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指导学生学习时,总是要求他们边读书边写作。他认为这对读书治学大有益处,说:做学问光读不写不行,要写就要读得认真一点,要把所读的在自己头脑里整理一番,思索一番,这样就会懂得较透一些,使作者的思想经过消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营养。  相似文献   

2.
读书与治学     
一生大半时间在与书本打交道,或读书,或教书,或写书,——当然,主要是读书。《江苏高教》杂志社要我谈点有关“治学”方面的体会,自己的学问尚没“治”好,不敢妄谈,但书倒是读了几十年,就谈谈读书吧。多读与善读。书要多读,此乃老生之常谈。但真正做起来并非易事——特别如果“书中已无黄金屋”,要做到这一点更属不易。要多读书,最基本的前提是要坐得了冷  相似文献   

3.
读书有法     
<正>上过学的人都有一定的读书经验,只是多寡之别,相比之下,为术业读书者经验应该多一些。这类人多为高级知识分子,因治学所需,要博览群书,而书读多了,不知不觉间便会形成一套经验之谈,像朱子读书法,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康熙读书法等等。在中国历史上叫得最响的读书法,除了孔子的"温故而知新",便是裴松之在《三国志·魏志·王萧传》  相似文献   

4.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10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10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10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10遍“。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作为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读书如果彻底,那么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一样,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  相似文献   

5.
学生读书治学,其中有一个方法问题,怎样才能在读书治学的过程中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利用图书目录,这是学生读书治学的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本文就图书目录与读书治学的关系、图书馆目录的职能、及其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目录指导学生读书治学的作用,作一些粗浅的探讨。图书馆目录是学生读书治学的钥匙我国著名目录学家姚名达先生说:“目录是开放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假若没有钥匙,吾人就不容易得其门而入”。把图书目录比作钥匙,是十分形象而贴切的。事实确是如此,  相似文献   

6.
“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①读书治学,了解目录学的一些基本线索是必要的,人们常把目录学当作指导读书治学途径的入门之学。目录是按各门学术的不同性质,将群书分类部次,对每一书作解题、提要;有的还作总序、小序,论述学术源流、派别及其学术价值。学者可借助目录学及时得到最合适、最需要的书、把握住主要的、关键性的文献资料,读书就可以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研究问题,就可以直截了当地进入问题的核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使专业知识的学习进展得更快些。  相似文献   

7.
朱子读书法     
朱熹一生刻苦治学,又认真指导学生读书学习。他的学生总结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共为六条: 其一,循序渐进;其二,熟读精思; 其三,虚心涵泳;其四,切己体察; 其五,着紧用力;其六,居敬持志。  相似文献   

8.
读书怎样得法黄范读书如同打仗,方法很重要。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自学读书讲究方法,虽要因人而异,因学科而异,但综观古今中外的名家们,从自学和治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自学方法,还是很值得我们广大自学者认真借鉴的。一、知识面窄基础...  相似文献   

9.
古今读书法     
江风 《职业技术》2004,(3):41-41
古往今来,我国不少名人、学者遨游书海,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治学经验和读书方法,时下读书人当深悟之. 苦读苦读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方法之一,孙敬和苏秦是苦读的代表,一个头悬梁,一个锥剌股.当然,也有人不赞成这种"苦读"的,林语堂在他<论读书>中对苏秦锥刺股的做法指出:"不睡觉,只有读坏身体,不会读出精彩来."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看书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我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尽量避免过多的讲解和问答,注意指导学生认真读书。正音性阅读拼音字母教学,我先抓读准音素。讲清发音部位和口形,认真示范,抽读,听录音,纠正口形和发音,让儿童发准每一个音素(声  相似文献   

11.
林语堂(1895-1976)原名和乐,后改为语堂,福建龙溪人。他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语言学家、散文、杂文作家和小说家。他学贯东西,满腹经纶。“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正是他一生的写照。林语堂在他一生的治学生涯中,辛勤耕耘,著作颇丰。而这些丰硕成果的取得都得力于他的治学之道。 林语堂自幼酷爱读书。他认为读书可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为此他时时读  相似文献   

12.
最近读季羡林先生的<谈读书治学>,很有收获.季先生引用近代学者张元济先生的一句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相似文献   

13.
在我看来,人生真正读书的时候是从四十岁开始。一个人从小学开始读书,读了中学读大学,到走上工作岗位,算是读了不少书了。然而,扪心自问,我们在这个时期的读书,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吗?小学中学读书,是为了考上一所理想的学校。有了工作  相似文献   

