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威金斯气柜是缺陷敏感结构,该文利用ANSYS的一致缺陷模态法,讨论了风荷载和雪荷载下,初始缺陷对气柜稳定性的影响,得出初始缺陷的分布和大小均可以影响气柜的稳定性。缺陷的存在可能使气柜失稳时的位移和应力大于完善气柜失稳时的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初始缺陷在周期性瞬时荷载作用下对杆件动力稳定性的影响,采用近似求解方法和傅里叶周期稳定解的方法,考虑初始缺陷对杆件的影响,对在周期性瞬时荷载作用下杆件的动力稳定性进行理论分析.同时通过对杆件不同挠度的研究,采用Maple软件得到了杆件的动力不稳定性.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初始缺陷越大,杆件的稳定解的振幅越大,不稳定区域越宽,发生参数共振导致失稳的可能性越大.在相同初始缺陷条件下,杆件的阻尼是有效降低杆件发生动力失稳的重要因素.在马奇耶方程基础上,推导了杆件初始缺陷与挠度的具体关系式,得到了在不同初始缺陷下杆件的动力不稳定区域.分析表明,实际工程中减少杆件的初始缺陷能够加强杆件的动力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复合材料叠层板的初始缺陷和拉伸-弯曲耦合对于其振动、屈曲和非线性动力稳定性的影响,推导了控制方程,这是一个修正的非线性Mathieu方程,进行了5种典型复合材料的数值计算,它们是玻璃环氧Scotch-1002,芳纶环氧Kevlar-49,硼环氧B4/5505,石墨环氧T300/5208和AS/3501,结果表明,由于初始缺陷以及耦合效应的存在,使叠层板对于进入参数共振更加敏感,并且其振幅大于无初始缺陷或者无耦合效应的叠层板,对于不同材料的复合叠层板,尤其是层数较少的板,耦合效应是不相同的,在板结构的屈曲和动力稳定性设计中,如果忽略了耦合效应的影响,其不安全性将超过10%以上。  相似文献   

4.
有初弯轴心受压构件,其截面承受一定弯矩时就由屈服进入弹塑性状态,有初弯矩轴心受压柱是极值点失稳问题。当构件为完全弹性杆时,由于初始偏心产生的弯矩使构件常处于弹塑性状态。偏心距大小则影响柱所能承担的欧拉荷载大小。因初弯曲、初偏心大小对受压构件的影响引起极值点失稳现象,在结构分析中,应注意构件的实际承载力,将两者的影响要一并考虑。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初始几何缺陷和材料非线性对弦支穹顶稳定性分析的影响,以江苏文化城体育馆类椭圆形弦支穹顶为算例,进行了模态分析.然后,对弦支穹顶与单层网壳进行了稳定性能对比研究,包括线性屈曲、几何非线性屈曲、考虑初始几何缺陷的几何非线性屈曲以及同时考虑几何-材料非线性的双非线性屈曲.结果表明,索杆系增加了弦支穹顶的整体性,降低了单层网壳对初始几何缺陷的敏感性,但对结构刚度、自振频率、线性屈曲荷载、无初始缺陷的非线性屈曲荷载等影响不大.当考虑初始几何缺陷和材料非线性时,2种结构的极限稳定承载能力均大幅下降,表明低矢跨比弦支穹顶对初始几何缺陷和材料非线性较为敏感.此外,活载分布模式对结构失稳模态影响较大,满跨活载并不一定是最不利的活载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柯依脱理论(Koiter'sTheory)对于复合材料圆柱壳屈曲性能的初始缺陷影响进行了一般性分析,为复合材料壳体的初始缺陷敏感度分析建立了基本控制方程;壳体的初始缺陷被设定为具有某些固定形式的或者是随机形式的,为了讨论和比较各种复合材料叠层壳体的缺陷敏感度的影响,用数值算例计算了由玻璃/环氧,硼/环氧,和炭/环氧等复合材料所组成的圆柱壳体的届曲性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传输矩阵法,通过数值计算模拟的方式,研究周期数和缺陷位置对一维光子晶体缺陷模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镜像对称结构一维光子晶体,当两侧基元介质周期数不相等时,缺陷模的透射率下降,且周期不对称度越大,缺陷模透射率下降越快;对于含缺陷单元的周期性排列结构一维光子晶体,当含缺陷单元偏离周期性排列结构中间时,缺陷模的透射率下降,而且偏离结构中心越远,缺陷模透射率下降越快。  相似文献   

