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菊 《文学教育(上)》2009,(14):158-158
“诗无达诂”之说见于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清人沈德潜这样解释“诗无达诂”:“古人之言,包含无尽,后人读之,随其性情深浅高下,各有会心。”赋诗、鉴诗没有固定的方法,以读者对诗的接受为出发点和归宿,强调接受主体的能动性。文艺无达诂从“诗无达诂”衍生而来,意为文艺鉴赏无定法,不同的鉴赏者有不同的审美角度,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有不同的审美感受;审美场不同,同一鉴赏者对同一文本也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2.
(一)从“诗无达诂”谈起“诗无达诂”,这是西汉董仲舒说的.它反映了西汉时对于《诗经》的解释已经相当分歧.一千多年后的清代,和这个说法颇为相似的是“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读者对诗词的解释存在随意附会的情况.从汉至今,古代诗词研究领域中,聚讼纷纭,有关于全篇的立意、主题的,有关于篇中的某些词句的.引起分歧的原因,除了研究者本身之外,往往与诗词作品方面有关:或者过于空灵,或者过于隐晦…….而这除了别的原因之外,又往往是由于作品中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举个例子来说吧:  相似文献   

3.
在对诗歌文本的意义阐释上,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刘勰的“知音”说等,都是以探求和追寻作品确定不变的原意为目标的。然而事实证明,这往往既是不必要的,也是无法完成的。与此不同,《易经·系辞》中有“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的思想,荀子也说:“善为《诗》者不说,善为《易》者不占”。(《荀子·大略》)到了西汉,董仲舒更是明确提出了“《诗》无达诂”的命题。他说:“《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春秋繁露·精华第五)刘向也曾提到:“传曰:《诗》无通诂,《易》无通占,《春秋》无通义。”…  相似文献   

4.
孙孟明 《语文知识》2000,(10):14-15
汉朝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卷三《精华篇》里云:“《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这可算是“诗无达诂”的起源。所谓“达诂”,换一种说法,即“通达的解释”。何以会产生“诗无达诂”的现象呢?因为凡诗历来就有“贵曲忌直”之评说。“贵曲”指写诗隐晦,是一种含而不露的艺术手法,通常称之为“含蓄”。诗之“含蓄”,我们以为可分“单义性含蓄”和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中,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超乎作家意外的神奇效果,正所谓“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读者与作者通过作品在心灵深处的沟通与共鸣,无疑是优秀作品的最佳效果。读者作为作者的知音,读者由作品引起共鸣,是通过作品对读者的感发实现的。自然感发了作者,而作者又通过作品感发着读者,这就是所谓“兴”。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里的兴,便是感发,是指作品对读者的感发。这种感发,常常是一种“不期而遇”的兴会,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欣喜,因而也常常会表现出喜出望外的神情。读者…  相似文献   

6.
许乃文 《教师》2019,(10):1-1
《轮扁斫轮》是《庄子·天道》里的一个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齐国有名的造车工人轮扁与齐桓公之间的论道。轮扁说,自己砍削木材制作车轮,只有宽、舒、紧、缩适合,才能“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制作出质量最好的车轮。轮扁认为书上的圣人之言不过是“古人之糟粕”,“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文字是不具备完全表达作者的“心意”之能事的。“技”的习得与领悟,无论是圣人之书还是他人的言传身教,都无法替代自己的躬身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自己躬行亲历、用心领悟,才能真正地掌握“技”,从而具备近于“道”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先秦"赋诗断章"的传统,奠定了《诗》走向"无达诂"的开放语境。在文本蓄意的层面,《诗》为"《诗》无达诂"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意义场。在读者释意的层面,美刺解《诗》是信仰危机中汉儒精神救赎的唯一出路,而"《诗》无达诂"既是汉儒身份认同的保障,亦是汉儒对时代和历史的先见之明和学理响应。  相似文献   

8.
诗无达诂而有诂,诗无确旨而旨存。古今学人解诗,皆各以己意说之,即以己之志逆诗人之志而己。逆之成理,研之有据,则成一家之言,或有所谓之“误解”,不必弃也。诸家于《诗经》文本有所见,足矣;诗之本义,还诸诗人可也。故本文于诗之《小星》等七篇中文句,或有“误解”,然必揆之以情,度之以理,副之以据,以己意逆诗人之志,庶几近哉?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里的“书”应当是书面记录的文字.属于“有字之书”,“言”、“意”应当是没有记录下来的,作者口头要表达的语言和思想。既然“书”不能“尽言”.“言”也不能“尽意”.那么作为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应怎样弄清楚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树立作者的本真形象呢?  相似文献   

10.
“诗无达诂”是中国诗学的传统命题,但它与现代西方语言学、符号学、阐释学、(?)美学、读者反应批评和结构主义美学等理论却有相通之处。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语言固定而语意变化莫测,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与“诗无达诂”有相似之处。现代符号学理论中有表象符号系统和陈述符号系统,而“诗无达诂”论认识到了二者之间的区别及不能直接传译性,说明表象符号所呈现的意象所包含的含义是丰富的、多义的和不确定的。因此,人们对其领会、理解就可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做补充。接受美学着眼于接受者——即鉴赏主体的研究,而“诗无达诂”也强调解诗者——即接受者的理解才能的研究;所以,研究“诗无达诂”若能吸收西方接受美学的研究成果,不局限于创作主体,重视鉴赏主题的研究,才能对“诗  相似文献   

