市教育局为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在“年度计划”中把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作为落实内容之一。1991年6月17日在东城区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