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1997-2010年144家中国商业银行为样本,研究了非利息收入份额和非存款融资份额对银行盈利能力及抗风险能力的影响.首先采用非平衡面板数据发现银行规模、权益资本比、资产增长率对非利息收入和非存款融资有显著作用.其次,采用广义矩估计法考察了非利息收入和非存款融资对银行盈利和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非利息收入和非存款融资对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有显著正相关,还能有效地分散风险;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存贷款基准利差等外部宏观环境也显著影响着银行的盈利和风险水平.中国银行业应在发展利息收入的同时,进一步开拓非利息收入业务和非存款融资渠道,提高经营水平构建多渠道盈利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以"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及沿线国家银行资产规模扩张及非利息业务拓展为视角,从反映银行绩效水平的盈利和风险两个维度出发,发现"一带一路"区域内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与业务结构具有正向交互效应,二者对银行盈利能力及风险承担具有显著非线性协同影响。本文基于三维拟合曲面及边际分析法得出银行从非利息业务获得绩效水平提升须达到门槛规模,小型商业银行过度经营非利息业务反而降低银行的绩效水平,只有规模较大的银行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才能获益,但不能无限扩大规模,存在与非利息业务相匹配的最优资产规模-业务结构组合;因此,银行自身应合理调整规模与业务,强化风险意识;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建立区域性金融集群,优化资产规模-业务结构组合,提升银行业整体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为背景,选取4大固有银行与10家股份制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996-2005年间面板数据(panel data)建立一阶差分模型,就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不同所有制银行的利润率、净利息收入率、管理费用率、非贷款收益率、抗风险能力等5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看,外资银行进入具有一定的技术溢出效应和"鲇鱼效应",促进了我国银行业经营成本的下降和经营绩效的提高,但对我国银行业抗风险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就利润率指标而言,外资银行进入对股份制银行的冲击要大于4大固有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4.
加强对各国金融机构的业务监管,尤其是对银行业非利息收入业务的监管是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国际金融组织及各国监管当局迫切需要应对的任务之一。本文首先厘清了银行业非利息收入业务风险的类别和层次,阐述了非利息收入业务对银行风险的作用机制。通过分析未来我国银行业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的一般模式,构建了我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业务风险监管的框架。  相似文献   

5.
基于开放式创新相关理论和对18家银行高管的访谈结果,重新开发、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银行开放式创新战略构成维度;利用126家样本银行数据,检验银行在金融产品和信息技术领域开展开放式创新对绩效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主要通过与顾客、技术供应商、金融机构和研究机构展开合作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开放式创新对银行产品创新、信息技术创新和经营绩效都有显著的提升效应,不同外部主体在参与程度以及产生的绩效影响效应方面存在些许差异;知识管理能力在开放式创新与绩效之间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银行产品创新与信息技术创新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银行经营绩效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二者协调发展有利于银行经营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范香梅  刘斌 《预测》2023,(2):90-96
现有研究表明公司治理结构差异对银行财务与社会绩效及其协同度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我国24家商业银行在2009—2019年期间数据测度和实证分析,发现大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女性董事占比、银行规模等对提高银行社会绩效有利;董事会规模、外部监事占比等与银行财务绩效正相关;高管薪酬、国有股权性质与银行双重绩效协同度负相关。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亟需构建起商业银行财务绩效与社会绩效综合管理体系,并强化协同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以及金融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银行从传统的借贷利息差收入模式朝向多元化经营模式转变。其中,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银行业经营发展影响尤为重大,不论在传统业务,还是非传统业务都造成极大冲击。因此,金融科技与银行业务的协同发展已成为银行业所关注的问题。文章采用2011-2017年的银行业数据,尝试探究金融科技视角下,银行业务多元化对风险承担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比对风险承担有显著正向影响;银行多元化经营程度对风险承担有显著负向影响;其次,基于金融科技发展视角,资源配置指数、风险管理指数和技术基础指数会削弱非利息收入带来的风险,但信息传递指数会增加非利息收入带来的风险;金融科技发展对银行多元化经营程度的影响,进而对风险承担的影响均不显着。  相似文献   

