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媒体传播中精准广告的营销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化时代的广告铺天盖地,消费者的行为模式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本文通过研究数字化营销的行为模式和数例精准广告的营销方式,探讨怎样把握住消费者的兴趣,实现广告投放的精准性,以达到新媒体传播中数字营销行之有效的效果;通过优势、劣势、发展前景等多方面综合分析cookie跟踪以及跨平台微博这两种精准营销方式,并重点列举了淘宝、微博易、赞网等案例。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精准广告的发展。本文在"场域理论"基础上,研究新媒体场域中精准广告"以消费者为中心"、高效投放并实时优化、重视内容和关系营销的传播策略,探讨其对于广告业的"精确制导"与"广而告之"结合、创意与技术结合、重构广告产业流程的产业重构效应。  相似文献   

3.
张铭珊 《东南传播》2016,(5):146-147
在崭新的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环境呈现多样性,其营销策略也随之调整和变化,本文将以"互联网+"思维去探索广告的传播新形态。从广告传播的基本要素出发,探讨面对新媒体环境,广告传播趋势呈现的特征。随着营销本质的突破升级,广告传播模式将回归沟通;由于受众的细分,需要广告进行精准的定向提供时刻的消费;最后增强多屏接触、提升互动体验感,才能实现将受众转化为消费者。  相似文献   

4.
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不仅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导致了新闻媒体的重构,推动新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广告传播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覆盖范围以及传播速度,能够有效地提高广告营销效果,受到了现代广告商的普遍喜爱。新媒体广告营销具有广告内容多种多样、广告覆盖面积更大的优势,为了进一步提高新媒体广告营销品质,要提高新媒体广告营销的导向性、开展无时差营销以及强化工作者的专业水平,确保新媒体广告营销能够获得更高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媒科技》2009,(5):18-18
从地铁广告到出租车内触动传媒,从手机短信到电梯广告,甚至还有可以定位客户购物位置,并在其选择购物的最后50秒内做出精准营销的数字平台,无处不在的数字新媒体让消费者逐渐失去了一开始的新鲜感,甚至有一种被监控和过分引导消费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许多人认为精准是窄众,其实精准营销并不是把广告播给少数人看,而是要让合适的人看到合适的广告,所以真正的精准营销不是窄众,而是个众。毫无疑问,在互联网技术和手段快速发展的今天,精准有效的传播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对于精准的认识很多人存在一定误区,国内有许多人认为精准是窄众,其实精准营销并不是把广告播给  相似文献   

7.
李红妮 《传媒》2021,(10):70-72
在新媒体时代下,以数字媒体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多点矩阵传播、精准广告投放成为媒体营销的新趋势.为适应新趋势,平台不断升级相关的营销工具,集深度洞察、高效转化、精准投放、效果营销于一体的广告新生态逐渐形成,企业广告的创意创新、设计表现、投放优化等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本文以巨量引擎为例,分析互联网营销服务平台的优势和价值、互联网营销服务平台与新媒体广告的关系,并提出了企业运用互联网营销服务平台赋能商业增长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2014年春节,中粮集团发起了一场以"中粮,让年更有味道"为主题的大型品牌营销活动,实现了"我买网"电商同比销售翻3倍直接利益。本文以中粮年味儿广告为案例,分析了该广告成功的原因在于过年语境的广告思维、线上线下结合的传播思维、自建网络营销平台的营销思维;提出了大数据时代广告精准营销和传播策略:即在传播领域,以受众为中心、发挥社交化网络传播特性;在营销领域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基于用户属性和用户行为精准判断和精准定位的基础上,建立个性化的服务体系,实现广告精准投放。  相似文献   

9.
林燕 《报刊之友》2014,(10):76-77
2014年春节,中粮集团发起了一场以"中粮,让年更有味道"为主题的大型品牌营销活动,实现了"我买网"电商同比销售翻3倍直接利益。本文以中粮年味儿广告为案例,分析了该广告成功的原因在于过年语境的广告思维、线上线下结合的传播思维、自建网络营销平台的营销思维;提出了大数据时代广告精准营销和传播策略:即在传播领域,以受众为中心、发挥社交化网络传播特性;在营销领域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基于用户属性和用户行为精准判断和精准定位的基础上,建立个性化的服务体系,实现广告精准投放。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字互动时代的到来,数字化为传统营销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告的形式、内容、呈现方式都与以往大不相同.传播媒介从传统媒体有限的空间和时间,比如报纸的广告栏,电视的广告时段,到新媒体的铺天盖地,比如手机报、社交网站Widget应用程序广告等.一对多的大众传播借助数字科技的力量转变为一对一的精准传播,消费者获取信息和体验娱乐的方式也发生了转变.  相似文献   

