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备受关注。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等。要帮助高职院校教师摆脱职业倦怠的困扰,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营造社会氛围,建立支持体系;构建和谐校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增强个人自适能力。  相似文献   

2.
社会支持的缺失,是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不和谐的重要原因,而高职院校学生社会支持的缺失,正是其社会支持网不健全的体现.文章力图通过建构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社会支持网,从而发挥社会支持对学生心理和谐的促进作用.具体实施途径包括:建立家长、朋辈、教师、学院、社会的五级社会支持网;建构心理相融的环境;强化社会支持的导向作用;发挥社会支持网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3.
教师主要从事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师业务水平和能力决定了教学工作的好坏,也决定了他们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教育体制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最关键的是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然而,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地位较低,缺乏强大的社会支持,许多教师对高职教育缺乏信心,对高职教师缺乏职业认同,工作动力明显不足,教学积极性明显不高,甚至出现了部分教师"厌教"等消极现象。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谈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积极性,从而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息现象日益显现。本文从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过高、高职教育大环境、教师的职业压力、院校内部环境、专业成长、工作待遇、教师的人格特征等方面分析了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工作倦怠现状分析及应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职业是最容易发生工作倦怠的职业之一。社会及高职教育大环境、高职院校的组织管理以及个人素质等是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产生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通过提高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识,加强高职院校管理机制以及教师个人素质的改善可以减轻青年教师的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6.
职业认同是指个体通过职业经验将自我与社会要求逐渐融合,在职业中定位并承认其价值与意义的过程。以高职院校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职业认同的内涵、结构、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及作用进行文献梳理,研究发现,高职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行为方式认同,但在社会支持和职业情感等方面认同度较低。在人口统计学因素、个体内部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高职教师的胜任力、职业倦怠、教学效能感、专业发展等方面有相应的变化。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认同发展状况研究进行梳理,以期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社会支持体系是指在社会环境中能够促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一切有利因素,它主要包括政府支持、企业支持、校际支持、环境支持四个方面。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展遭遇瓶颈,鲜有突破性成就。构建社会支持体系有利于各高职院校深化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办学职能。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成要素,发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还存在支持政策不健全、企业参与度不足、与本科院校同质化等问题。为促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政府需加强高职院校创业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构建科学合理的政策体系;企业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高职院校需设立专门的创业教育组织,促进人才培养的专业化,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相似文献   

8.
将"社会认同"操作化,从身份与职业认同、区域与社区认同、组织与管理认同、未来认同四方面对广东省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生调查发现,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生对自己的高职学生身份和高职院校的认同度普遍较低,他们的区域与社区认同不具确定性,组织与管理认同不高,对于未来归属比较模糊.为此,政府和社会应对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给予更有力的支持和推进,促进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职业发展是非线性的,在个人、家庭、组织、社会等因素单独或共同作用下,高职院校青年党员教师很容易出现职业高原现象。因此,应该从个人、家庭、组织、社会等层面积极应对,帮助高职院校青年党员教师逾越职业高原。  相似文献   

10.
职业能力水平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的筹码,职业能力的市场定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着力点,职业能力的发展是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改变教育观念,确定职业定向;优化教师结构,构建“双师型”队伍;合理设置专业,适应社会需求;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实训基地;实行产学研结合,走校企合作道路.  相似文献   

11.
段静毅 《职教通讯》2014,(28):53-55
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还有许多不足,具体表现为责任感意识淡薄、教育教学能力不高、实践操作技能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欠缺,等等。当今国际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职院校教师是高职院校的第一人力资源,其职业素养又是其人力资源的重要内涵,因此,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终身教育的提出,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全国各地掀起的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心理健康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浪潮下,当前由社会服务于高职教育到高职教育服务于社会的转型,高职院校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思路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职业已不是以前的那个最稳定的职业,每位教师都有面临着转岗、下岗的威胁。因此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对学生可能的影响进行探讨和研究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创业和成功创业的比例较低,高职生创业教育和创业中还存在的不少问题。为此,必须整合高职院校资源,强化政府责任,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力量,协调联动,努力构建促进高职毕业生成功创业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4.
对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行为的调研表明:高职生虽然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比较满意,但对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行为整体上认同度较低;高职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还存在理论知识传授较多、教学方法单一、实践课程考核不严格等现象,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构建支持体系,学校应完善管理机制,教师应提高实施水平。  相似文献   

15.
陈满玉  贺山青 《教师》2008,(18):14-15
新形势下,社会环境、高职教育的职业性、高职院校的结构性矛盾和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错误认识等不良因素影响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排除这些不良因素的干扰,必须做到:党和政府要坚持两手抓。静化思想政治课教学环境;政府要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支持力度,逐步解决其内在的结构性矛盾;高职院校管理者要转变观念,真正重视思想政治课教学;思想政治教师要苦练内功,大胆改革,不断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6.
构建专兼职教师共同体是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的基本要求。基于社会互赖理论视角,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共同体构建存在兼职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与团队发展目标关联性不高、对高职院校的组织认同感较低、相关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高职院校应通过培养共同体领导核心、搭建有效合作平台、完善专兼职教师共同体激励机制、构建合作共享的组织文化等多种途径打造专兼职教师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已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资源.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指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工作动力不足、优秀人才易流失的原因,提出如何充分调动高职专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实现学院目标、教师目标、学生目标以及社会培养目标的"共赢"的高职专业教师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8.
研修培训是提升我国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教师职业发展的核心职业素养,通过对江苏省S市5所高职院校入职3年新教师的深入调研,结果发现:女性比率高;具有"师范生专业出身或有师范生学习经历"的比率较低;有工作经历的比率较低;教学基本功较弱;入岗职业成就感偏低;专业实践性知识贫乏;培训需求期望最高的是新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其次是新教师职业认知归属感、职业未来发展规划和教学能力培训,而科研和信息素养提升培训需求期望最低。同时,笔者对我国未来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素养培训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加强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是新时期社会对高职院校医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应当给予充分重视。应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改进教师教学行为,使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医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实现高职院校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合,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职业综合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资本是存在于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主要由高职院校教师投资和利用以便实现其自身发展目标的社会资源。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资本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