8.
徐欣 《科研管理》2015,36(9):45-54
本文基于企业投资的视角,以2002—2009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对象,考察了技术引进、产权性质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引进与绩效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技术引进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但由于边际效用递减,技术引进对于绩效的改善存在极大值点,超过了极大值点,技术引进则会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这说明企业依靠外来技术并不能持续地改善企业绩效。此外,企业的产权性质对于技术引进与绩效之间的倒U型关系存在调节效应,即非国有控股企业使用外部技术产生的绩效要好于国有控股企业。本文的结论对于深入认识技术引进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并为中国企业提高外部技术的吸收效率和合理配置创新资源提供了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企业集团的国际化程度对创新绩效具有双重效应。探讨了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程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集团与非企业集团隶属公司相比,呈现出不同机制。一方面,企业集团的国际化持续地促进创新绩效提高;另一方面,企业集团减缓了国际化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以国家高新区企业为样本,研究首先发现国际化程度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倒U型关系。但集团公司呈现正向关系,此为企业集团正向效应。然而,集团公司特性对"国际化—创新绩效"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此为企业集团的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台海两岸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股东结构研究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两岸商业银行多角化经营之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大陆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比率显著低于台湾省商业银行;影响中国大陆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比率之主要因素是资产规模且成显著正相关关系;台湾省因金融自由化程度较深并出现银行过度竞争现象,故净息差成为决定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最重要之因素并成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银行的金融资产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它们的经营绩效,以及在美国次贷危机中我们应该吸取怎样的教训,故从城市商业银行的视角,选取2005~2007年我国67家城市商业银行作为样本,对样本的资产质量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与经营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以通过改善其资产质量来提高其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12.
基于高技术制造型企业的大样本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技术多元化对企业新产品开发(NPD)绩效的影响,分析了知识场活性的中介作用以及高管团队异质性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相关技术多元化正向影响NPD绩效;非相关技术多元化负向影响NPD绩效;知识场活性在技术多元化(相关、非相关)与NPD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高管团队异质性正向调节了相关技术多元化与知识场活性之间的关系;高管团队异质性在相关技术多元化与NPD绩效之间的调节效应是通过知识场活性的中介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组织学习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动荡性在绩效与组织学习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环境动荡性负向调节利用式学习与绩效关系;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对绩效的影响是互斥的.研究结论丰富了现有的组织学习理论,并且对企业通过组织学习提高绩效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以社会学习理论和领导行为的涓滴效应模型为理论基础,探讨高层服务型领导通过影响中层服务型领导来提升基层员工服务绩效的涓滴效应模型,并进一步探索中层领导服务导向这一个体特质的重要调节作用。通过对54位银行中层领导以及427位基层员工的多层次、多时点、多来源的问卷调查发现:高层服务型领导与中层服务型领导呈正相关关系,中层服务型领导与基层员工服务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中层服务型领导中介了高层服务型领导对基层员工服务绩效的正向影响;中层领导服务导向正向调节了高层服务型领导与中层服务型领导之间的正向关系,以及高层服务型领导通过中层服务型领导影响基层员工服务绩效的涓滴效应。  相似文献   

15.
组织学习与组织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国内外关于组织学习与组织绩效之间关系研究文献基础上,将组织绩效划分为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然后利用元分析方法对组织学习与财务绩效、非财务绩效之间关系进行了定量的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存在显著地相关关系(rf=0.442;rnf=0.483)。论文不仅进行了文献的同质性检验,还探讨了组织学习与财务绩效、非财务绩效的相互作用之间可能存在的测量因素、情景因素等调节因素,发现组织学习的测量条目和产业先进性水平显著地调节了他们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软科学》2019,(5)
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出发点,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走出去"企业海外收入与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引入企业政治关联作为调节变量。选取进行OFDI的A股上市企业2013~2016年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作用,对企业海外收入存在负向作用;企业海外收入在"一带一路"倡议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存在正向调节作用;政治关联在"一带一路"倡议与企业创新绩效和海外收入的关系中均存在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产业体系与生产方式发生着转变,对劳动力市场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产生冲击。在此背景下,基于微观企业面板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匹配得分法(PSM-DID)的研究结论表明,人工智能应用显著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平均而言可以提升1.4-1.7个百分点,且这一效果在不同类型企业之间存在异质性,出口参与行为抑制了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促进作用;私营企业强于非私营企业;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积极影响最为突出。利用因果中介分析(CMA)模型的机制验证表明,人工智能应用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机制以劳动增进效应为主,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起到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对我国在“人工智能革命”中的收入分配改革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运用元分析方法,分析了企业政治关联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和非中小企业的创新绩效影响更为显著。此外,政治关联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的知识获取与知识整合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经验学习理论和失败归因理论,构建创业失败与再创业绩效之间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整合模型,利用235位农民创业者访谈数据,实证分析创业失败对再创业绩效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研究发现:①农民创业失败与其再创业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②失败学习在创业失败与再创业绩效之间发挥积极中介效应;③失败内归因正向调节创业失败对失败学习的积极作用,但内归因在创业失败与再创业绩效之间未发挥显著调节作用;④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显著,即失败归因显著调节失败学习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农民创业者应重视创业失败恢复,加强失败学习;政府应开设创业失败学习培训,同时应创造包容的创业失败文化。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08-2015年中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148家企业的面板数据,建立P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分析方法,研究政府补贴、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动态交互效应,以及该效应在国企和非国企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政府补贴与研发投入存在滞后1-3期的相互促进作用,国企比非国企表现更显著;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存在滞后1-3期的相互促进作用,非国企比国企表现更显著;政府补贴会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但创新绩效却会抑制企业未来1-2期获得的政府补贴支持数额,非国企比国企表现更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政府补贴政策和企业创新研发决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