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名校与名师是相辅相成、同构共生的一对概念。名校需要名师支撑,名师可以造就名校;名校肩负着培养名师的责任,名师的生成与壮大则能促进名校的发展。怎样的学校称得上是“名校”,怎样的老师可谓是“名师”?多年来我们一直苦苦思索这一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对“名校”、“名师”形成了这样一些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2.
《福建教育》2005,(6A):37-37
名师是大山,是大树;名师能带动一方,能影响一代。我们仰慕名师,我们渴望成为名师,我们期盼与名师交流,然而我们中的多数人和名师交流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我们能够阅读名师的作品,能够倾听名师的讲座,却很少有机会和名师直接交流,对多数人而言,想要让名师单独回答自己的某一个问题几乎不可能。  相似文献   

3.
韩艳红 《青年教师》2004,(11):19-20
名师的课是一杯茶,品才觉得其中的清香;名师的课是一部电影,每一个细节都让我们感动;名师的课是一阵春风,每每忆起总有一种温暖荡漾在心头……  相似文献   

4.
名师成才规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师是指在教育领域中成就显、美名远扬,影响较大的优秀教师或其他教育工作。本人根据名师成才足迹的一些特点,探析了名师成才的规律,即,满足时代需求,推进教育事业;参与教育实践,培植杰出人才;总结教育经验,创新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5.
韩艳红 《青年教师》2004,(12):12-14
名师的课是一杯茶,品才觉得其中的清香;名师的课是一部电影,每一个细节都让我们感动;名师的课是一阵春风,每每忆起总有一种温暖荡漾在心头……  相似文献   

6.
《吉林教育》2009,(7):F0003-F0003
学校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做实做优名师工程。名师引路,名师访谈,名师讲座,放飞睿智的教育理想。凸显教学实效,点燃孩子的智慧;深入孩子心灵的德育工作以仁爱工程为引领,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7.
孙娜 《山东教育》2011,(5):9-10
近年来,我们看了不少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文案和上课的录像光盘,也听了不少的观摩课,尤其是有幸直接聆听了支玉恒等名师的研讨课。这一切不仅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的无穷魅力,也让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与名师的差距;更是不止一次地让我思考:与名师相比,  相似文献   

8.
沈文 《父母必读》2014,(1):70-71
正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植物营养素,也代表它们能为宝宝机体不同组织带来不同的正能量。南瓜胡萝卜之所以呈现出明亮诱人的黄色,那是β-胡萝卜素的缘故;西红柿呈现鲜艳欲滴的红色,那是番茄红素的缘故;蓝莓甘薯呈现深蓝黑紫的颜色,那是青花素的缘故……当然,想要宝宝身体健康,只单纯摄取某种颜色是不够的。均衡摄取不同颜色的饮食是最有效的强身健体方法。  相似文献   

9.
《教育文汇》2006,(9):F0003-F0003
名校是名师大显身手的舞台,名师是名校再造辉煌的支柱。宿城一中建校百年 间,荟萃了数以千计的名师。这一批批老师虽然处在不同时代,但都表现出名师的共同特点:敬业乐群,爱生如子,奉献至上;精教深研,务实创新,业务过硬。  相似文献   

10.
金娟 《江苏教育》2023,(6):78-79
<正>大学时,我无意中读到朱熹的一句话:“习与智长,化与心成。”那时候,我只觉得那是一种学习规律和思想,并没有深入思考。再次听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这八个字是在一次德育讲座中,听着主讲老师讲述自己转变学生习惯的一个个案例,我若有所悟:原来它还与习惯有联系,是一种教育思想。不知不觉中,我走上工作岗位已三年,回想自己与“名师有约”走过的三年,是“炼狱”般的三年,更是接受熏陶、获得成长的三年。“名师有约”活动是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南化实小”)的一大特色,一周一次。  相似文献   

