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传媒科技》2009,(5):15-15
5月8日,广西广电网络公司在南宁举行“Hitv-高清互动电视”新业务发布会,宣布在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五个城市同步推出广西数字电视高清互动业务。广西数字电视进入高清互动时代。广西广电网络公司推出的“Hitv-高清互动电视”新业务,除了实现现有单向数字电视所有基本功能,还能提供高清视界、时移电视、互动影视、电视课堂、彩票投注等节目内容。  相似文献   

2.
刘艳子 《视听界》2013,(5):33-36
微博已成为电视媒体与网民情感互动、推广自身品牌的平台。本文以26家省级卫视新浪官方微博为研究对象,从中分析出电视媒体微博品牌推广的三大影响因素:微博推广策略、微博互动程度和电视媒体品牌地位。通过对三大影响因素作用的分析,得出对电视媒体品牌运营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信息系统工程》2009,(2):80-80
2009年1月12日,广州珠江数码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广州有线数字电视采用微软Mediaroom平台方案构建的双向互动电视多媒体平台正式开播,这将为广州的有线电视用户带来更丰富、更个性化的双向互动电视以及互联娱乐体验。珠江数码集团是全国首个采用微软Mediaroom平台的用户,也是全球首个基于有线电视网络使用微软Mediaroom的用户。  相似文献   

4.
手机美图APP品牌不断丰富互动装置,提供“新颖”“合理”“人性”的设计,为用户带来全新的品牌体验。同时,美图APP利用自身传播优势不断制造品牌运动。文章选择目前流行的手机美图APP品牌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手机美图APP用户的调查,研究了手机美图 APP品牌运动模式,总结出互动装置艺术对手机美图 APP品牌产生的影响,以及互动装置艺术在手机美图APP品牌运动中的两个应用价值,即品牌的个性价值与品牌的焦点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发展十分迅速,将我们带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主要特征包含交互性与数字化,而电视新媒体则是诞生于新媒介环境中的一种特殊的媒体模式,并且电视新媒体还包括手机电视、互联网协议电视、网络电视等数种传播形态。将受众作为中心就是电视新媒体的核心特征,而加强电视新媒体条件下与受众的互动将是目前要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媒介生态下电视新媒体互动的特点,分析电视新媒体的互动形式,并提出了电视新媒体的互动策略,力求构建完整的数字化电视新媒体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互动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电视节目中,激烈的竞争是电视互动的催化剂。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对传统媒体具有强大的冲击力,比尔·盖茨曾经称,互联网势必取代电视成为第一媒体。然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电视主动与新媒体相融合,新媒体的互动传播特性被电视媒体普遍使用,互动正成为电视节目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在以网络媒体为主导的新媒体语境中,以互动性为主要特征的双向传播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单向传播成为主流,互动传播成为发展的趋势。在电视数字化进程中,电视互动节目引导者未来电视发展的方向,电视互动节目应运而生。首先引入互动和电视互动的概念,得出对电视互动的整体认识。在此基础上,探讨电视互动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最后,梳理和总结电视互动发展的趋势,对电视媒介在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陈澍 《今传媒》2011,(8):154
"三网融合"提高了用户满意度,具有了最强大的竞争力,信息服务运营商从而获得了巨大的市场。随着我国农村高清数字电视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对于广电公司来说,如何在农村市场争取市场份额,如何结合农村市场的特点在"三网融合"背景下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是全体广播电视公司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基于这个背景,本文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对张家港市农村高清互动电视业务的营销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互动=激动?—互动电视发展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新闻记者》2001,(8):45-46
“互动电视正向我们走来” ,这是2001年3月16日上海《新闻午报》文化视点版的一个醒目标题 ,文中向我们描绘了互动电视将带来的激动人心的全新收视体验 :自由点播节目、自由选择剧情、自由切换镜头…… ,新的互动技术仿佛又带来一次收视习惯的革新 ,手中的电视遥控器也当家作主 ,有了更多的话语权。电视工作者们也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仿佛“互动”将给电视插上新生的翅膀 ,带来新的翱翔空间。可是 ,当我们沉浸在这种对互动电视未来的美好遐想之中时 ,我们是不是应该回到现实中 ,想一想电视的上帝———观众 ,他们会为这种被动到…  相似文献   