11.
“诗无达诂”是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中的名句,和西方的接受美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美术欣赏接受活动中也存在着“诗无达诂”现象。本文试从美术欣赏中“诗无达诂”的产生、“诗无达诂”与“坐实”、以及“诗无达诂”是欣赏中的再创造几个方面试谈“诗无达诂”与美术接受活动。  相似文献   

12.
摘要:“诗无达诂”是中国古典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命题.最初是为汉代儒生自主阐释僻经》提供的一个思路,但却运用到了文学鉴赏当中,并且它的应用很好地阐释了文学鉴赏的多义性,成为一种重要的鉴赏方法.“诗无达诂”的产生是有其来源的,它之所以能广泛运用到文学鉴赏之中,一定有重要原因促成了这一结果.但是,“诗无迭诂”的应用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也存在一定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
“诗无达诂”.是对鉴赏诗歌“个性化”的一种描述。  相似文献   

14.
人们为求得对诗歌的“达诂”对作家、作品、读者,都给予了足够的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仍然不得不说:诗无达诂。尽管如此,我们却在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中,发展、丰富了诗歌批评理论、批评方法,对诗歌的批评,也就越来越向更高的层次前进。  相似文献   

15.
“诗无达诂”一语在我国文学理论中被广泛引用,人们对它也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理解,即:诗歌乃至其它各种文学作品,没有什么确定不变、唯一正确的意义,寻找这个意义既不可能,也没必要,读者完全可以“随其性情浅深高下,各有会心”(沈德潜《唐诗别裁·凡例》)。在这里,“诗无达诂”成了人们对文学作品某种特性的概括解释。这种引申推衍的理解不能算错,但相对于“诗无达诂”的本义而言,却显得过于宽泛。“诗无达诂”一语在其原初时期,有其更为具体确切的蕴涵。本文发意,即在于暂时将“诗无达诂”一语的种种引申发挥义搁置起来,根据目前能见到的一些史料,厘定其初始的准确含义。先正本清源,再阐微至显,也就是说,紧紧抓住其“本义”,先“考”后“释’,看一看它对现代文学理论会有哪些启示。 一 “诗无达诂”,最早见于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篇》:“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董仲舒此语,有两点须特别注意:一是将《诗》与《易》《春秋》并举,可知所言之“诗”,乃专指《诗经》而非泛指一般的诗;二是既言“所闻”,可知此说已先于董子而流行,是先秦时就有的一种观念。从这两点看,“诗无达诂”应该与春秋以来人们对《诗经》的认  相似文献   

16.
“诗无达诂”是一个古老而新颖的诗学命题。但关于这一理论形成的具体时间,目前学术界尚存在分歧。这种分歧,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春秋时期“赋诗言志”、“断章取义”的记载即“诗无达诂”理论;另一种意见认为,“诗无达诂”理论产生于西汉,作为一种理论总结,最早见于董仲舒的记载。其实,如果要追寻“诗无达诂”的理论源头,完全可以把这两种意见结合起来进行梳理。春秋时期,特别是鲁定公以前,群臣外交谈判,燕享酬酢,常常赋诗言志。这类记载《左传》中颇多,所谓“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左氏引《诗》,皆非诗人之旨”等,都是为了适应政治和社交的需要,“以己意说诗”,甚至断章取义。  相似文献   

17.
连敏 《小学语文》2008,(7):12-13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无达诂”等表述都说明每一首诗都有不同的解读方法。但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些切入点,就能更有效地解读诗歌,并且有独到的发现。本文拟从诗歌的意境、意象、语言、想象等几个基本要素入手,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谈谈如何对诗歌进行鉴赏。  相似文献   

18.
中国自古到今,有很多优秀的“景物”诗,这种诗的教学难度较大,并不是文字的理解难,而是这种诗的理解具有朦胧性,从而造成诗歌理解的无限生成性。正如《易·系辞》:“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意思是说,宁不能写出所有的语言,语言又不能完全表达出人的意思,于是圣人借用“象”来表达未尽之意。这里的“象”是指意象,“未尽之意”便是意境。  相似文献   

19.
清嘉道间朴学家俞正燮,治学善于上挂下联,归纳句例;逐层推论,多方类比;博取古今,打通经史.俞氏在大量考据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诗无达诂,得其句例则达诂”的治《诗》通则,克服了前人孤立思考、缺乏整体思维的“循文立训”的治《诗》方法的局限性,纠正了无条件使用“诗无达诂”说解《诗》的主观穿凿和随意附会之弊.其上承戴震之绪而光大之,向下则开启了胡适的新考据学,可视为新时期科学《诗经》学之先声.  相似文献   

20.
钱梦龙老师在实验“三主四式”导读法之后,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学生学习过程虽然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但无论这一过程如何特殊,学生总是认识的主体,他们的认识活动只能通过他们自己的实践、感知,在他们自己的头脑里进行,别人谁也替代不了。”“这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决定因素。”清朝谭献说:“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用接受美学的观点讲,读者在接受作品时,不必追求作者的原意,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予作品以创造性的理解。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