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通过对平果县果化镇石漠化治理造林调查研究,任豆(Zenia insignis chun)在石漠化地区适应性强,在石山中、上部能快速生长,10年生保存率达87.4%,平均树高16.5m,平均胸径15.2cm,单位面积蓄积量156.0m3/hm2;吊丝竹(Dendroca Lamus minor)适合在石山下部生长,10年生保存率达86.6%,平均树高7.9m,平均胸径5.8cm,单位面积蓄积量53.0m3/hm2,经济价值高,生态效益好;综合评价认为任豆和吊丝竹是石漠化治理优良树种,可在广西石漠化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以公农1号苜蓿为研究对象,在65cm行距条件下,通过对播种量,磷、钾肥施用量的研究,确定实现公农1号紫花苜蓿种子生产优质高效的组合。结果表明:在吉林省西部公农1号苜蓿种子在旱作条件下,播种量3kg/hm2、硫酸二铵施用量240kg/hm2、硫酸钾施用量120kg/hm2为合理组合,其种子产量314kg/hm2,比对照250kg/hm2,提高25.4%。  相似文献   

3.
HYDRUS-2D模型对海冰水灌溉情景下水盐迁移的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渤海滨海地区土地盐碱、淡水资源紧缺,严重制约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非常规海冰水资源利用的深入研究为盐碱地改造、粮食稳产丰产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利用HYDRUS数值模拟的方法对3g/L海冰水灌溉进行模型模拟与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选择春季作物需水关键期141d为情景灌溉日,灌溉量采用0m3/hm2、300m3/hm2、600m3/hm2、1200m3/hm2、1800m3/hm2,分析表明:海冰水灌溉量为1200m3/hm2时耕层土壤水分含量达到饱和,耕层盐分含量不再会随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海冰水灌溉量≥1800m3/hm2时,部分盐分可淋洗到1m层以下。本文旨在利用数值分析方法揭示研究区春季海冰水农业利用在灌溉量上的关键性技术,以期为科学合理的利用海冰水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0年生柚木人工林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柚木(TectonagrandisL.f.)在广西生长快速,10年生林分平均树高12.03 m,平均胸径12.18 cm,单位面积蓄积量127.91 m3/hm2;潜在的经济效益达35.8万元/hm2;其经济价值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好,栽培技术比较成熟,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伊吗图河(王府以上)流域水源涵养林工程,规划沙棘825hm2,刺槐576hm2、紫穗槐624hm2,速生杨358hm2,果树219hm2,牧草66hm2。刺槐、紫穗槐、沙棘、速生杨等1665株/hm2,果树1200株/hm2。牧草籽22.5kg/hm22,规划水平梯田108hm2、谷坊143座、塘坝2座。通过工程治理后,年效益为保水168.38万m3,保土7.16万t。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可达1018.62万元,与治理投入417.37万元相比,产投比为2.44。生态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李昌华 《资源科学》2001,23(Z1):89-96
用小流域和量水堰方法测定和估算了中国南方重侵蚀荒山森林丘陵区的固体物流失量(侵蚀量).对3个量水堰控制的4个小流域经1994年~1997年共4a的测定结果是,沉积在堰后沉沙池中的固体沉积物,1号小流域为56.6t/hm2·4a,2号加3号小流域为36.2t/hm2·4a,5号小流域为47.5t/hm2·4a.侵蚀量的估算结果是,1号小流域为70.6t/hm2·4a,2号加3号小流域为45.2t/hm2·4a,5号小流域为59.3t/hm2·4a.1号小流域4a侵蚀量大体相当于侵蚀掉平均厚度为6.5mm的表层.  相似文献   