11.
黄子豪 《东南传播》2018,(5):117-120
在传媒技术的驱动下,新媒体、碎片化、大数据三个方面的变革造就了广告转型的核心力量.在新媒体时代,新平台开发成为策划、创意的一部分,广告的功能正在重构;新媒体具有个性化、细分化、互动化等传播特点,致使"碎片化"趋势越来越强,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受众的广告接受习惯,"互动"已是广告转型的重要内容;在充满变化的市场中,碎片化的目标受众也存在潜在的"聚合"可能,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精准广告营销"给广告主带来了曙光,为广告达到直接与消费者接触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2.
王博 《新闻前哨》2023,(2):59-60
<正>在新媒体时代,各个汽车厂家为了提升经济效益,通过新媒体宣传产品与服务。新媒体营销是商家通过以数字信息为主要支撑的新型互动传播进行营销的方式。相对于传统营销模式,具有信息性、及时性的特征。新媒体营销这种新兴的营销模式,可以让汽车产品快速出现在消费者面前。新媒体营销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但是从整体上来说,  相似文献   

13.
《高新技术产品市场交争力及名牌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二《我国计算机产品市场竞争力及名牌发展战略的核心策略研究之二──国内外著名计算机厂商发展名牌的广告传播策略之比较研究》系列论文二广告是营销传播和信息沟通的一种方式,广告信息的有铲传播是广告产生效果的前提和充要条件,是消费者对品牌发生兴趣,进而产生购买行为的基础。成功的广告传播是针对消费者个人的个体传播和针对相关群体的有效整合传播。在制定广告策略之前,必须进行一些基本而又重要的准备工作。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准备工作决定了广告的成败,了解广告传播是这些工…  相似文献   

14.
张秀丽 《出版广角》2015,(10):90-91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家将广告投放对准新媒体.凭借广告赞助商的大力支持和自身的独特优势,微电影广告成为广告传播的新宠.但随着微电影广告的迅速发展,创意缺乏和广告营销过度等问题逐渐凸显,企业可以通过作品本身、商家角度和营销模式三个方面来完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交互性技术呈现了众多种类的社会化媒体平台,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沉淀了众多的用户数据,这些信息组成用户信息数据库。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商家可以洞察目标消费者的需求,识别目标消费者人群,这为商业组织的精准广告营销传播提供了可能。本文不同于传统的对春秋航空低成本营销的研究,而是以春秋航空的社会化媒体营销方式为研究对象,解读用户大数据对精准化广告营销所能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翟灿 《传媒》2018,(2):82-84
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广告行业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传统"广告主—广告代理公司—广告媒介投放—广告受众"的传播模式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广告主通过社会化营销使其广告信息在互联网上得到广泛传播,而广告公司和传统广告媒介却因此遇冷受到很大冲击,广告受众不再是被动接受广告信息的轰炸,而是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口碑传播,主动参与营销.而大数据和消费者画像则能够帮助广告主精准定位目标消费者.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基于大数据技术下的精准广告技术日渐成熟.本文从提升技术,加大对数据的分析;建立明确的目标受众数据库;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提升精准广告创意,增强传播效果;重视新媒体发展,扩大精准广告传播范围等多角度对精准广告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从传播学和校园文化研究出发,分析了新媒体时代我国高校校史文化传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借鉴广告营销学的AISAS模式,以用户为中心,构建适合高校校史文化传播的AISIS模型,提出AI阶段的厘定目标用户群、吸引用户注意,IS阶段的搜索营销,再到SIS的精准推荐、互动传播等基于新媒体平台的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广告以其特有的“精准”和“个人化”特征正在与每一个互联网用户建立“如影随形”般的亲密关系.因此,精准广告产业的发展无法回避消费者“隐私问题”的争论.建立有效的精准营销规制是未来大数据营销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有效工具.文章对欧美及我国在这一问题上的规制现状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我国精准广告隐私管理宜采取的基本原则和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0.
黄娟娟 《东南传播》2011,(12):43-44
广告传播中的道德责任问题一直备受学界与业界的关注,也是广告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如今在策略创意至上的品牌营销时代,广告人深刻洞察消费者的"内心需求",在传播所谓产品"真实"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暴露广告从业者职业道德的缺失,导致广告行业深陷信任危机。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广告传播的真实性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关系,为其在新媒体技术日趋深化中找到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