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网页天地之所贵者人也,圣人之所尚者义也,德义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本源”的习作教学理念就是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这是作文教学返璞归真、正本清源的关键所在。过去,学生习作来源于教材或教师的预设,中心思想已被框定,作文教学就是指导学生围绕中心思想去寻找或编造素材。这种“立意本源”的作文教学使学生在作文中大话、假话、空话、套话连篇,他们逐渐练就了一套奉命作文与应试作文的本领,失去了生活的本真和儿童的情趣。我们摒弃“立意本源”并不是说学生习作不要立意,而是教师…  相似文献   

2.
“儿童生活作文”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学自始至终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自由地从事习作活动,尽可能地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实情感,使作文变成丰富有趣、生动活泼、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现实生活。以“儿童生活习作”为根本价值取向的作文教学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尊重和弘扬学生个性的作文教学;二是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为了学生未来生活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3.
顾莹 《江苏教育》2014,(9):14-15
<正>一线的语文教师都有这样强烈的体会:学生特别喜欢由教师自主命题的"小作文",而对于教材中安排的被称之为"大作文"的习作内容,学生的表现则差强人意。为什么教材中的习作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赢得儿童的欢心呢?笔者认为最根本原因就是教材与儿童当下的即时性生活缺乏必要的关联。教者只把眼光盯在教材上,而对儿童鲜活的生活状态熟视无睹。因此,要提升教材习作在儿童世界中的魅力,就必须将教材与儿童的生活水乳交融。一、阅读生活:让教材习作更适合教学苏教版教材的编排不是主题单元,如果按部就班地教学常常会使读写分离。于是在教学中,笔者打破教材  相似文献   

4.
学生无拘无束地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成为摆在我们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我们在“小学语文习作素质训练实验”研究中 ,力求以学生的学习、实践为突破口 ,以创新为切入点 ,在开放中探索习作教学的新策略 ,提高学生作文素质 ,以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突破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作文教学模式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开放作文教学 ,让生活成为学生说话、写话和习作不绝的源源活水从生活入手 ,改变传统的一味以课堂内模仿范文、套用路子、闭门造车的封闭式作文…  相似文献   

5.
<正>“读写结合”是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原则。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充分体现了经典性和时代特点,文字优美,写法多样,是学生学习写作的绝佳范本。但是,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往往把习作与阅读割裂,加之学生缺乏体验生活的时间与机会,阅读积累不足等,使得学生谈“作文”色变,写作能力难以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用好教材,帮助学生写好单元习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吴淑桦 《江西教育》2024,(19):25-27
在“大单元”的视域下,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应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教材为中心,以单元为单位,整体规划学生的习作学习;应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促使学生进行习作素材积累与分享;应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笔者以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习作“记一次游戏”为例,对如何在“大单元”视域下开展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经过近三年多的研究与实践,我们探讨出了"单元主题式五步习作教学"新思路。这一思路的核心思想就是抓住现行人教版教材以"主题组织教材内容"的单元特点来实施习作教学,变"教教材作文"为"用教材教作文",即以单元课文有序排列训练主线为"经",以文本不同的内容与动态生成的不同横向环境为"纬",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文本对话、师生互动、生活链接、经验激活等情境中,顺文、顺情、顺境、顺势实施读  相似文献   

8.
有许多语文老师都在抱怨作文教学难,学生埋怨习作难。这是因为我们的习作教学往往只见“文”,不见“人”,在指导时“人”与“文”成了两条互不相交的平行线。笔者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当回归到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上来,习作指导必须与儿童同行,与生活融合,与生命融合,在融合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
胡茂山 《成才之路》2009,(25):38-39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新的作文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更多地关注儿童的生命状态和精神愉悦,使作文教学在儿童与作文之间形成“相似的和谐的振动”。我们的习作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让学生的习作因生活而显精彩,因生命而显灵性。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们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的现象还较为普遍,特别是小学作文教学要求偏高,形式单调,既影响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将小学生作文改为“习作”,降低了难度,明确了目标,并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切中时弊的建议,这是我们进行习作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人教版小语教材中三年级习作教材的编排特点,并就三年级习作教学的改革提点建议。三年级习作教材的编排特点我们编写习作教材的指导思想是力求准确体现“课标”规定…  相似文献   