7.
滁州市南谯区农村居民点土地置换潜力测算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农村居民点土地置换是解决区域发展中建设用地指标约束,提高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滁州市南谯区为例,通过构建集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手段的综合研究方法,在影响农村居民点土地置换的指标主成分提取、区域内部分级基础上,提出不同等级、不同时段的人均居民点占地标准并应用于农村居民点土地置换潜力测算研究,将测算结果与根据村庄布点规划确定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论主要有:南谯区农村居民点土地置换人均占地标准设置第一等级乡镇2010年、2020年分别为150m2/人、130m2/人,第二等级乡镇2010年、2020年分别为175m2/人、150m2/人,第三等级乡镇2010年、2020年分别为200m2/人、180m2/人;南谯区2010年农村居民点土地置换潜力为4576.34hm2,可置换比例达57.64%,2020年置换潜力为5488.17hm2,可置换比例达69.12%;测算潜力值高于根据村庄布点规划标准确定的农村居民点置换潜力,认为在同样的人口统计口径标准下,本文测算的置换潜力值的可实现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林地林木产量和光能利用率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福建省气象要素观测及林地土壤调查资料,借助GIS和数学模型集成技术进行区域林地林木产量和光能利用率栅格空间分区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林地林木高、中、低产量区面积分别为230.97×104hm2、657.17×104hm2和3.90×104hm2,分别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25.89%、73.67%和0.44%,表明全省林地总体质量较高,多数林地的林木产量介于13.64m3/hm2~15.99m3/hm2·年,其中高产林地主要分布于南平、龙岩、三明和漳州4市,合计面积183.57×104hm2,占全省高产林地总面积的79.48%.全省林地高、中、低光能利用率区面积分别为473.76×104hm2、416.33×104hm2和1.95×104hm2,分别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53.11%、46.67%和0.22%,其中高光能利用率林地主要分布于南平、三明、龙岩和福州4市,合计面积为392.14×104hm2,占全省高光能利用率林地总面积的82.77%,其光能利用率介于0.66%~0.91%.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兴安盟阿尔山伊尔施林场兴安落叶松中龄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样地,进行每木检尺获得相关数据,并对林分的胸径,树高分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淮北煤田是中国东部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通过分析淮北煤田孙疃-赵集2个新勘探矿区中测温数据资料,绘制出了研究区主采煤层在后期开采中可能产生高温热害的分布图.研究表明:孙疃-赵集勘探区现今地温梯度分布范围介于1.7 ~3.6℃/hm,平均现今地温梯度约为2.68℃/hm,3个主采煤层的高温热害区表现出了东高西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优良菜用大豆小寒王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其鲜荚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寒王的适宜种植密度为1.6万株/667m2,适宜施肥水平为复合肥15kg/hm2。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监测区域GF-1号卫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二类调查样地以及DEM模型等数据,通过布设一定数量的遥感判读样地,借助图像处理和统计分析,编程实现自动提取小班的蓄积量,以便加快小班调查和林地更新的效率。研究结果:基于GF-1号8m多光谱遥感影像对监测区域进行的森林小班二类蓄积量自动提取技术得到的小班蓄积量总值为1466739.02m~3,人工调查得到的小班蓄积总值为1131158m~3,计算其精度为77.12%。  相似文献   

13.
沈阳市高校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率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本文根据生态足迹成分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沈阳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和东北大学2003年的校园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率.研究表明:这4所学校的生态足迹分别为17 218 hm2、11 862 hm2、7 612 hm2和24 787 hm2,生态效率分别为0.8人/hm2、1.18人/hm2、2.45人/hm2和0.94人/hm2,即1hm2土地提供的生态资源和服务只能满足培养1个~2个学生的消费需求;能源足迹占总足迹的比重最高,达50%以上,能源中煤炭足迹占80%以上;食物和垃圾足迹分别名列第二和第三;校园建筑面积、学生的经济状况以及学校的专业领域结构和研究强度,对大学校园生态足迹的大小和构成以及生态效率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一研究定量揭示了高等教育的生态效率及其影响要素,为降低校园生态足迹、提高校园生态效率指明了主要矛盾和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昌华 《资源科学》2001,23(7):76-96
用小流域和量水堰方法测定和估算了中国南方侵蚀荒山森林丘陵区的固体物流失量(侵蚀量)。对3个量水堰控制的4个小流域经1994年-1997年共4a的测定结果是,沉积在堰后沉沙池中的固体沉积物,1号小流域为56.6t/hm2.4a,2号加3号小流域为59.3t/hm2.4a.1号小流域4a侵蚀量大体相当于侵蚀掉平均厚度为6.5mm的表层。  相似文献   

