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词频统计是中田汉语水平考试(HSK)的一个重要特征。最新开发的HSK词频统计系统(HSK Word Analysis Systern,简称HSKWAS)旨在实现HSK词频自动统计。本以该系统对HSK两套样题的词频统计分析为例说明该系统的特征、使用方法与效用。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HSK工具系统的发展过程、特点及应用情况,着重介绍了HSK工具系统的承载能力、极限转速等几个关键问题,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成功地开发HSK,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领域里所取得的最重大成就之一。但它仍然存在着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本讨论其中的两个方面,即HSK的总体安排和HSK试卷的编制。首先,本主张增加口试,并且把HSK分为专业的HSK(A)和非专业的HSK(B)两类。其次,讨论了跟试卷编制有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汉语水平考试,简称HSK,自从1991年正式推向海外以来,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可是,原HSK不能完全适应目前汉语国际推广的需求,尤其是口试。2009年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正式推出新HSK,目前在其实施过程中,一直获得了汉语学习者的普遍好评。本文主要介绍了原HSK(高等)口试与新HSK口试的内容,并在口试形式、内容和评分标准方面进行了比较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汉语水平考试,简称HSK,自从1991年正式推向海外以来,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可是,原HSK不能完全适应目前汉语国际推广的需求,尤其是口试。2009年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正式推出新HSK,目前在其实施过程中,一直获得了汉语学习者的普遍好评。本文主要介绍了原HSK(高等)口试与新HSK口试的内容,并在口试形式、内容和评分标准方面进行了比较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汉语水平考试(HSK)(六级)的分数处理方案,该方案同样适用于新HSK笔试其他等级及新HSK口试,这一方案已在2013年考试中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7.
HSK(汉语水平考试)作为在海内外广泛开展的标准化汉语能力水平测试,对汉语教学在世界各地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意大利罗马于2004年举办首次HSK基础级别考试,6年里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而2010年,新HSK在罗马的开展又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此研究将对罗马HSK考点近年来的考试情况作一个回顾与评述,说明HSK在意大利汉语教学活动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并对HSK今后在意大利的推广提出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目前各种HSK辅导书和辅导方式进行了分析,批评了那种纯粹应试的教材与教法,并提出引入“学习策略培训”的概念,把HSK培训纳入“学习策略培训”的范围,与日常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目标仍然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这也是与笔者预期的HSK的发展方向之一——将会更加注重“交际能力测试(CCT)”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CT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的英缩写,现已被汉语连带音带义借用,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的一个外来词。HSK之所以以CT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是因为其来源与CT等完全不同,它并不是一个外来形式,而是“汉语水平考试”的拼音缩写。HSK可谓应运而生。HSK等的出现,预示了或代表了汉语新词语产生的一种新途径。根据英字母的名称来重新规定汉语拼音字母的读音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HSK是为测试母语为非汉语者(包括外国人和华侨)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MHK是专门测试母语为非汉语的中国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HSK和MHK都是证书考试。如果证书授予标准缺乏稳定性和公平性,如果对使用这一份试卷的人一个标准,对使用另一份试卷的人又一个标准,那么,不仅会大大影响HSK的信度和效度,而且会对有关的决策产生误导,会使考生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在HSK和MHK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一直坚持了对考试分数的统计等值处理。在HSK和MHK的等值设计方面,我们综合采用了共同组等值、共同题等值和分半组合的混合设计。在HSK和MHK的等值数据处理方面,我们综合采用了线性等值、等百分位等值和IRT等值。本文介绍了HSK和MHK的等值方法。讨论了各种方法的得失,讨论了今后继续改进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对新汉语水平考试(HSK)而言,"铆题"的等值方法不可行,单组设计的"铆人"等值方法也缺乏可操作性。面对等值的实际需求,新HSK选择了"平均分等值法"进行等值。本文是为HSK(六级)设计的平均分等值法实施方案,其流程同样适用于新HSK其它等级的考试。  相似文献   

12.
文章拟从日本的"中国语鉴定"考试的特色,探讨中国的HSK考试存在的问题。目前的HSK听力考试部分的提问顺序不利于学生答题;HSK考题的词汇范围脱离大纲;考题中的口语词汇地域性太强;有些考题内容脱离现代中国社会;HSK考题与对外汉语教学脱节,所考的是非学的,所学的是非考的;HSK的证书等级设置缺少鼓励学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测验长度(test length)是影响语言测试信度和效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借助概化理论(Generalizability Theory,GT)的固定侧面s×(i:p)嵌套设计和边际效用递减法则(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对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中级])的测验长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由130题构成的HSK[中级]测验具有相当高的测验信度,概化系数(Eρ2)可达0.8890,即使将测验的题目数量减少至120题或110题,测验的概化系数仍可以达到0.8856和0.8816(分别降低了0.38%和0.83%),这种测验长度的缩减不仅明显地降低了研发成本,而且提高了测试效率,完全能够满足标准化考试在误差控制方面的较高要求,并确保测验结果和分数解释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4.
汉语水平考试用词统计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形势,汉语水平考试(HSK)3000、5000、8000的词汇量标准是否合理?原有词汇大纲与现实语言生活用词是否一致?HSK考试中的实际用词情况怎样?与最初的设计是否吻合?本文通过对近百套HSK正式试卷用词的统计分析.提出汉语考试宜将普通汉语学习者和专业汉语学习者、来华汉语学习者和非来华汉语学习者加以区分,并重点面向普通汉语学习者、非来华汉语学习者。新HSK宜制定明确的词汇量标准,可考虑以150、300、600.1200、2500、5000词为新HSK词汇等级标准。  相似文献   

15.
对HSK部分等级的验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的作用之一是界定留学生进入中国大学入系学习时所应具备的汉语能力。根据有关规定,HSK三级和六级分别是进入中国大学理工西医类和文史中医类入系学习的最低标准。本文采用安哥夫、边缘组及对照组三种方法对此标准进行了验证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