11.
培养平和的习作心态只有在心情舒畅、平和的情况下,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想像才能丰富。怎样让学生心情舒畅地习作呢?树立“小课堂”与“大作文”观念。习作课是作文教学的主阵地,但一味地把眼光盯在小小的课堂上,只传授写作技巧,忽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积累,学生即使知道怎么写,也终因生活单调或语言贫乏而无从下笔。久之,学生会产生对习作的畏惧心理。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我们要树立“大作文”观,立足课堂,延伸课外。一方面,要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多读课外书,扩大阅读面,增加间接的生活积累。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课文是优秀的范文,是习作的蓝本。生活化作文教学将学生置于现实情景之中,激发学生参与习作的强烈愿望,同时将习作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一、阅读教学,为习作奠基铺路1.品味教材魅力,激发兴趣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  相似文献   

13.
作文指导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无病呻吟、语言干瘪、缺乏真情的现象,往往与我们的指导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指导如何贯彻落实这一课标精神,作文指导如何凸现以“习作”为目的,笔者谈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正>儿童习作中儿童本位的缺失,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缺少童心,缺乏文学素养,不能宽容地给予充满纯真情愫,闪动着智慧灵光与童真的儿童习作以适当的评价,而是以语言不够美、意义不够深、篇幅不够长来评价学生。那么,我们如何还原儿童本位?一、儿童本位下的习作内容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展现真实的生活是作文教学的不懈追求。1.观察生活。儿童习作提倡写平常事,写想象和幻想中的人和事。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眼观  相似文献   

15.
施红晖 《时代教育》2007,(9Z):119-119
“儿童生活作文”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学自始至终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自由地从事习作活动,尽可能地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实情感,使作文变成丰富有趣、生动活泼、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现实生活。以“儿童生活习作”为根本价值取向的作文教学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尊重和弘扬学生个性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6.
黄平 《甘肃教育》2020,(2):142-142
儿童的习作,就是儿童的作文,其透过儿童的视角,用儿童的语言来描述儿童的生活,表达儿童的情趣。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教会学生们谋篇布局、遣词用句、表情达意,用"我笔写我心",一直是笔者研究的课题。下面就儿童习作,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教材课文,儿童习作的范文要让学写习作的学生把作文写得有模有样,离不开教师对课文的精心讲解。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研究》2013,(10):72-75
《新课程研究》: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年段学习内容与习作要求是否合乎儿童的认知特点与生活体验,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到底是什么关系?现在的教材编写体例给人以作文教学好像是阅读教学的附庸与配衬的感觉,不少一线教师呼唤自成体系的作文教学训练与教学模块或教材,您认同这个观点吗?如何编辑与打造以写作为中心的作文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教材从三年级开始编排了习作单元,包括单元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习作六大板块。对于习作单元的编排,陈先云先生说:“以习作能力发展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改变传统的完全以阅读为中心的编排体系,在重视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引导语文教学更加关注表达,改变多年来语文教学实践中重阅读轻习作的状况。”可见,教材十分重视对学生的习作指导。小学阶段,习作教学由写话训练(第一学段)、课后小练笔、单元习作和习作单元组成,其中,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不同于常规课文,而是直接指向习作。那么,该如何教这一类的精读课文呢?  相似文献   

19.
习作教学过程包括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两个方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是通过人的形象进入人的认识的。儿童年龄小,他们的经验有限,那么生活中形象再现得越鲜明、越具体,对他们的思想影响就越强烈。”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在改革传统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注重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逼真、生动活泼的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知机能,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从而达到使学生在愉快的习作教学中提高习作能力,优化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观摩一些习作教学指导课,教师自创自编题材居多,或游戏作文,或体验作文,或观察作文。相对而言,单元习作指导颇受冷落,而某些看似"无味、无法"的教材单元习作训练,更似一块块"硬骨头",容易让人"束手无策"或"弃之不用"。日前,我给学生们上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看图作文《胜似亲人》的习作指导课,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单元习作指导的教学研究课例,以期习作教学指导能有实效,有滋味,有佳境。一、研读单元习作,琢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