8.
以某常减压装置含缺陷管道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相控阵检测方法对管道焊接接头进行无损检测,确定管道缺陷类型和尺寸,根据GB/T 19624—2019推荐的安全评定方法对管道缺陷进行安全评定,通过改变缺陷的大小和间距,探究缺陷类型、尺寸和相互位置对管道安全评定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纹缺陷单独存在时,缺陷高度对安全评定影响最大;未焊透缺陷单独存在时,缺陷长度对安全评定影响最大;两条缺陷共存时,随着缺陷间距S的增大,缺陷处应力先缓慢增大后快速减小并逐步趋于稳定,但是由于管道中缺陷数量增加,导致两条单独存在时均安全的缺陷在共存时可能造成管道不安全。  相似文献   

9.
带钢的表面质量对材料刚度、强度以及稳定性等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是影响产品良率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对带钢表面进行缺陷检测意义重大。采用传统人工肉眼检测方式易受到人为主观因素影响,检测速度慢、精度低。文章以开源视觉软件Open CV为基础,搭建基于机器视觉的带钢表面缺陷检测系统,提升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一个带有自扩散和交叉扩散的捕食-被捕食模型进行研究,分析了该模型平衡点的局部以及全局稳定性,研究了当系统同时考虑自扩散和交叉扩散影响时稳定性的变化。证明了交叉扩散系数的变化对于该模型的局部和全局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并且证明了由交叉扩散导致的图灵失稳的多种情形。  相似文献   

11.
压力容器和管道"破前漏("LBB)准则是一种既安全又经济的评定方法。文章以弹塑性断裂力学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压力容器和管道的"破前漏"缺陷评定准则:若容器表面裂纹韧带的极限失稳压力Pu低于相应穿透裂纹的起裂压力Pc,则容器会泄漏失效;若容器表面裂纹韧带的极限失稳压力Pu等于或大于相应穿透裂纹的起裂压力Pc,则容器会爆破失效。同时,分别建立了轴向表面裂纹和周向表面裂纹韧带的极限失稳压力Pu和穿透裂纹的起裂压力Pc的表达式。进而用此方法分析了一些文献提供的实验数据,结果表明,预测的失效形式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12.
利用传输矩阵方法研究了多个周期性分布的负折射率缺陷的一维光子晶体的透射谱.以32个周期的1/4波堆存在5个负折射率缺陷的光子晶体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带隙中产生多个缺陷模,这些缺陷模的分布依赖于缺陷在晶体中的分布.当缺陷密集时,缺陷耦合较强,缺陷模相距较远;当缺陷稀疏时,缺陷耦合较弱,缺陷模相距较近,分立的缺陷模趋于简并,由此形成一个很窄的通带.与正折射率缺陷情形相比较,负折射率缺陷间的相互作用对缺陷模的影响更大,缺陷模谱线也更宽.  相似文献   