14.
这样读书     
在心情十分放松的情况下,和三五位朋友一起聊书,未尝不是一种读书的方式。因为在朋友口中,我会发现一些自己希望读到的书,再有目的地去借、去买、去寻觅,似乎就多了许多渴望的动力。同理,是爱读书的朋友,也可以从我这里获得。我们转着圈地收获。久而久之,从聊“读什么书”,演变成“不要读什么书”。至少“现在不要读什么书”,也是一种读书的方式。因为书籍如云,不懂得放弃就不会得到最佳。慢慢地,在“读什么书”中,又有了“如何读什么书”的话题,这也是一种读书的方式。比如读小说和读论文,决不是一种读法。当然这个“读法”不仅指读书的姿态,重要的是读书的心境。闲适或紧张,轻松或深沉可大不一样。很快,先把书分成几类,又是一种读书方式。分类既不是按题材,也不是按体裁,而是按“读法”。“显读”是一类———这是从“显学”“隐学”之分调侃来的。被显读的是博得洛阳纸贵、媒体热炒的。不要追“显读”,就是不必随社会上一窝蜂地读什么书。但是也不必刻意追求“隐读”,因为有的书大家都不读自有道理。“孤读”和“佐读”是一类———就是读一本书和就一个话题读几本书。在享受读书中,“孤读”是初级阶段,“佐读”才小康。“佐读”可以就一个话题读几本相近的书,也可以读观点...  相似文献   

15.
吕思勉早年接受中国旧式教育培养,博览传统典籍,后又积极汲取近代科学知识,阅读各类新书报章。他并读新书旧典,兼具新知旧学,中国学术文化转型时期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对撞、交流与融合,体现在其读书治学的过程之中。吕思勉相信"学问之道,贵自得之",治学门径要自己读书领悟而得;他认为只有下足读书工夫,才能够准确运用文献材料从事学术研究。吕思勉所倡导践行的读书方法,都是根据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得出的,尽管不同于当年学界的主流风尚,也难以见容于近代的教育科研体制,但对于后世的读书人仍不失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读书贵有所得,读书亦贵有所疑。有疑然后再有所得,则是更进一步亦更上层楼了。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的《读书杂志》、《经义述闻》,就是这样善于读书而成就为有清一代的大学者的。《读书杂志》是王念孙博览群书后的心得体会语,实际上也是他科学的读书方法的收获。徐复教授的《后读书杂志》则是继承这一传统而又有所创新的,读之极能新人耳目、扩人心胸,而又能探明治学之道的。其书之精到处,拟从下列三方面论述之。  相似文献   

17.
<正>读书不是一个新话题,大的有"世界读书日",小的有学校的读书节、读书月。但这里也绝非炒冷饭,之所以下发一个校长、教师读书工程指导意见,是因为我们虽然一再说读书,却并没有真正读好书。校长、教师本应是读书人,现实中却离"读书人"还有很大的距离。《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读书提出了不少建议,其中"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这一条,对校长、教师读书也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8.
《读书与治学》一书由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欧阳哲生从胡适先生一生丰富的论著、演讲以及书信中摘取文章三十余篇汇编而成。这本书专门谈论青年人应该怎样读书、怎样治学,全书共分为"怎样读书""漫谈教学""确立志趣""训练思想""治理国学""论学书简"六卷。  相似文献   

19.
读书学习决不仅仅是可有可无的个人行为,而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繁荣、民族振兴、党风好转、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措施,也是每一个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从基本功的角度来要求,重点要解决好三个问题,即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怎样读书是一个涉及到学习方法的具体问题,暂且不谈,仅围绕前两个问题谈点心得体会,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 好读书,就是对读书学习要有浓厚的兴趣。好者,喜欢、酷爱之意也。所谓“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道出了兴趣在…  相似文献   

20.
大文豪林语堂先生从读书中品出了这样一个哲理:“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活动。读书的主旨在于排脱俗气”。民族英雄郑成功也有名联曰:“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这些至理名言通俗地告诉我们:读书是熟知增智、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人生一大乐趣。可是,而今的初中学生读书大都没有进入境界,更没有体味到愉悦身心的乐趣。君不见,好些初中学生,甚至初三年级的学生,无论是读课文,还是读报刊杂志,读不出句读,读不出感情,甚至结结巴巴者大有人在,这是现状之一。现状二,读了一篇文章,其主题其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