15.
对林芝地区察隅县玉米采用"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了配方施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点最大产量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N 8.63kg/667m2、P5O22.01kg/667m2和K2O3.36kg/667m2,此时玉米的产量为724.78kg/667m2;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 8.59kg/667m2、P5O22.08kg/667m2和K2O3.28kg/667m2,对应玉米产量为724.95kg/667m2。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7,(17)
对一株产纤维素酶的黄曲霉进行发酵条件优化和酶学性质初步探究,利用DNS法测定CMC酶活、滤纸酶活,结果显示此菌株纤维素酶最佳反应温度为50℃,最佳反应pH为7.0。在金属离子中,发现Zn~(2+)具有抑制作用,最大抑制浓度为0.4 mg/m L,Mg~(2+)、Mn~(2+)、Ca~(2+)、Fe~(3+)、Fe~(2+)具有促进作用,最适浓度分别为0.4、1、1、0.8、1.4 mg/mL。蛋白胨和酵母粉具有促进作用,最适浓度分别为1.0%、0.6%,最适pH为6.0。综合优化后,测得滤纸酶活和CMC酶活分别为7.73 U/mL、11.28 U/mL,相比优化前提高了38.8%和43.7%。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如东县地处沿江沿海 ,全县油菜面积稳定在 1 .67万 hm2 ,其中优质 (双低 )油菜面积已占80 %以上 ,并将逐步实现双低化。但是 ,优质油菜品种多、乱 ,缺乏强有力的推广导向。为此 ,今年如东县进行了优质油菜新品种适应性研究。研究结果 ,宁杂3号可在沿江地区推广应用 ,扬油 4号、淮杂油 1号也有较高的产量潜力。1 参试品种与方法1 .1 参试品种。参试品种共 9个 ,分别为扬油 4号、宁杂 3号、宁油 1 0号、淮杂油 1号、油研 9号、苏油 1号、超油 1号、蓉油 6号和澳油 ,均为双低品种。1 .2 试验地点。筛选工作分大区品比试验和丰产方示范…  相似文献   

18.
2013年秋季,采用活体观察法及非淹没培养皿法对阿热湿地土壤肉鞭虫进行了研究。共记录了肉鞭虫38种(包括5个未定名种),隶属于2亚门、5纲、9目、21科、24属。其中叶足纲(Lobosea)为优势类群,有17种,占总物种数的44.74%。变形目(Amoebida)、眼虫目(Euglenida)和表壳目(Arcellinida)为目级优势类群,分别占总物种数的23.68%、21.05%和21.05%。优势种有卵形隐滴虫Cryptomonas ovata、多形异丝虫Heteronema polymorphum和轴丝光球虫Actinosphaerium eichhorni。1-5号各生境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2#1#3#5#4#;Shannnon-Weiner指数1#2#3#5#4#;Pielou均匀度指数1#2#3#5#4#,五个样地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大于0.50为轻污染或无污染。1号样地跟2号样地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为0.40,属于中等不相似,其他都在0.25以下,均属于极度不相似。  相似文献   

19.
退田还湖后鄱阳湖区洪水调蓄功能的多情景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1998年以来退田还湖工程的实施,对鄱阳湖区洪水调蓄功能具有明显影响。本文利用高精度数字地形模型和防洪圩堤数据,基于GIS空间分析和水文模拟,对鄱阳湖区现状(2005年)和未来不同洪水情景下的洪水调蓄能力进行了模拟分析,分别计算了相应的蓄洪面积和容积。研究表明,2005年鄱阳湖洪水位曾一度超过双退圩堤进洪水位(18.50m),双退圩堤进洪后,湖泊面积实际扩大2385hm2,相应增加6907×104m3湖泊容积。为了研究退田还湖后鄱阳湖区未来洪水调蓄功能的可能变化,本文设置了20.50m、21.68m、22.59m三种洪水水位情景,分别对应万亩(666.67hm2)以下单退圩堤蓄洪、万亩以上单退圩堤蓄洪、1998年历史最高洪水位重现三种可能情景,对鄱阳湖区洪水调蓄功能的变化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与2005年相比,三种洪水情景下,鄱阳湖区退田还湖后将分别增加蓄洪面积17325hm2,57198hm2和65573hm2,分别增加蓄洪容积71426×104m3,205545×104m3和349175×104m3,退田还湖工程可以有效缓解鄱阳湖区的防洪压力。  相似文献   

20.
金修来 《科技风》2012,(11):260-261,263
通过对杉木二茬林开展人工垦复、除草、除萌、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抚育管理措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开展抚育管理的10年生杉木林树高最大12m,平均树高9.7m,而未进行抚育管理的杉木林树高最大8m,平均树高仅为5.7m,树高分布范围在4m~8m 之间.进行抚育管理的杉木林树高平均为未进行抚育管理的相应树高的1.7倍.2)实行抚育管理的杉木林胸径最大值16cm,平均胸径11.1cm,个体间产生分化,而没有抚育管理林胸径最大值9cm,胸径平均值仅为6.2cm,径级分布表现相对集中状态.前者胸径是后者的1.82倍.3)经抚育管理林当年树高生长量变化范围分别在55cm~85cm 之间,而没抚育管理林当年树高生长量变化范围在18cm~38cm.进行抚育管理的杉木林当年树高生长量是未进行抚育管理的杉木林当年树高生长量的2.65倍.4)已开展抚育管理林每亩净收益为4160元,未开展抚育管理林每亩收益为480元,前者为后者净收益的8.7倍.因此,杉木二茬林进行抚育管理对其林分树高、胸径和当年树高生长量等均有显著促进作用,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