13.
教师知行分离是各种社会性缺陷和个体性缺陷共同影响的结果。因此,研究教师知行分离问题不可忽视教师的社会人身份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改善教师行为的关键是针对社会性缺陷和教师职业精神缺陷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揭示粉煤灰和磨细矿渣对混凝土微观结构初始缺陷的影响规律,采用高分辨率X-射线微焦点CT(X-ray Micro-CT)图像对具有不同胶凝材料的4个系列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研究.混凝土微观结构和缺陷过滤之后的高分辨率三维图像均由Micro-CT配套的图像软件进行了重建.基于二维和三维图像分析得到了混凝土内部缺陷的尺寸分布和体积分数,并与常温饱水法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矿物掺和料作为胶凝材料加入混凝土之后,由于其颗粒填充效应和火山灰效应,显著改变了硬化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特征以及初始缺陷的尺寸和空间分布特征;在水胶比和集料尺寸分布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矿物掺和料的掺入与否,是引起高性能混凝土展示出不同力学特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当压弯构件没有设置侧向支撑时,在外荷载尚未达到平面内弯曲失稳的临界荷载之前,就可能导致压弯构件发生空间的弯扭失稳,也称平面外弯扭屈曲。当构件长细比较大时,有可能在弹性阶段失稳,在长细比较小等情况下也有可能在弹塑性阶段失稳。采用如下假设进行分析:构件为弹性体;发生弯曲与扭转变形时,截面的形状不变;弯曲与扭转变形微小;构件是无缺陷的等截面直杆;在弯矩作用平面内抗弯刚度很大,屈曲前平面内的弯曲变形对弯扭屈曲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6.
采用传输矩阵法理论,研究缺陷参量对光子晶体缺陷模奇偶性的调制作用,结果表明:缺陷数目的奇偶性可调节缺陷模数目的奇偶性,而且缺陷模数目及其奇偶性与缺陷数目的奇偶性一一对应;缺陷周期数、缺陷厚度的奇偶性能调节缺陷模的奇偶性,但缺陷模数目与缺陷周期数、缺陷厚度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缺陷折射率变化对缺陷模数目的奇偶性不产生影响,但可调制缺陷模所处的频率位置和透射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计算了具有磁性缺陷的镍纳米线的磁滞回线.通过研究纳米线矫顽力及微观的磁化反转过程,探讨了缺陷的位置和大小对镍纳米线的磁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存在磁性缺陷的纳米线,它们的磁化反转形式与不存在缺陷时的反转形式一样,为局部化成核一传播形式,且反磁化截面的微磁结构基本上都为一致截面畴壁模式;纳米线的磁性缺陷对其矫顽力的影响因缺陷的大小和位置而不同.  相似文献   

18.
复合材料叠层板非线性动力稳定性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复合材料叠层板在周期性动力谐载荷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稳定性理论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其内容包括:用Hamilton原理建立一般性基本方程,考虑了大挠度非线性;惯性力的影响;耦合效应影响,横向剪切效应的影响,以及几何初始缺陷困数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理论中的三个近代问题:复合材料迭层板的强度准则,多层复合材料圆柱壳的非线性稳定性理论,以及复合材料板的动力稳定性理论。关于迭层板的强度准则,论述了目前以张量多项式形式所表述的唯象性破坏准则,着重讨论和比较了各种近代理论在确定耦合系数方面的特点和差别。提出了近代理论中所存在的困难和发展趋势。在多层复合材料圆柱壳的非线性稳定性理论分析中,主要的问题在于如何研究和考虑那些非线性因素,诸如由材料的剪切模量所引起的物理非线性,横向剪切变形的影响,壳体结构的初始缺陷和几何非线性,以及前屈曲变形和边界支承条件的影响等。本文指出了考虑这些因素的方法以及它们的影响程度。复合材料板的动力屈曲性能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近代研究方向。本文提出了关于复合材料本身的阻尼系数,纵向和转动惯性力影响,横向剪切效应,迭层板的初始几何缺陷,以及增强纤维的铺设方向等因素对于动力屈曲性能的影响。同时提出了计算这些影响的方法,指出这些因素在复合材料板的动力稳定性分析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以及VC++面向对象程序开发平台,探索开发"钢结构稳定原理"的虚拟实验平台。平台功能包括轴心受压构件、受弯构件及典型结构的失稳过程仿真,提供构件失稳模式及全过程响应的图表显示,充分比较理论解析解与数值模拟结果和规范设计公式的关系。本虚拟平台可定义长细比、边界条件、初始缺陷等基本信息,较好地实现参数化实验,便于学生操作,极大降低了实验室建设成本,缓解了由于安全保障与经费预算给实验实训教学环节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