10.
电视剪辑工作是对电视新闻素材所开展的二次创作,对于提升电视新闻传播成效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清时代,电视剪辑技术的发展以及受众审美需求的提升,都对电视剪辑工作者所具有的电视剪辑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高清时代电视剪辑技巧做出研究与论述,对于提升高清时代电视剪辑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高清时代电视剪辑基本技巧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对以确保电视新闻内容有效传递与真实传递的电视剪辑工作作出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潘龙新  陈昕 《大观周刊》2011,(47):92-92
本文着重讨论了HFC双向网中互动电视用户终端故障的案例分析.对互动电视终端故障产生的现象、原因、处理结果做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当下,“电视时代”依然可以视为传播格局的重要表征.文章以此为背景,依托长期的云南少数民族乡村田野观察,从电视与农村日常生活、电视与农村文化变迁与互动的关联性分析出发,提出电视是农村文化建构的重要力量,并应从先进文化、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三个层次实现电视传播与农村文化建设的整合互动.  相似文献   

13.
2015年,弹幕传播延伸至传统电视领域,呈现出了全新的传播特点和收视景象。本文站在传统电视的角度,挖掘了弹幕传播进入电视节目后的特点和互动模式变化,探讨了弹幕传播给传统电视互动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态势,并分析了弹幕传播在电视中运用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4.
关于电视“庸俗化”的原因,不少学者将其全部归咎于电视的“商业化”。我们以为,电视的商业化只是为其“庸俗化”提供了运作机制上的可能性,而造成电视“庸俗化”的内在的、根本的原因是电视受众中普遍存在的低文化层次趣味对电视传播产生了“庸俗互动”效应。  相似文献   

15.
赵明 《记者摇篮》2004,(11):4-5
技术进步与电视“互动”电视这个以电子为载体的媒体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突飞猛进的现代传播技术和手段比翼齐飞。时至今日, 在电视人身临网络的汪洋大海求索电视的新突破时,应运而生的各种各样的传输手段为他们的创意和梦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世界杯期间,央视推出了一种叫做“交互电视”或“互动电视”特别引人注目。这种电视对每场赛事都提供四个角度的选择,观众可以通过手中的遥控  相似文献   

16.
於流芳 《传媒》2015,(11):71-72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媒介终端的移动化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广泛普及,深刻变革着媒介信息承载的状态和媒介信息流通的手段,社交媒体的博弈最终指向了具有黏性特征、将碎片化的用户串联在一起的移动互联网平台.本文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探讨了全媒体视阈下用户在微信传播中所构建的互动仪式诸要素,用户对微信等社交媒体依赖的本质在于用户在其提供的模拟情感情境下获得了符号资本和情感能量.  相似文献   

17.
穆冰 《新闻传播》2015,(2):67-68
城市电视台具有贴近基层、贴近观众和用户的独特优势,而互动是增加观众和用户粘度的最好方法。城市电视台要抓住本土大型活动主办权,借力搞好品牌活动,策划举办商业活动,并且使活动常态化,就必须建立起与观众互动的全媒体通道,通过产业化打造品牌项目,通过一系列互动使城市电视台在全媒体时代有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参与广东广电网络惠州分公司互动平台建设的经验,从应用技术角度出发,分析综合互动电视平台的规划建设方案及综合互动电视平台各业务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奥运报道的视角,以央视国际为例,探寻了新媒体传播的发展模式。集中展现了央视国际以车载移动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电视等新媒体为主要传播平台,以视频为特色,以图文为基础、以互动为核心构建的“奥运新媒体传播联盟”。  相似文献   

20.
互动,即对象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它所强调的是平等性与双向性。“大众传播的整个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以受众需求为基点的双向互动”。如今,互动已经越来越成为电视这个大众传播主流工具的必备元素.并且引发了一系列变化。“在文化消费时代,大众正在从被动走向主动”。在这样一种传播背景下,传者和受者之间的互动要求更加突出。过去单纯由媒体向受众传播信息的模式受到空前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