11.
苏秀珍 《学苑教育》2012,(17):11-11
“名师”人人想做,成为“名师”之前,不妨先做“明师”。做“明师”也不易,需要我们对教学与教育有极大的热情,这是推动高效教学的助燃剂;还需要自觉地具有使命感的思考,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思辨性和生命力;更需要永不厌倦的研究精神,注重知行合一,把知识活学活用。  相似文献   

12.
微笑     
夏奕舟 《初中生》2006,(9):73-73
徜徉在林阴小道上,一眼瞥见两只小麻雀在树梢上玩耍,发出叽叽喳喳的声音,絮絮叨叨唠个不停,那是鸟儿们的微笑;徘徊在小池塘边,凫水的鱼儿们玩皮地游个不停,长长的尾巴在跳舞,那是鱼儿们的微笑;闲游到野外,清风徐来,小草与花儿们手拉手摆个不停,那是植物的微笑;夜幕降临,抬头望见皎洁的月儿与璀璨的星星不住地发光,那是星球在微笑……  相似文献   

13.
蓝色的女孩     
孙婷 《教学随笔》2010,(7):41-41
她,的确喜欢蓝色。那是一种清纯的颜色,是一种不需要渲染的颜色。  相似文献   

14.
学校成为名师成长的摇篮,这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成长,更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作为学校领导,总是希望自己的学校名师荟萃;作为教师,谁不渴望戴上名师这顶美丽的花环?但名师该是啥样?名师是如何成长起来的?笔者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十几年,有如下几点深切体会。  相似文献   

15.
薛晖 《儿童音乐》2014,(3):56-57
【例6】 《单簧管波尔卡》是由长沙市艺术(音乐)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雨花区天华学校陈善冰老师设计并执教的一节课。这是一节小学四年级的欣赏课,为自选教学内容。陈老师为该课设定的教学目标为:知道波尔卡这种乐曲的体裁及音乐风格特点;能随乐进行动作与体态的参与表现,体验乐曲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了解、认识单簧管这种乐器,能随乐模仿演奏参与表现。  相似文献   

16.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引进生产一线的技术专家;师团队正在形成,涌现出一批高水平的教学名师。在2007年全国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评选中,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院长谢苏教授被评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相似文献   

17.
品江南     
味道是每个人独有的记号。迷恋于果汁的香甜,那是对青春味道的追寻;沉溺于咖啡的苦涩,那是对逆境的憬悟;执著于泉水的恬淡,那是对江南的难以释怀。而我,正是陷入在江南的霏霏烟雨中难以自拔的人。  相似文献   

18.
郑林 《山东教育》2002,(34):21-21,26
教学改革的真谛是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基于这种思考,我们从2001年8月进行了探究教学研究与实践,同年12月被山东省教科所确立为《探究式教学实验基地》。我们的做法是:以实施“名师锻造工程”为切入点,走科研兴教之路;以实施“学生自我塑造工程”为立足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索、自我管理能力;以实施“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改革为主攻点,奏响探究教学的主旋律。一、实施“名师锻造工程”实施探究教学,关键在教师,在深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决定实施“名师锻造工程”,构建目光前…  相似文献   

19.
实现教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工程,根据“名师工程”的培训目标,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计划重点体现:“高起点、学理论、重实践、出成果”的特点,采取短期集训和业余面授为主的培训形式,通过对学员进行辅导和学员自学、自我实践相结合,集中学习,听学术报告和分科活动相结合;市内信息交流和学习外地经验相结合;学、做和说、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来实施“名师工程”。下面,介绍“名师工程”的实施过程。   一、高起点   根据“名师工程”的入学资格和选拔方法,最后审定语文、数学班学员人数分别为 65人和 63人。 (见表 1…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奖励》2010,(1):26-29
如果觉得“科学与民主没有直接关系”,那是肤浅; 倘若认为“科学是民主的基石”,不免牵强; 我们说“科学与民主相生相伴相辅相成”,是一种东方式的“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