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反问反问句是一类较特殊的反问句,形式上虽然与正反问询问句相似,却不需要听话人回答而能表示出肯定或否定的倾向。从句法上来说,其成句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正反问反问句特有的表达式,二是语境的制约,三是特有的语调。  相似文献   

2.
"你说"作话语标记时,可以分别出现在反问句、感叹句、陈述句、设问句等句类中,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你说"具有不同的表达功能:反问句、感叹句和带假设复句的陈述句的议论语境中,"你说"具有交互主观性功能;在不带假设复句的陈述句的叙述语境中,"你说"具有连贯功能;在准假设复句和设问句中,"你说"兼有交互主观性和连贯功能。  相似文献   

3.
一个“呢”字疑问句是不是反问句不是由语气词“呢”来决定的,也就是说,语气词“呢”本身不表示反问。一个疑问句要成为反问句,至少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之一:条件A是指某一特定的语境支持反问句成立,在这一语境中,一个问句可以成为反问。条件B中的反问标记是指问句中的一种形式标记,有了这种标记,问句就能构成反问。条件C指的是有些词语出现在一定的句式中,句子就是反问句。一个问句如果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之一:A、句外语境的支持;B、句内有反问标记;C、特定句式选择特殊词语。条件A是指某一特定的语境支持反问句成立,在这一语境中,一个问…  相似文献   

4.
对133名中重度智力落后学生陈述、祈使和反问三种句类指令的理解和反应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落后学生对不同句类的理解能力和反应能力都有显著提高;智力落后学生对陈述句和祈使句指令的理解和反应能力都显著优于反问句;在三个句类中,智力落后学生的反应能力都显著优于理解能力.教育者应提高学生对各种句类的理解水平,并在日常用语中多使用反问句.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留学生对反问句的习得情况,我们对中级和高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的项目是四大类十四小类带有形式标记的反问句。对调查所得数据的分析表明:中高级水平的学生在反问句运用能力上有显著差异,而在理解能力上并没有显著差异;学生对反问句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存在显著相关。为此,我们提出了反问句的教学建议:一是在教材编写方面,在反问句的课文设计时少用文化背景因素复杂的情景;二是在教师教学方面,课堂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操练上,让学生在练习中纠正有偏误的反问句。  相似文献   

6.
<正>学术界对反问句的语义讨论得较多,对反问句的韵律特征分析得较少,而反问句的语速就笔者所及,尚没有专题研究。语速的快慢也是反问句与询问句和陈述句在韵律上的一个区别特征。询问句和陈述句一般都采用正常语速,也就是中等语  相似文献   

7.
彝语被动句大体有屈折形态和分析形式两大类。一些彝语方言通过屈折形态来表示主动被动,凉山彝语通过动词或者代词语调的变化来实现句子的被动意义。而另外一类如彝语纳苏话的被动句是属于分析形式被动,除少数无标记被动类型外,大多数属于有标记的被动类型,它通过一些被动标记词来体现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关系,其句型一般为S+O+?a33(被动标记)+VP。本文将从彝语纳苏话的被动标记词、语法结构以及句义特征三个方面出发,对彝语纳苏话的被动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用实验语音学的手段对普通话三种疑问句和陈述句的语调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比较了不同类疑问句语调的声学特征.结果表明,语调以外的其它疑问标记的使用起到弱化语调的作用.在三种疑问句中,不带语气助词"吗"的是非问句语调最强,带语气助词"吗"的是非问句语调次之,带疑问句法结构的正反疑问句语调最弱.  相似文献   

9.
有学者曾从“疑”和“问”角度对疑问句加以分类,并指出反问句具有二重性。但笔者对反问句进行深入考察后,认为该结论还值得商榷,事实上虽然反问句和一般疑问句在形式上是同构的关系,但其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同构关系,其在语调、重音和语境方面都存在差别,进而指出反问句并不具有二重性。  相似文献   

10.
除特指问句外,是非问句也可以形成诘醒句,但较少见。在语用价值上,诘醒句与反问句是一样的,表示诱导说服。尽管诘醒句与反问句有诸多相同之处,但因为它的形式和意思之间没有反问句那样的肯定一否定对立,我们主张将它同反问句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的是含疑问代词的遍指句。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含有任指疑问代词的遍指句,二是特指性反问句中的遍指句。前一个重点,主要谈了遍指句的几种格式。在分析结构格式的过程中总结了各小类的自身特点和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并着重讨论了“都/也”在这一类遍指句中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主要讨论了含“什么”、“哪/哪儿/哪儿”、“谁”的反问句形成遍指句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正> 本文介绍的是《水浒全传》中反问句的“问”的形式、“反”的内容(否定项目)及其主要特点。材料取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11月第1版的《水浒全传》(以下简称《水》)。一、是非问形式的反问句《水》中,是非问形式的反问句有230多句,其中39%不带反问副词,61%带反问副词 1·1不带反问副词。这类反问句可分字面肯定的和字面否定的两小类。  相似文献   

13.
《贞观政要》共有疑问句351句。其中是非疑问句19句,特指句85句,正反疑问句1句,选择句7句;反问句共有226句;测度问句有13句。反问句数量大、形式多,是《贞观政要》疑问句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4.
标记语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时事评论因其语言的时效性及精悍性的要求,使用了大量的标记语,遵循了省力原则。文章主要从语气副词、小句及反问句三个方面对时事评论的语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论语》共有疑问句326句。其中特指问64句,是非问44句,选择问7句;反问句共有183句;测度问句共有28句。反问句的数量大、形式多样,是《论语》疑问句的一大特点。是非问句句尾都有语气词来帮助表达疑问。在测度问句中,多用语气副词“其”来配合。  相似文献   

16.
反问句是一种形式与意义相反的疑问句,在汉语口语中使用的频率比较高,表达的意思非常丰富,反问句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询问句与反问句的区别来谈反问句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反问句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语调是贯穿全句的,一般祈使句与陈述句的语调差别有可能表现在全句的语调上,而不仅仅在句末重音上。祈使句的同一语气类型中口气不同则表达的说话人的思想感情的差别很大,且语调特征也各异。  相似文献   

18.
正反型反问句有两种类型:前项否定式和后项否定式。两种类型的使用频率相差不大。与其他类型的反问句相比,正反型反问句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句首常出现一些话语标记。这可能与正反型反问句情感评价上的对立有关。与是非型反问句相比,正反型反问句语气要弱,主要用来说服劝告。这就是其特殊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港式中文差比句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先是对港式中文及其差比句的基本内涵进行界定,然后从语义类型学角度提出一个基于语义结构的差比句分析模式,并且从语料调查出发,把港式中文差比句分成无标差比句和有标差比句两种类型。有标差比句可以根据差比标记和句法特点分为"比较"类、"过于"类和否定类三种。与通用中文相比,港式中文差比句在标记、值性和值度3个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点;而且这3种有标差比句在值性类型、标记数量和值度选择上也存在着各自的句法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20.
《金瓶梅词话》中反问句的语用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词话》的人物对话中有特别多的反问句,这些反问句是传情达意、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随着语境的变化,反问句往往具有不同的语用含义,但是小说灰色的基调决定了这些反问句的语用含义只有几种主要类型:1.埋怨、责骂类;2.申辩、反驳类;3.催促、命令类;4.贬斥、嘲讽类;5.拒绝、谦让类等。不同的语用含义又可蕴涵于同一个反问句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